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章 吕不韦饮鸠自尽,秦王政重用李斯

良民

<p class="ql-block">  秦王政在亲政之前,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p><p class="ql-block"> 史官记载的很简单,后世演绎的故事不简单。我们先来判断一下时间地点和人物及背景。</p><p class="ql-block"> 始皇八年,即公元前239年,嬴政二十周岁未到,尚未行加冠礼亲政,国事由吕不韦统掌。当年嬴异人逃离赵国时,嬴政两岁多,回归秦国后,即使像传说中那样,再娶韩桓惠王之女为夫人,十月怀胎生成蟜,这个异母弟弟最起码小嬴政三、四岁以上。也就是公元前239年,成蟜最大也是十六七岁的少年。一个自幼在深宫中长大的孩子,在无外界的推动辅助之下如何造反?</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40年亲奶奶夏太后去世;公元前239年传说中的亲姥爷韩桓惠王去世,子韩安继位,这个本来就起不了多大作用的韩国亲族掉线。就剩了亲生母亲和养祖母奶奶华阳太后照顾,无外臣与其交往互动。也就是说,成蟜除了一个王弟的身份外,无任何羽翼。</p><p class="ql-block"> 故事是这样编的:五国伐秦之后,吕不韦见五国溃散,将矛头指向赵国,派蒙骜、张唐领兵伐赵,后再派成蟜和樊於期为援军接应。到达屯留后,樊於期将嬴政的身世秘密告诉成蟜,鼓动成蟜造反,并写下讨伐檄文,向天下广而告之。秦王政派王翦、张唐、桓齮、王贲率军十万前去镇压。 成蟜遭到擒杀,樊於期逃往燕国, 成蟜属下全部连坐处死,屯留百姓也被流放到临洮。</p><p class="ql-block"> 故事编的有鼻子有眼的,哀婉曲折,尚未亲政的秦始皇如此凶残,这要是亲政了岂不是更加残暴!</p><p class="ql-block"> 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各种版本的演绎层出不穷,今世讲坛上的老师也乐此不疲,照科宣讲。</p><p class="ql-block"> 在这只提醒一下看客们:在公元前240年病亡的蒙骜如何在公元前239年出来领兵?吕不韦让自己的门客樊於期揭露自己是嬴政的生身之父,并布告天下,如此脑残行为是吕不韦的智商和情商吗?掌政的吕不韦为何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成蟜过不去?为何全都死了,包括屯留的百姓都流放了,单单跑了鼓动成蟜造反的樊於期?……</p><p class="ql-block"> 其实稍加用脑过滤一下,就可以明确,久在深宫的成蟜,一定是看到了他不应该看到的事,知道的太多了,再加上还是王弟的身份,吕不韦和嫪毐或达成共识或单独某一方必须除掉他。这也是为什么让一个从没上过战场的少年充当主将,并诬其谋反的原因。与嬴政毫无瓜葛,未亲政的始皇帝表示这锅背了两千多年,该卸锅了!</p><p class="ql-block"> 当然了,还有另一说成蟜从屯留逃到赵国,被赵悼襄王赵偃封于饶地。这个故事的真伪就不查验了!</p><p class="ql-block"> 说完这个吕不韦与少年成蟜的故事,再看看流传的吕不韦与少年甘罗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外派到燕国工作的刚成君蔡泽,做满三年后返回;吕不韦准备派张唐到燕国作相国,以联合燕国攻打赵国、扩张自己在河间的封地。张唐推辞不去,吕不韦很不高兴,但没有什么办法勉强张唐前往。十二岁的甘罗主动言说自己有办法让张唐前往燕国履职,吕不韦以为是小孩子说笑,怒斥甘罗退下。</p><p class="ql-block"> 甘罗辩解自己真能说服张唐,吕不韦就同意甘罗一试。甘罗以白起、范睢为例,与吕不韦对比,说服张唐要知进退、明生死,莫要不听命于吕不韦,招惹杀身之祸。张唐被小孩子说服,同意前往燕国履职。</p><p class="ql-block"> 张唐一行人确定好行程后,甘罗请吕不韦准备五辆马车,要先行去赵国替张唐打通关节。吕不韦从秦王那里请了符节,派甘罗前往赵国。</p><p class="ql-block"> 赵悼襄王到郊外迎接甘罗,甘罗游说赵悼襄王不要阻拦张唐到燕国任相,赵国拦截张唐,就意味着秦赵两国要开战。赵国不如先送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丹,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 </p><p class="ql-block"> 赵悼襄王听完小孩子的忽悠,立即亲自划出五座城邑送给秦国,秦国送回燕太子丹。如此,赵国有恃无恐地进攻燕国,夺得上谷三十座城邑,并将其中的十一座城邑送给秦国。</p><p class="ql-block"> 甘罗回到秦国后,秦王政封赏甘罗担任上卿之职,并将甘茂原来的田地、房宅赐给甘罗。</p><p class="ql-block"> 这个十二岁甘罗拜相的故事流传民间两千多年,在今世同样受到热捧!</p><p class="ql-block"> 东周的故事就是这样,单独拎出来,哪个都像是真的;还原到历史年代中,个个都经不起推敲。</p><p class="ql-block"> 先普及一个历史知识:何为上卿?</p><p class="ql-block"> “卿”是对朝廷大臣的统称。我们经常听到的朝会时,皇帝所言的“众爱卿平身!”就是对朝臣的客气称呼。</p><p class="ql-block"> “卿”在先秦时期,王室与诸侯国均可设置,但是要分级别的。卿分上中下三等级别,每个级别对应的俸禄和享受的待遇不同。</p><p class="ql-block"> 诸侯国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各国的卿位也随之不同;大国与小国间,同为上卿,地位并不对等,小国上卿相当于大国下卿。也就是说公爵国的上卿是在诸侯里是最高的,男爵国的上卿甚至连公爵国的下卿都不如。</p><p class="ql-block"> 秦国的爵位是伯爵,他的上卿对公爵、侯爵国来说,就是中卿、下卿;对子爵、男爵国来说,他的下卿就是上卿。虽然进入战国末期,周王室已经不存在了,但这个朝臣的礼制不能说已经废弃。</p><p class="ql-block"> 如果整不明白,就拿今世的公务员岗位说明一下:这个就相当于行政级别,在什么样的级别上,就领什么样的工资待遇。</p><p class="ql-block"> 上卿是各诸侯国中最高的待遇,但并不代表职位。甘罗在秦国享受最高的俸禄待遇,并不是丞相职位。过去文盲多,老百姓俗言俗语地传成了甘罗十二岁拜相。这就好比今世的公务员中“主任科员”待遇,你能说是主任职位吗?将上卿理解为丞相,那春秋战国时期遍地都是相国相邦!</p><p class="ql-block"> 再来套史实年代,赵悼襄王在位期间与燕国共发生三次战斗:</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44年,李牧攻取燕国武遂、方城;</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42年,庞煖击败剧辛;</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36年,攻取燕国狸阳城。</p><p class="ql-block"> 问赵国为甘罗割取的五城以及后来夺取的燕国上谷三十座城池来自那次战斗?这么大的功绩,赵国领兵将领是谁?</p><p class="ql-block"> 再来看看相关人物,公元前239年张唐出现在攻打赵国的领军人物中,这个被吕不韦派往燕国履职为相国的啥时候回来的?燕国太子丹在公元前244年蔡泽领回为质子,啥时候回去的?在后期的历史中又是啥时候回来的?这个太子丹究竟到秦国做了几次质子?传说是甘茂之孙的甘罗生平年卒不详,就这么一段耍嘴皮子的故事获得了上卿地位,并空手套白狼拿了赵国共十六座城池。这里边到底是谁弱智?赵悼襄王?吕不韦?还是吃瓜群众?……</p><p class="ql-block"> 这又是一段三哥喝断当阳桥,忽悠历史长河水倒流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的王侯将相,在策士们面前都是不带脑子的,这个夸张套路,司马迁也是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战国时期的四大公子广交天下宾客,名扬四海。吕不韦自然不甘落后,作为堂堂秦国丞相,广招文人学士,给予优厚的待遇,高峰期的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吕不韦安排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吕不韦认为这部书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故而号称《吕氏春秋》。</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命人把书的内容誊写在布匹上,刊布在咸阳的城门。并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这就是“一字千金”的典故来历。只是没人敢扫吕不韦的兴,到最终也没有人出来更改过一字!</p><p class="ql-block"> 秦王政亲政后,吕不韦将此书呈献,以期秦王能从中吸取经验,丰富治政理念,为秦国将来一统之后奠定执政理论基础。遗憾的是,《吕氏春秋》与秦国的执政传统和执政理念格格不入。</p><p class="ql-block"> 《吕氏春秋》提出“众封建,立诸侯,长治久安”,认为“分天下而治”的诸侯体制是最好的国体。这就属于保守僵化了,没有与时俱进,更不符合秦国长久以来的郡县制体系。周朝因分封诸侯治国立业,同时也是因分封诸侯治国而亡业。天下趋势明摆在那里,一统之后的中央集权制度已蓬勃兴起,回头走老路显然是行不通的,也是秦王政不能接受的。</p><p class="ql-block"> 《吕氏春秋》主张效法圣贤治国,提出“孝行礼治”,以儒道并行,杂取各家为政之道。这与吕不韦深受中原文化熏陶,看重周礼治国的意识是分不开的!但这与秦国“唯法是从”的传统理念又相抵触。看看灭亡的周朝以及被打趴下的东方六国,人治与法治已经分出胜负,这个理念又是不能被秦王政接受。</p><p class="ql-block"> 《吕氏春秋》提出君臣关系的理念是“义”:“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君臣上下亲疏之所由起也,治乱安危过胜之所在也”。君臣关系的行为准则用精神道德约束,直接抛弃了法治约束。并例举商鞅诱俘魏国公子卬就是不义之举,批评商鞅的政治节操是以逐利为主。这就引起了秦王政的警觉和反感,咋的?处理国政是小孩儿过家家啊,过家家那六国现在在地上趴着呢!</p><p class="ql-block"> 《吕氏春秋》从表面上看赞同变法,实际上是修法,将法治置于人治之下。说一个简单的话来形容,就是以柔为主!不仅与秦国的政治背景不符,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当然,也不能全面否定《吕氏春秋》一无是处,作为历史经验论,还是有借鉴意义的。</p><p class="ql-block"> 秦王政与吕不韦的执政理念的冲突,注定是要分道扬镳的,与个人恩怨无关!如果非要掺杂私人恩怨情结来解读历史,那就说明狭隘短浅了。</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或许觉得这部书倾注了他的心血,是一部治国宝典。把《吕氏春秋》广而告之地刊布在咸阳城门,这对刚刚亲政的秦王政来说就是一种理念挑战。用一句俗语形容,咋的,含个驴粪蛋子,给根麻花都不换!这不是叫板吗?推荐嫪毐入宫的事都没和你算账,不好好反省自己,还玩这幺蛾子。</p><p class="ql-block"> 秦王政将吕不韦罢相,保留文信侯爵位和封地,责令吕不韦离开咸阳,回封地居住。</p><p class="ql-block"> 按理说秦王政处理得很宽容,看在吕不韦为秦国操劳十二年的份上,没有对吕不韦赶尽杀绝。</p><p class="ql-block"> 但问题是吕不韦影响力太大了,回到封地的吕不韦受到东方六国热烈追捧,“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吕不韦频频接见来访者,甚至比以前更忙碌。</p><p class="ql-block"> 消息传到咸阳,对政治高度敏觉的秦王政坐不住了!这要是哪个不开眼的诸侯,把吕不韦请回国任用,岂不是给秦国制造了更大的麻烦。</p><p class="ql-block"> 秦王政下王书斥责吕不韦:“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翻译过来的白话就是:“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跟秦王有什么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律迁到蜀地去居住!”</p><p class="ql-block"> 接到王书的吕不韦读后,百感交集,涕泪横流!自己投资了嬴异人,可以说没有吕不韦,就没有秦庄襄王;自己扶持了嬴政,也可以说没有吕不韦,就没有秦王政。到最终,终究因自己的名望超越了秦王,肉身不灭,何以能让秦王安心!何以能保全家九族的身家性命!</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35年,吕不韦在赴蜀地途中饮鸠自尽,向历史告别。</p><p class="ql-block"> 历史总有说不清楚的宿命,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兴周,号“尚父”,得封齐国为侯;二十三代孙吕不韦投资秦国,辅佐秦王政一统,号“仲父”,分封诸侯体制亡!</p><p class="ql-block"> 秦王政罢免吕不韦相位时,听从秦国本土贵族的意见,下了“逐客之令”,也就是取消外国人在秦国的居住绿卡,驱逐出境。</p><p class="ql-block"> 楚国人李斯虽然此时已升任长史,陪王伴驾,但作为吕不韦的门客,也在这逐客令的被执行人中。窘境中的李斯愤笔直书,向秦王政呈上最后一份奏议《谏逐客书》后,收拾行李准备走人。</p><p class="ql-block"> 秦王政看到李斯的奏议理足词胜,雄辩苍劲有力,已非是一篇简单的劝阻逐客的谏言,更是一篇为谋求秦国一统天下的策略。《谏逐客书》利害得失分析透彻,语言表达错落有序,言之有物,掷地有声,毫无娇柔做作,不卑不亢,豪然雄放之气贯彻全篇。秦王政被这篇谏言深深打动,更为寻得李斯这样的志气相投的才智之臣高兴。</p><p class="ql-block"> 秦王政赶紧收回逐客之令,恢复李斯职位,授以客卿,位列朝班。</p><p class="ql-block"> 人逼急眼了,会爆发出潜在的巨大能量。李斯的这篇《谏逐客书》如放在平时,或许会收敛些语气情感,容易落为平庸之作。但逐客之令的窘境,激发了李斯最后一搏的心态,将胸中抱负和内心情感通过谏言之论来了个大爆发。坏事变好事,李斯从此向人生巅峰冲刺而去!隆重向有抱负的年轻人推荐李斯的这篇《谏逐客书》,感受一下李斯如何正确对待逆境时的心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