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都中学高级老师王文的教学生涯剪辑

落霞不飞

<p class="ql-block">  从家里到学校,是200米;从学校到家里,也是200米。</p> <p class="ql-block">  这期间要经过三个杂货店,两个饮食店,一个理发店,一个修理店,一个黄田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  这一切,王文老师很熟悉。</p> <p class="ql-block">  用了一生中的最美时光来丈量教育生命的长度和宽度,来来回回,匆匆忙忙,相当于绕着地球跑了大半圈,脚步依然没有停歇下来。</p> <p class="ql-block">  从师范学校毕业,到三都中学任教。四十一年的时间,一万五千多个日夜,在教书育人这条路上,勇往直前,筚路蓝缕。</p><p class="ql-block"> 工作了三五年的老师调走了,新分配的老师又来了,只有他坚守一份初心;毕业的孩子走了,入学的孩子又来了;只有他留在自己的母校。</p> <p class="ql-block">  青春在这里出彩,青丝在这里斑白,英气在这里迟暮。如今,满头银发的他,在即将离开教师舞台的时候。在全校“师德师风大讲堂”上,深情告白:</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飘然过,光阴似水不再来。人生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坐在这里,面对即将离开我为之奋斗、为之感动、为之自豪的三尺讲台,思绪万千,心潮澎湃。说实在话,舍不得那群可爱的孩子,舍不得可爱的校园,舍不得我们的同事,更舍不得学校的一草一木、如歌一般的教学生活……”</p> <p class="ql-block">  王文老师一连串的“舍不得”,道出了他几十年教学生涯的深切体会。在场聆听的老师们,都用热烈的掌声来回报他声情并茂的临别赠言。</p> <p class="ql-block">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这一路走来,虽然不能说桃李满天下,但是弟子满三千却是不争的事实。一批一批的莘莘学子,有的是建设祖国的风流人物,有的是保家卫国的栋梁之材。</p> <p class="ql-block">  从一个普通教师,到一名优秀班主任;从一名学校中层干部岗位,到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从艰辛刻苦钻研教学,到在省市报刊发表教学心得体会、获得各种级别的荣誉,王文凭着自己杰出的工作能力、卓越的业务素质、良好的师德师风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家长们的信任、社会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做一年两年教育并不难,一辈子的时光都拿来投身教育事业,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 一 同师范毕业的同学,有的已经改行从政,有的已经下海经商;有的在海外忙镀金,有的在特区拿高薪。</p><p class="ql-block"> 只有他,不为所动,依然故我。用一只粉笔,站三尺讲台,不遗余力地为他的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p><p class="ql-block"> 衣袂飘飘,昂首阔步。那份洒脱,那份率真,只有真正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潇洒自如。 王文,用他一如既往的决心和勇气,在家乡学校的讲台上,左右驰骋。</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历史刚刚经历了拨乱反正的春天,教育事业方兴未艾。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育的文化革命运动。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王文,怀揣满满的希望回到家乡,准备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文化知识投入到家乡的教育事业中去。</p> <p class="ql-block">  在他的想象中,回到家乡,一定有有美丽的校园、干净的教室、听话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可是,当他走进学校报到上班的那一刻,眼前的不堪景象,就好像有人在他头顶泼了一盆冷水,从头上凉到了脚心。</p> <p class="ql-block">  破败不堪的教学楼,尘土飞扬的操场,陈旧断腿的课桌凳,蓬头垢脸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他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p> <p class="ql-block">  一同前来报到上班的另一名同学看了一眼,悻悻地对他说:</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吧,去广州找工作,那里正改革开放,环境好,工资高,正需要人才,更需要老师,保准能立足。”</p> <p class="ql-block">  他摇摇头,坚定地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同学见他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一个人收拾好行囊,不辞而别。</p><p class="ql-block"> 他固执地回到他的母校——三都中学,开启了他教育生涯义无反顾的人生之旅。</p> <p class="ql-block">  冬天的早上,他带着那群衣衫褴褛的孩子们,在满是寒霜的操场上跑步。</p><p class="ql-block"> 夏天的傍晚,背着一个个回家的孩子,在汹涌的洪水中,护送他们安全到家。</p><p class="ql-block"> 给贫困的孩子买好纸笔,鼓励他们勤奋学习。</p><p class="ql-block"> 为生病的学生送药端水,煮好一碗碗面条送到床边。</p><p class="ql-block"> 周末,带着一群孩子们野外研学、踏青赏花、探求自然……</p><p class="ql-block"> 夜晚,一堆一堆的作业,在他的笔尖流过,那大大小的“优”、“良”、“订正”,就像一艘艘航行在知识海洋里的帆船,载着一届一届的学生,驶向人生的彼岸。</p> <p class="ql-block">  日光加灯光,时间加汗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p> <p class="ql-block">  他用他无悔青春书写一曲动人的教育者之歌,他用他三尺讲台演绎一场刻骨的为师之道。</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10日,是王文老师教学生涯度过的最后一个教师节,一(3)班的孩子们特意用画笔给他做了一张卡片,并在上面写道:</p><p class="ql-block"> “祝王老师第38个教师节健康长寿,幸福快乐!希望王老师退休以后常回家看看!”</p> <p class="ql-block">  那天,当他双手捧着课本、教案走进教室的时候,孩子们全体起立,异口同声,并且由班长恭恭敬敬地把卡片送到王老师手里。祝福的声音透过窗户,穿过墙壁,飞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  他厚厚的镜片后,眼睛里泪花不停的闪烁;心,已经被孩子们真诚的祝福,深深地感动了。</p> <p class="ql-block">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每一年的这一天,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守候。</p> <p class="ql-block">  用毕生时光去成就的事业,不仅有胸襟有温度,还有矢志不移的情怀、初心不改的气魄、始终如一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王文老师说,因为工作需要,他做了25年班主任工作。</p><p class="ql-block"> 凡是他教过的学生都说,王老师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的好老师!</p> <p class="ql-block">  冰心老人说:“有了爱就有一切。”这正是王老师师德师风修养的核心部分。</p><p class="ql-block"> 给没钱吃饭了的孩子做饭,为生病的孩子送医院,替困难孩子补交学费,让失爱孩子重获尊重……他说:“身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爱心,最主要的是要用自己的爱去感染孩子,熏陶孩子,并教会孩子去爱别人。”</p><p class="ql-block"> 从开始执教到将近退休,有多少孩子被他的爱所感动,无法计算。</p> <p class="ql-block">  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心里缺爱的学生,是他工作的特点,也是亮点。</p> <p class="ql-block">  一次家长会上,一名家长的发言,道出了所有家长的心声:“我的孩子在王老师班上学习,我很放心,也很开心,特别舒心。遇到王老师,是我孩子一生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只有爱孩子,孩子才会爱你;只有爱孩子的老师,他才能教育出有爱心的孩子来。</p> <p class="ql-block">  有一年,他曾经所带的毕业班举行25周年同学聚会,期间一个在外地做企业家的学生来到他家里,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王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是xx呀。”</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仔细地瞧了瞧,又上下打量了一番,摇了摇头,说:真忘了,年纪大了,记忆力差,真抱歉!</p><p class="ql-block"> 那学生又说:“打架大王,还记得么?差点被开除的那个,是您一次次批评我、劝解我、安抚我、引导我,我才能够一次次留在学校,完成学业。”</p><p class="ql-block"> 王文老师恍然记起了这个叫“xx”的学生,心中立刻浮现那个调皮捣蛋,桀骜不驯的孩子来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您,如果没有您的谆谆教诲,我就不会有今天的出人头地,谢谢您,老师!”</p><p class="ql-block"> 说完,他深深地鞠了一躬。</p> <p class="ql-block">  如何把一个打架斗殴的问题学生,教育转变成一个品学兼优的优良学生,这中间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只有自己知道、学生知道。</p> <p class="ql-block">  辛勤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无数好评;无私奉献,赢得了莘莘学子和同行好友的广泛爱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为三都中学骨干老师,获得了无数荣誉称号,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p><p class="ql-block"> “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等称号,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 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征文比赛,获得过省市县各种等级奖励。</p><p class="ql-block"> “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证书,塞满了抽屉。</p> <p class="ql-block">  用爱播撒生命的种子,不仅在校内传扬,更在学校外传递。</p> <p class="ql-block">  铜鼓微爱志愿者,是王文老师的另一个头衔。不仅他是这个协会的成员之一。他还把自己妻子拉进了这个圈子。</p> <p class="ql-block">  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总能看到王文夫妇俩在微爱志愿者队伍中,从慰问五保户老人到看望贫困家庭,从关心失学儿童到鼓励残疾人生活勇气,王老师用他不甚高大的身躯,给弱小者以光明,以希望,以追求。</p> <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接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后,主动放弃休息时间,申请参与疫情防控,成功地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为群众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监测体温、免费发放口罩、参与卡点值班……一个快60岁的老师,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不为之感动。从防控卡点值班的政府工作人员说到王老师,纷纷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p> <p class="ql-block">  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p> <p class="ql-block">  王文老师,一个用语言播种春天,用彩笔耕耘理想,用汗水浇灌力量,用心血滋润情怀的共产党人,用他的美丽人生,谱写了一曲令无数人为之动容的爱的赞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