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inherit;">为了更好地领会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全面了解、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并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助力“双减”落地,全面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21年国培骨干教师相约线上,一起聆听马云鹏教授解读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教授分别从课程标准概览,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统领的内容结构化,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解读。</p> <p class="ql-block">一、课程标准概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树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基本理念。</p> <p class="ql-block">二、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版新课标新增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把核心素养总结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数学活动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正确价值观、良好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反映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及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是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三、核心素养统领的内容结构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布鲁纳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课程内容结构化目的在于体现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个学科的基本原理,进而促进其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内容结构化使得零散的内容通过核心概念建立起来,核心概念可以把主题内零散的内容联系起来,促进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从结构化学习主题中提炼核心概念,核心概念的不同水平体现学习进阶的阶段性水平,随着学习进程的递进,学习内容不断扩展,使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步形成。</p> <p class="ql-block">四、体现内容结构化的教学变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内容结构化强调对学习内容的整体理解,对学生学习的整体把握,从基于单元的整体分析,对关键内容的深度探究,通过核心概念的感悟和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逐步形成核心素养。具有整体设计思路,与内容结构化有密切关联的教学设计理念或框架,一如“深度学习”“单元整体教学”等可作为实现课程内容结构化的路径。《标准》中明确表示“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马教授针对“如何落实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新课标是否只注意外在性而忽略了数学抽象性和逻辑性、主题式学习如何更好地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是什么样子的”等问题进行了耐心地解答。新课标的学习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理念上的认识、理论上的指导,更是时刻督促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认真领悟、不断反思摸索,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用汗水耕耘教育这方圣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