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文化苑导览

余人,捷

<p class="ql-block">随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融合,以及休闲旅游时代精神需求含量的不断加重,文化主题在旅游景区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景区具备了市场影响力的文化主题,其景观、产品设计以及产业布局才会有方向和依托;才会凝铸为景区的灵魂,并彰显出个性和气质;才会有品牌、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文化主题不可复制的旅游景区才具有唯一性。</p><p class="ql-block">我们总是喜欢接近有故事、有文化、有情怀的人,并乐于做些有趣味、有感受、有价值的事情。旅游活动也是如此,随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融合,以及休闲旅游时代精神需求含量的不断加重,文化主题在旅游景区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个文化主题,体现出一种文化意蕴,表现于外在形式上就是特色,这种特色除了流于表面的独特景观和独特产品体验,其内里需要注入一种独特的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事实上,旅游环境之外的景观是可以复制的,但独一无二且契合于当地自然与文化环境的文化主题是不可复制的。进一步说,附着于独特文化之上的产品也是不可复制的,推而及之,烙上强烈文化印记、融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氛围更是不可复制的。一旦具备了富有市场影响力的文化主题,其景观、产品设计以及产业布局,就有了方向和依托;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就会产生底蕴,凝铸为景区的灵魂,并彰显出个性和气质;景区也就有了品牌、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这就是景区特色,这样的景区才有垄断性或唯一性。</p><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位于三亚市西郊23公里处,景区总体规划陆地面积10.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平方公里,背负马岭山,面向茫茫大海。位于东经109°20ˊ52″,北纬18°17ˊ31″。</p><p class="ql-block">从正门进入直走大约150米到达天涯海角星,右转直走50米有一条岔路那是文化苑的后门,再往前走20米右转就到达文化苑大门口了。文化苑前面是一块约100平米的大空地,一块刻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石头矗立其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涯文化苑于2008年6月开始修建,占地约900平方米。馆藏物品包括大量珍贵历史照片、文献,清代崖州府匾额等。天涯文化苑集中展示了天涯海角游览区的历史和文化。展厅分为领导关怀篇、节庆活动区,还有我们海南历史文化区、现代历史文化区四大板块,展示了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天涯美文等,博物馆以历史影像、文学作品、文化活动等多个展区对天涯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展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馆藏的历史照片记录了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天涯海角景区游览的珍贵历史照片。很多珍贵影像均是第一次展示。</p> <p class="ql-block">在天涯与天文展区,博物馆着重介绍了“海判南天”、“天涯”、“海角”等石刻。在清代,康熙皇帝派钦天监负责修订历法的官员,来此立下“海判南天”石刻,成为华夏南极的地标。而在2008年,一颗小行星被国家天文台命名为“天涯海角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文学作品展区,郭沫若的塑像让人想起他与天涯文化的不解情结,他题写的“天涯海角游览区”,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游览圣地。中国书法大家赵朴初、沈鹏、钱绍武等人的题字,为天涯增添很多文化神韵。茅盾、吴伯萧、邓拓、艾青等著名文学家为天涯留下了壮美诗篇。天涯文化苑还展示了天涯婚庆节、奥运之火首传天涯等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