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通讯员:心内二 冯倩倩)</p> <p class="ql-block"> 百岁老人被称为“期颐之年”,期是期待,颐是供养,也称为人瑞。老话说的好:“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p> <p class="ql-block"> 近日,心内二科迎来了一位102岁的耄耋老人----潘爷爷,老人有冠心病、心功能IV级合并肺部感染、阵发性房颤、还有胸水,半月前出现咳嗽、咳痰,在外院进行治疗症状一直不缓解,近四天来出现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并双下肢水肿,尿量减少。老人一到科室我们立马给予氧气吸入、摇高床头、心电监护,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检查皮肤情况,1米76的个子,却只有50公斤,因卧床时间较长,体型消瘦,骶尾部有陈旧性压疮,评估属压疮高危患者,经与家属沟通我们使用了气垫床,骶尾部使用泡沫敷料预防压疮的发生,还反复给家属讲解预防措施。老人是县里的离休干部,子女八个,最小的都六十多岁了,轮流照顾的几个子女也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护士长龚艳霞特意让我们给家属准备了一张陪护床,方便他们轮流休息。潘爷爷的子女告诉我们,老人再三交代不能搞特殊;不能额外给医院添麻烦;不能额外给科室添麻烦。每次做完治疗或翻完身,老人总会冲我们说:“谢谢姑娘们,辛苦了!”有时还会紧紧的拉着我们的手不松。</p> <p class="ql-block"> 我发现,不管是晨间护理、做治疗、交接班、或是巡视病房,潘爷爷的病床上在他随手能拿到的地方总是放三样东西:手表(看时间)、小梳子(梳洗自己的大背头)、带吸管的保温水壶(随时喝水)。家人说:这是老人多年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值下午班,潘爷爷的留置针不能用了,入院后一路液体一直都在持续微量泵泵入血管活性药物,另一路输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我忐忑不安地抱着他的左右手背、前臂反复评估触摸,希望能一针穿刺成功。老人的血管本身脆性大,再加上消瘦,稍微刺破一点血管内皮,就意味着穿刺失败。而潘爷爷的血管似乎在与我捉迷藏,时而清楚时而模糊,好在我有3年的临床经验,见回血——仍需绷紧皮肤——缓慢送针——撤针芯——固定,终于成功啦!我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一周后,潘爷爷的症状明显改善,尤其是抽完200ml的胸水后。我发现,老人家还会用手机看时事政治、刷抖音,还主动给我们打招呼,交班到床头时会主动问:往那边翻身?他知道我们班班都要交接皮肤。如今他能在输完液体之余,在床边适量走走。在与潘爷爷的家属沟通时,他女儿说:“我们相信,于病人而言,除了家人的关心外,最尽心尽力的莫过于医生护士了,所以你们的治疗护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坦然接受。” </p> <p class="ql-block"> 家属的信任,让我们很受感动,在科主任王璐的指导下,主管医师丁春丽经常出入病房,查看患者,及时调整治疗用药、穿刺抽胸水,责护准确用药、观察病情、疾病宣教、沟通交流、巡视、翻身等等,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老潘爷爷的脸上更是挂满了如孩童般灿烂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2022年是我院“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安全双提升年”,在工作中我们始终秉承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开展优质服务实践,通过多种方式,为患者营造安全、温馨、舒适和谐的就医环境。传承尊老、爱老美德,尽心尽力服务好每一位患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家中的老人健康幸福,是儿女的福气,也是儿女们的一大心愿。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给百岁老人看病,治疗相当满意,也是一大荣幸。家属的感谢和信任,更是行医路上最好的鼓励和支柱。</p> <p class="ql-block"> 最后温馨提醒: 由于天气变化诱发心衰的患者占大多数。特别是老年人,身体器官退化、耐受性差,很容易因此出现心脏健康方面的状况,一旦有紧急情况请及时送医治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