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圣贤之志,礼承君子之风

黄菲

<p class="ql-block">南宁书院第九期亲子茶会在孔庙家风馆举行。古色古香的建筑,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你一进来就不禁肃然起敬。本次主题为“树立圣贤之志,礼承君子之风”,是一堂很好的家风家训课,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举办,真是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穿上禅服的孩子们。看着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仿佛穿越回到了三千年前孔圣人的时代,读书、玩乐,简单、自然、干净,让人无限欢喜。</p> <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环境里喝茶,完全是不一样的体验。一举一动,皆需合乎礼节。什么是君子?此时此刻,你我皆是君子。</p><p class="ql-block">天天读《论语》,却在此刻突然悟到了什么是“礼”。“礼”不仅仅是一个鞠躬致敬的动作,或者某种形式,它是一种氛围,比如社会风气,比如家风家训,是一种让人止于至善的无形的约束。有了“礼”的存在,我们才会时刻提醒自己,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p> <p class="ql-block">回到茶会的主题。关于给孩子立志,很多家长坦言从来没有想过。家长与孩子的对话间,或者孩子的作文本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话语:“我长大了要当医生!”“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家长听到这样的话,往往认为自家孩子很有志气。如果哪个孩子说长大了要卖面包,比较西化的家长会说尊重孩子的选择,只要他开心就好;而相对传统的家长就会跟他说这样没出息,再把他引回到医生科学家的“正轨”上。</p> <p class="ql-block">我想问:成为一名医生或者科学家是不是志向?如果是,这样的志向好不好?如果不是,志向又是什么?它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p> <p class="ql-block">在我心目中,志向是一个好东西,是大家都愿意为之去追求去奋斗的目标。在上大学心法之前,我坚定地认为当医生和科学家就是志向,而且是比较崇高的志向。当我的孩子这么说的时候,我非常开心,还夸他有志气。但是后来发现,医生也会做坏事,科学家也会为了利益而叛国,慢慢地我就不提了。再后来,我告诉孩子要努力学习,将来到美国留学,然后定居美国。我给他立了这么一个“志向”。</p> <p class="ql-block">上了大学心法以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志向。志向是无私无我的,是超越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的,不然的话,只能叫做欲望。医生或者科学家,如果只是为了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挣更多的钱,有更高的社会地位,都叫欲望。</p><p class="ql-block">青年毛泽东立志“拯救民族于危难”,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习近平主席从小追求“精忠报国”,这些伟人的志向里没有一己之私,所以是真正的志向,并且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志向,他们成了伟人,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伟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也许有的家长会说,又不是个个都能成伟人,立那么高的志向干嘛?就算成不了伟人,我们总希望孩子成材吧?“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给孩子设定一个很低的目标,那么孩子最终将一事无成。</p> <p class="ql-block">那天跟朋友吃饭,说到现代人“拼命努力,最后终于过上了猪一般的生活:睡到自然醒,醒了再吃,吃了再睡”,她说,这就是我的目标,也是我女儿的目标。我说我终于知道你女儿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了。她反驳我说,我至少还懂得去奋斗啊,她连奋斗都不奋斗。我说,你现在已经让她过上了猪一般的生活,她为什么还要奋斗?</p><p class="ql-block">如果家长从小教育孩子要心存家国,他的胸怀就会不一样。孰高孰低,一眼分明。</p> <p class="ql-block">其实每个孩子小时候都会有个美丽的梦想,有个美好的愿望。我相信,当他们说要当医生或是科学家的时候,医生或科学家的形象在他们心目中是神圣的,是伟大的。只是一路走来,那些神圣和伟大渐渐被蒙上了世俗的东西,慢慢就变成了满足欲望的工具。</p><p class="ql-block">所以,当孩子告诉父母他们的美好愿望时,家长一定要帮他们进行提升,把每个职业的意义进行升华。医生的使命是救死扶伤,科学家的意义在于为人类进步做贡献。哪怕是做面包,我们也要告诉孩子,要为人们的健康负责任。有了使命感,才成其为志向。</p> <p class="ql-block">我家爸爸总希望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做一名大学老师,因为工作稳定,收入不低,社会地位还高。开始我总是不以为然,觉得以后做什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干涉不了。现在我知道怎么引导他们了。我会说,老师是非常有意义的职业,因为可以教给更多的人智慧,让更多的人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比自己一个人为国家做贡献更伟大。</p> <p class="ql-block">志向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有这么一盏明灯的指引,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不会觉得越活越没有意思,才不会得“空心病”,我们的孩子亦然。很多有钱人,当所有的欲望都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反而陷入无尽的焦虑、迷茫、害怕和痛苦当中。但一个有志向的人,哪怕一生清贫也其乐无穷,因为他心中只有别人,没有自己。</p> <p class="ql-block">最后,孩子们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志向,走过状元桥,来到孔子圣殿前行礼,并庄严承诺要实现自己的志向。</p><p class="ql-block">其实,真正能监督孩子实现志向的不是孔圣人,是家长。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我们更要时刻铭记于心,怎样去引导孩子实现他们的志向。这更考验家长的细心耐心和智慧,因为我们要在生活中时时处处为孩子做好区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最终实现他们的志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