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爆米花周六去海洋馆“宇宙遛娃+柠萌远游”了,难得一个宁静的星期天,临时动议,周日拉上奶奶姥姥还有罗婆婆去领报修院海窝子遛遛弯</p> <p class="ql-block">车停农家院(收费十元),走路二里弯弯拐拐到上书院</p> <p class="ql-block">山青水秀中的领报修院</p> <p class="ql-block">1908年上书院即将完工照</p> <p class="ql-block">白鹿上书院(百度文字):</p><p class="ql-block">清咸丰十年(1860),法国传教士洪广化视察彭县白鹿乡,与天主教徒朱益淳(广汉人,咸丰初年由广汉迁入彭县)商定将白鹿作为天主教传教基地,建立天主教堂和备修院(备修院是修道院的预科,是基础学习阶段,学制三年。主要学习高中课程,同时选修拉丁文,毕业后再升入成都小修院继续学习培养)。同治四年(1865),建成了白鹿乡天主教堂,并于白鹿河对面(今金桥村境)修成备修院。</p><p class="ql-block">光绪九年(1883),天主教成都区主教杜昂派谷布兰(法国人)来彭县重修备修院,三年后落成,为天主教培养教士的小修院,定名无玷书院(俗名下书院)。在无玷书院初修,学制4年,一年一班,常有学生100人左右。学生免费上学,以拉丁文为主,一年级学习拼音,熟读简单词句。二年级以后,开始学拉丁语语法,熟读经文短节,翻译简单文字,学习教会礼节。附设中文、算术、地理、历史(天主教史)等科,采用上海土山湾(徐家汇)编印的课本。在下书院还建有免费教育教徒子女的普通学校。</p><p class="ql-block">光绪三十四年(1898),杜昂派法籍神甫骆书雅等到白鹿新建修道院,骆书雅选址白鹿河畔的孟家山(今白鹿镇回水村)设计建造中修院。光绪三十年(1908)竣工,取名“领报书院”,因其地位于下书院之上,故称上书院。1932年因环境的原因,成都教区决定成都平安桥大修院迁移到白鹿上书院。据《成都市建筑志》载:“平安桥天主教堂,为成都教区主教堂,也是主教公署所在地。……由川西教区法籍主教杜昂指派法籍神甫骆书雅设计、监造。……为成都地区建造规模最大的一处教堂建筑。”在领报书院设中修和神哲学院。中修(1908—1931年)学制5年,一年一班,常有学生60人左右,由初修班毕业生中成绩优异者直接升入。课程设有拉丁语的语文、作文、地理、修辞、历史、罗马战争史、波斯战争史等。同时,学习天主教基础常识、教义、条规,听“弥撒”,辅以中国古典文学和数学(三角、几何、代数)、物理、化学等科。神哲学院(1931—1948年)称总修,系全省八大教区合办,学制6年。每年收各中修院毕业生中成绩优异者,少时收几人,一般10多人,常有学生四五十人,最多达80人。所修课程为,先开两年哲学,即逻辑学、本体学、形而上学、宇宙学、心理学等;后开神学4年,即伦理神学、论理神学,以及教会法典、教会礼仪、教会历史、圣经等。课本全是拉丁文,也开少量的中国古典文学课,每日早中晚就餐和睡觉前,必须到经堂做弥撒。吃饭时,不准说话,静听神甫(教师)讲圣经故事。星期天由院长或神甫带领(监督)外出游览,不准与女性接触。</p><p class="ql-block">上书院整个建筑为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建筑构造是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楼道、房内墙壁都是木结构,外观是古罗马风格,门窗有传统的清代雕刻工艺。因此,上书院的建筑是中西方建筑文化艺术的结晶。上书院整体建筑依山而建,气势恢宏,雄伟壮丽,别具一格,是成都地区少数仅存的18世纪西式建筑。该院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440平方米,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两楼一底,四合院布局,悬山式屋顶。房廊周回,依山而成,正面是弧形梯步直达二楼,步入前厅即可看到高大雄伟的教堂。上书院礼拜堂的后堂及其后厅于1928年因自然灾害(泥石流)被毁,后厅仅存礼拜堂,其余保护较完好。该院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为白鹿小学,1989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申报审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上书院受到毁灭性损毁,多处墙壁坍塌,仅存的教堂屋顶也在地震中荡然无存。2010年开始,按照历史旧貌对上书院进行了恢复重建。</p> <p class="ql-block">来张游客打卡照</p> <p class="ql-block">避开照相拥挤点,走走长廊</p> <p class="ql-block">走起来,随拍,自然些</p><p class="ql-block">都说我笑得阳光灿烂,心花怒放,不知捡到了好大一坨金子</p> <p class="ql-block">仔细观察:</p><p class="ql-block">这堵墙该是老物件吧</p> <p class="ql-block">《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是一部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国际共产主义者、百岁老人伊莎白·柯鲁克人生故事的报告文学。</p><p class="ql-block">伊莎白·柯鲁克1915年生于中国成都,她亲历了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巨变,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从创建到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程。作者谭楷历时三年,通过大量的采访和实地考察,用30余万字和部分珍贵历史图片,讲述了伊莎白在中国成都华西坝的成长,在四川、重庆等地从事人类学研究,和丈夫柯鲁克一起到英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并加入英国共产党,随后回到中国解放区考察,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投身英语教学、促进对外友好交流等丰富的百年人生经历。</p><p class="ql-block">作为人类学家、国际共产主义者、教育家、新中国英语教学拓荒者,伊莎白·柯鲁克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奋力投身于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国教育事业和对外友好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她用一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传播了和平美好的中国声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廊里摆放了多张伊沙白生平事迹介绍图片</p> <p class="ql-block">从“请勿触摸”猜测:该是未被撤毁的古建筑吧?</p> <p class="ql-block">给墙体打了铁補钉,可能是未被5.12地震完全损坏的墙体吧</p> <p class="ql-block">不知是长瓦年长些?还是短瓦年长些?</p><p class="ql-block">该是长瓦年长些吧,还没见过有这样长的长瓦</p> <p class="ql-block">双圆弧楼梯</p> <p class="ql-block">拾阶而上,去白鹿镇街上领略法兰西风情</p> <p class="ql-block">走过了这个碎石竹林小巷,回头一看:这景可以啊?!</p><p class="ql-block">于是喊回她们重走“长征”路</p><p class="ql-block">回头看,风景甚好</p> <p class="ql-block">这个两边开叉的桥该是修复上书院时仿双圆弧楼梯新修的吧?</p><p class="ql-block">但总赶脚哪里不大对劲……</p><p class="ql-block">可能是不大圆润无古意吧……</p> <p class="ql-block">有音乐细胞的人不愿留影,我想我难得露个脸,那就露一个吧</p> <p class="ql-block">白鹿来过多次(这好像是第四次)</p><p class="ql-block">但还是更喜欢濛濛细雨中的白鹿……</p><p class="ql-block">也一直想在白鹿住个三五天,也去爬爬白鹿顶……</p><p class="ql-block">到白鹿,在此拍个打卡照</p><p class="ql-block">是必须的😄</p> <p class="ql-block">拍张文艺范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一直在找“三个火枪手”,想与他们比划比划,再喝喝波尔多……</p><p class="ql-block">这些小摆件很有丽江味道</p> <p class="ql-block">星期八</p><p class="ql-block">包吃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骗👻哦</p><p class="ql-block">我退休老汉不会上当的😄</p> <p class="ql-block">还是拍点花花草草</p><p class="ql-block">不要被“星期八”那个👻大爷骗了</p> <p class="ql-block">中法友谊桥</p><p class="ql-block">上图为5.12震前图,两孔完好</p><p class="ql-block">有挖挖机在河中作业,千万不要修复另一孔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这样</p><p class="ql-block">才有维纳斯的断臂残缺美</p><p class="ql-block">我叫它“白鹿断桥”吧</p> <p class="ql-block">“最牛教学楼”是白鹿镇九年制学校的一座教学楼,“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条地震断裂带就刚好从这座楼的旁边经过,教学楼整体被抬高了近3米,但却屹立不倒,而旁边的教师宿舍则完全垮塌。这座挽救了上千学生生命的教学楼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最牛教学楼”,如今它已经成为了白鹿镇地震遗址景区的核心景观。</p> <p class="ql-block">最牛教学楼背面:完好无损</p> <p class="ql-block">还是第一次听说有“喜树”</p> <p class="ql-block">小息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再多放两根参差不齐的长石条,方便拍照也不影响行人通过</p> <p class="ql-block">要是断桥上方的钢筋水泥桥仿修成两孔中法桥,就完美了</p> <p class="ql-block">叉水过河上岸到河坝场</p><p class="ql-block">该不该“踢走”这个😎?</p> <p class="ql-block">流沙河怎么又是白鹿名人了呢?</p><p class="ql-block">不是说流沙河在青白江城厢槐树街余家大院居住吗?(2023年5月独自去城厢游玩,余家大院还在装修中)</p><p class="ql-block">流沙河简介(百度文):</p><p class="ql-block">(1931年11月11日-2019年11月23日),中国现代诗人、作家、学者、书法家。1931年出生于四川金堂,本名余勋坦。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台湾诗人十二家》《隔海谈诗》《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流沙河诗话》《锯齿啮痕录》《庄子现代版》《流沙河随笔》《Y先生语录》《流沙河短文》《流沙河近作》等。诗作《就是那一只蟋蟀》《理想》被中学语文课本收录。</p><p class="ql-block">1949年秋,流沙河入四川大学农化系,立志从文。1950年到《川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52年调四川省文联,先任创作员,后任四川《群众编辑》、《星星》诗刊编辑。1957年因《草木篇》被毛泽东点名划为右派,留成都做多种劳役,劳余攻读古籍,1966年押回老家,锯木六年,钉箱六年,监管劳役前后共十二年。1979年调回四川省文联,任《星星》诗刊编辑。1985年起专职写作。</p><p class="ql-block">2019年11月23日15时45分,流沙河在成都因病去世,享年88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是那一只蟋蟀</p><p class="ql-block">台湾诗人Y先生说:</p><p class="ql-block">在海外,</p><p class="ql-block">夜间听到蟋蟀叫,</p><p class="ql-block">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p> <p class="ql-block">回到街上拍拍拍</p><p class="ql-block">有一九旬时髦摩登(鲜红上衣长腿袜平跟皮鞋)太婆也要喊女儿在此给她拍拍拍</p> <p class="ql-block">教堂在新冠疫情后就关闭了</p><p class="ql-block">她们在步行街口花丛中摇摇曳曳,不管她们了,我要到天主堂去“礼拜”了</p> <p class="ql-block">鹿野城堡</p><p class="ql-block">一高大上娱乐住宿消费场所</p><p class="ql-block">右边喝茶,左边喝☕️</p><p class="ql-block">有三五个服务员围坐一桌,与她们互不打扰</p><p class="ql-block">路过正厅时,玻璃门自动开了,迟疑打望了一下,犹犹豫豫进门,被一声“先生,你好”吓了一下下,前台小妹妹笑盈盈起身问好,顺便问了几句就出来了</p><p class="ql-block">心想:小妹妹好不容易等来一个人,结果是打酱油的</p> <p class="ql-block">本计划耍了白鹿后去丹景山观景台,累了,改变计划到海窝子</p><p class="ql-block">这个海泉公园在打围整修,一地鸡毛</p> <p class="ql-block">在此碰到从海窝子出来的两个人问好不好耍,摇了摇头,再次降低期望值(走了几百米乡村小路,问路到海泉公园停车场:还在维修,一片零乱,海窝子给的第一印象不大好啊)</p><p class="ql-block">管他的,来就来了,不好也要去看看……</p><p class="ql-block">结果是越看越好看,越看越喜欢</p> <p class="ql-block">很有情调的别三院</p><p class="ql-block">背后那个黑娃黑得可爱😄</p> <p class="ql-block">陋室铭</p><p class="ql-block"> 唐•刘禹锡 </p><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把《陋室铭》刻在茶几上,瞒有新意的</p> <p class="ql-block">喊住她们,拍:</p><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人家</p><p class="ql-block">回转时发现右手边有一“鱼凫人家”,调转一个方向拍进来“鱼凫人家”,不是更完美吗?</p> <p class="ql-block">一热心人指导该怎么怎么拍</p><p class="ql-block">于是西瓜同学递上手机拍了这张“全家福”</p><p class="ql-block">她们夸奖热心人一番后,十分热情问:需不需要帮你们拍合影?</p><p class="ql-block">热心人男客说我们不拍合影</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心中滴沽:</p><p class="ql-block">过分热心,反而不适</p><p class="ql-block">擦肩而过,各自安好</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在别三院住一晚,在醉一台醉一台,在海窝子走街串巷,摸鱼摸虾……</p><p class="ql-block">美哉!妙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还是找到了一间老房子</p><p class="ql-block">画上墙画</p><p class="ql-block">生活气息浓浓的</p> <p class="ql-block">乌衣巷 </p><p class="ql-block">唐•刘禹锡 </p><p class="ql-block">朱雀桥边野草花,</p><p class="ql-block">乌衣巷口夕阳斜。 </p><p class="ql-block">旧时王谢堂前燕,</p><p class="ql-block">飞入寻常百姓家。</p> <p class="ql-block">看见邮局📮都要拍下来,有种莫名的喜欢😍</p> <p class="ql-block">奶奶姥姥买粽子,有白粽肉棕,味道巴适得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海窝子的那头走到这头</p> <p class="ql-block">海窝子很好找,就在彭白公路边边上</p> <p class="ql-block">网图</p> <p class="ql-block">海窝子•有戏</p><p class="ql-block">海窝子•有料</p><p class="ql-block">海窝子•有板眼</p><p class="ql-block">穿过这个门往前走,有个很有味道的茶馆,驻脚看新颖的店招店名,坐在街沿边边上的小妹妹说:这是茶馆。我点头示意知道</p><p class="ql-block">心中想:这次就算了,下次来就进去坐坐</p><p class="ql-block">我在后面看燕子窝,拍燕子</p><p class="ql-block">忙着去追她们,忘了拍这店招店名和店小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24日于香颂</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