5月24日下午,北海中学高一语文组举行集体备课活动,语文学科中心组的覃萍、陈量燕、莫成则老师莅临高一语文组进行指导。 本次集体备课,由刘芳菲老师先进行《祝福》的说课,带领同学们以破案的形式来进行课文探究,通过对死者分析、嫌疑人分析、死亡地点分析、死亡时间的分析来侦破案件,得出“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的结论。 在集体讨论环节中,姚玲老师提出《祝福》的内容丰富,刘芳菲老师的抓住了重点人物形象与环境主题,不过文章篇幅较长,挖掘思想的过程要关注。 莫传莉老师点出《祝福》在比较层面上学生较难理解,需要老师指导。 刘子豪老师评价刘芳菲老师的说课有很多地方讲的非常透彻详细,但仍需关注课文中鲁迅与“我”之间的关系,文中的“我”并不完全是作者本人。<div> 黄名杰老师提出课堂上可以给结合《祝福》的电影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对于学生不会的问题要多加引导。<br></div> 马剑虹老师提出《祝福》教学时可从探究小说之美入手,围绕小说四个要点: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展开探究活动。 在集体讨论后,语文学科中心组的覃萍、陈量燕、莫成则老师分别对本次集备进行点评。<br> 覃萍老师认为可以更好的使用成都七中的资源,“大家的发言基本上就是集备课组的力量来上这个单元。”,集备最好能展示单元规划和学习。 陈量燕老师提出“应该先有共案,才能有个案”。希望在记录人记录和讨论后,主备人回去还得形成一个真正的共案。 莫成则老师对本次集备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教学共通,备课组在整个年级的教学层面实现共同的一个过程;二是形式创新,集中问题焦点进行讨论解决;三是力求实效,思考改进备课的力量化和实效性。 最后,由阳云副校长进行本次集备的总结发言,首先肯定了刘芳菲老师为这次集备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对课文的解读也很到位。接着赞同语文学科中心组的老师们所提出的意见,“集备的目的使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表示在后续的集备中会加强对问题导向的关注。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中,语文学科中心组对高一语文组的莅临指导,有利于高一语文组更好地规划今后的集备活动的安排,开展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研究。<div><br></div><div>———————</div><div>来源:赖楚仪、刘思婷、王袁艺卿、黄青宝</div><div>编辑:赖楚仪</div><div>图片:王袁艺卿、蒙慧<br></div><div>审核:韦柳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