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

何太贵

<p class="ql-block">二年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读二年级时,父亲单位请了一个钻井队来钻井。那时我并不知道钻井为何?现在知道是为了解决油库区和家属区的用水。我觉得那是一个英明的决策,因此大家捡了很多年便宜,沾了很多光;直到前些年,由自来水公司统一规划,才停了那口井的用水。</p><p class="ql-block">我们那块地属南温泉社区(今天的称谓),方圆几里钻探下去,便有温泉冒出。听说大院村那边打叶复烤厂外有股温泉,把鸡蛋放在出水口,不一会儿就可煮熟。</p><p class="ql-block">在父亲修理车间外有两个池子,现在想来应该属消防池。院子里这口井打成后,每逢泵房抽水,便把那消防池灌满,父亲带我在里面洗过澡。那水温暖得烫人。公司在油库区东南角修了一个澡堂,也利用了这口出温泉水的井。</p><p class="ql-block">那个钻井队是从哪里来的,我不知道。那时,应该属于国有企业吧,那些钻井工人应该是国家正式职工。可是他们打一口井,得要很长时间。对于未成家的年轻人来说没什么,可对于有家室的人我觉得是个麻烦。</p><p class="ql-block">钻井队的队长姓魏,就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小的是男孩,随了父亲来到我们院子里,就和我一起在南城小学读书。姐姐读三年级,弟弟读二年级;不过那时我读一年级,他们都比我大。我和他们没有什么交集,没讲过话。长大后,我想,那时他们爸爸的工作一定是全国各地,哪里有任务就到哪里,他们和他们的妈妈也随着四处奔波。好处是他们可以年少时就踏遍祖国山河,了解各地民情风俗,见过识广;坏处是一个地方的教学还没适应,又要到另一个地方去了。我想他们姐弟的成绩是不甚好的。</p> <p class="ql-block">倒是他们的妈妈较热情。他们喜欢吃泥鳅。那时这种东西在我们是不入流的,野生在小河小沟里,没有人去捕捉这细如筷头、黑不溜秋的小东西。但是,他们家捉来,先养几天,换过好几盆清水后,宰杀,下锅油炸;还给我们送了许多,吃着又脆又香。那是那贫瘠童年里舌尖上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天天往那井架旁经过,对那机械也有了印象。很高,还用黄绿色的帆布蒙着。钻杆是一棵实心的钢柱,并不粗,大约手臂样;似乎是一节一节连接而成的。探到地底去的钻头,好像是空的,因为有一筒一筒的岩石取出来。我想那些或青或白的石质,在地底应该不是那个样。院子里整天“轰隆轰隆”的,我在那轰隆声中度过了几个月,那是二年级记忆里的一件事。</p><p class="ql-block">那时,只有父亲有工作,母亲打杂做零工。她虽然吃过许多苦,但凡事争强好胜,心直口快,颇得人缘。油罐区在建时,母亲带小工一起挖土方,见子打子,有啥就做啥。钻井队钻井时,父母就替钻井队看管材料,因此挣了一些钱。母亲老家四川,她那边的家族很重视积蓄。我读小学时,虽然那是一个大多老百姓都不富裕的时代,可是我们家居然有闲钱,能借给别人买家电置办婚礼。</p><p class="ql-block">替钻井队看管材料的印象很淡了,但我记得父母替单位伙食团踩碳的情景。虽然辛苦,但是报酬很高。那煤炭有时两车、三车拉来,卸在伙食团门前坝子里。父母自己去仓库外面挖窑泥,用手推车运进来,一大团一大团均匀地铺在用散煤挖成的大塘里。接上皮管,往窑泥和散煤上浇水,浸上一天、两天后,父母便穿了雨鞋,用板锄挖,用铁铲翻动,双脚不停地踩动;看看煤和泥混合胶粘了,再用铁铲把碳垒成一座小山。</p><p class="ql-block">很多很多年不曾回顾,现在想来,父母确实经历了些苦日子,为我们付出了许多。</p>

钻井队

二年级

他们

钻井

那时

我读

父母

父亲

伙食团

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