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师傅,一生师傅:我与恩师张万祥老师的网络情缘

花花

2017年4月17日师傅来杭州旅游 一<br>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网络就如一股旋风,吹进了小镇。那个跳动的企鹅,还有色彩明亮的网页,在我平静的生活里投下了一颗奇幻无比的巨石。<br> 到镇小的第三年,我学会了上网。工作之余,我还学会了网络游戏。<br> 信息的爆炸与游戏的魅力,犹如磁石一般将我牢牢吸引。我参玩的“破天一剑”网络游戏,刺激,惊险,满足大脑皮层的兴奋,还有那层层剥笋式的任务让人欲罢不能。我在网络游戏里见到了另一个世界,那是一个虚幻的世界,是一个黑暗的深渊。但深陷其中时,并未在意,只知如痴如醉,如癫如狂。<br>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病!<br> 但后来,又不得不感谢那段至暗经历——从网络游戏上走到现实中,我对游戏产生了无比强大的抗拒力量。我对学生常现身说法,并强调:朱老师对网络游戏零容忍。为何?<br>在我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日子里,曾发生了一件事情。<br> 有一次晚饭后,我照例去街上走走。路过小陆同学的家,发现屋里深漆一片,大门却是敞开的。这令我非常奇怪。这不应该是晚饭时间吗?我朝屋里喊了几声,楼上有人应答了一声,是他父亲。他父亲说,小陆同学并未回家。但他也不准备去找,说孩子自己身上有钱,会去买吃的。他母亲一年前离家出走,至今未归。<br> 父亲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淡然让我感到很惊讶。我见其父亲并不打算寻找小陆,于是决定自己去找找小陆同学到底去了何处。等我路过一家游戏厅时,透过帘缝,居然看见小陆同学正在游戏机上玩得不亦乐乎!<br> 我走进去,站在他身边许久,他也没有察觉。专注,兴奋,满脸虔诚……天哪,这是我认识的那个在课堂上“吊儿郎当”的孩子吗?<br> 我难受极了。黄昏的大幕渐渐垂挂,他依然自我陶醉在那一台小小的机器上,手脑并用,一关一关倔强地过。缭乱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构成了他世界里最放松的存在。有那么一刻,我在想,如果这孩子在课堂上也能这样专注就好了。 <br>过了许久,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他转头一见是我,立刻缩回了手,说:“朱老师,你怎么在这里?”<br> 我问他:“吃过了吗?”<br> 他说:“没有。”<br> 我拉着他的手,那双瘦削的手,走进一家面店。<br> 他三两口就吃完了那碗面。送他回家,我又叮嘱他,好好完成作业,朱老师明天要检查的。<br> 回到家里,再打开自己的游戏界面时,五味杂陈。<br> 我不禁回想起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角色。实际上,每一个角色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操控着。有的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啊!我曾与几位游戏中的“武林高手”聊天,发现他们内心世界的苍白无异于茫茫雪山。谈起学习,学校,父母,满口怨恨。在游戏中,却是义盖云天,打抱不平,拉帮结派,烧杀抢掠,无所不能……<br> 若长此以往,这些孩子该如何面对未来无限挑战的人生!<br>那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人的精神一旦陷入了他境,就会形成巨大的空洞,需要用无数坚实的行动进行填补。网络游戏只能带给我的精神短暂的快感,却不能充实我的灵魂。每当我从网络游戏上回到人间,看着窗外的沉沉夜色,我有过满足感吗?有过幸福的滋味吗?有过那份攀越高山的惊喜吗?我不断地问自己。<br> 我果断地离开了网络游戏。<br> 我把网络游戏的这段经历,视为宝贵的财富。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我不是浪子,却曾经短暂地迷失过方向。在无边的黑夜里,我从网络游戏,转向另一个网络空间。<br>这个网络空间,就是朱永新老师、李镇西老师因“新教育实验”创建的“新教育在线”。<br><br>二<br> 与新教育在线的渊源,得从2003年的温州市班主任培训说起。教育学院的孙有福老师在培训会上大力推崇“新教育在线”。他打开网页,淡雅清新的页面映入眼帘。<br> “您有一条新短消息,请注意查收!”<br> “您有一条新短消息,请注意查收!”<br> 那页面不断传来这样的声音。原来,孙老师是新教育在线班主任论坛的版主。作为温州市农村骨干班主任培训的负责人,他用了足足一天的时间,为我们介绍了“新教育实验”中“师生共写随笔”的项目,并鼓励我们一同走进班主任论坛,走进一种全新的自我成长方式——边读边写,在书写中成就自己,成就学生,成就幸福的教育生活。<br> 人是极为奇怪的动物,一旦有了方向,便恨不得插翅飞翔。培训回家,我立刻到“新教育在线”注册了一个账号,实名制,朱一花。我不知从何处得来的勇气,在人人用一个充满含义的名字代表自己的论坛中的角色时,我却用了自己的本名。<br> 注册不久,我便很快融入到了教育在线那庞大的队伍中。我在班主任论坛发出了第一个求助帖子:学生勒索别人的钱财怎么办?孙有福老师作为版主,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帮助。他耐心地帮我分析学生的心理,还出了不少点子。他说:“疏导即可,不要把问题看得很严重。其实孩子们的‘错误’都是可以理解的,是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他还说,“我感到我们老师所谓的教育成功也许一半来自态度,一半来自方法。有了好的态度,方法往往会生效;没有好的态度,方法往往不灵。”<br> 除了孙老师,还有许多网友在我的帖子里留言。我尝到了被关注与被帮助的甜头,于是不断地求助,参与讨论。网友们把这叫做“灌水”。每天晚上,我守电脑前“罐”得天翻地覆,不亦乐乎。<br> 且看刚开始时我发布的那些帖子主题:<br> 让我痛心的第一天!<br> 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br> 这样的人你会让他进来吗?<br> ……<br> 我无比感激论坛中的每一位老师。他们从不会因为帖子的浅薄而漠视,而是到了“无贴不回”的地步。尤其是版主孙有福老师、红袖老师(原名陈晓华)、基石老师(原名方海东),将每一个帖子视为论坛上最真诚的声音,而报以最真诚的回应与帮助。<br> 我流连于各个帖子中,那个很有特色的名字“朱一花”在很多地方留下了浅浅的脚印。篮球队员在球场上叱咤风云,那叫“灌篮”;而我呢,在帖子里乐此不疲地留言“灌水”,呵,这比在网络游戏里厮杀快乐充实多了!刀光剑影怎可与文字世界里的温文尔雅相提并论呢?<br> 原来,学校之外,还有更辽阔的天地,在每一个清风明月相伴的夜晚,就会徐徐开启神秘的纱窗,叫人如入梦境。在那里,友爱互助,惺惺相惜。这画面,令我不由得想起桃花源记 ——<br>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r> 这不就是桃花源的样子吗?无论你著作等身,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在论坛上,只有一个角色:教育同行者。白日里的琐碎、困扰或喜悦,在晚间,到论坛上一叙,快乐就会成倍地放大,困扰与琐碎得到舒缓。这真是一种愉快的分享。<br>由此,论坛成为了我牵肠挂肚的地方。<br><br>三<br> 论坛真是一个神奇之地。没有晦涩难懂的卖弄,只有真诚的表达与鼓励。也正是这份真诚,让人如沐春风般舒爽宜人。更何况,论坛中高手如云,无形中推动着人前进。<br> 有一次,我发了一个求助帖,话语间满是焦虑:<br> 每次到教室里的时候,总会有很多学生打小报告:老师,XX把我的铅笔拿去不还我! 老师,XX用脚踢我!老师XX,我的橡皮泥不见了! 老师,我要和XX换座位!老师, XX骂我,还取我的绰号!…… 哎,烦死了!二年级了,我也曾经多次对学生说,自己可以解决的事情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才来找老师!我也曾经说过,一些小事情不要放在心上!说了之后会好一段时间。可是时间一久,又回到原来的起点上。一点芝麻绿豆大的事情也来报告我,真是烦透了! 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抑制这种现象? 你们的学生会这样吗?你们一般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br> 帖子发出去没过几分钟,就收到了清澈小舟老师的留言:<br>告诉你个好办法:要告状先让孩子写下来,交给组长,你来收藏。告诉他们,聪明的孩子呢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解决了,老师就把这个条子发给你,盖个小奖章。这样有写的过程,不用向你一遍遍地说,鼓励自己解决问题。<br>接着,又有好几位老师给我留言:<br> 二年级的学生还太小,自主管理恐怕有点困难。他们需要你的宽容,理解,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解决问题,你会很快乐的。<br> 建议多找些事情让他们做,他们忙了,你就可以“闲” 了。<br> 先得倾听学生的具体事件是什么,尔后作具体处理。<br> ……<br> 我太幸福了!有时候,都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好像我是一个想获得大家关注的调皮的小朋友,一有问题就想寻求帮助——因为,同行者们总是会给予我无限的宽容与支持。<br> 这就是班主任论坛。<br> 这就是让我流连忘返不知归路的温馨家园。<br> 朱永新老师这样形容自己的上网经历:<br> 自从上了网,我觉得生命中的每一天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份充实,多了一份冲动,多了一份童真,多了一份诗意!我与每一位会员一样感受着交流与碰撞的快乐。在网上,我们能更多地尝到教育的诗意和诗意的教育的芳醇。<br> 朱老师道出了新教育在线几万教育同行者的心声。<br><br>四<br> 2003年11月份,班主任论坛中的《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闯进了我的视野。只见张万祥老师每隔两天发出《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的其中几招,让我足足品尝了一个多月的精神大餐。那些“招数”娓娓道来,让人耳目一新,颇有大家风范。且看他的“招数”:嵌名入诗招、以信激志招、名歌寓教招、借助往届招、激励争先招……一招一式,招招化境。<br>张万祥是何许人也?我继续关注张老师发布的帖子,发现张老师引出的话题总是会引起大家的思考,直抵人的心灵:<div><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为什么我们的词汇这么贫乏?</span><div><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献给教育的诗篇——张万祥旧诗抄录。</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br></span> 一本书的背景故事。<br> ……<br> 在张老师的文字里,我感受到了一种对教育的浩浩深情。他在《致青年学生》这首旧诗中写道:<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当披着霞光,走进校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中就掀起百尺狂澜,万丈激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当夹着教案,登上讲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就深深体会到教师这一称号的神圣光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他又写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假如我们还有第二次生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还要登上讲台——这巍峨的山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铮铮誓言,豪情满怀!</div> 我继续追着张老师的帖子阅读。他不断地在论坛上推荐优秀的书籍,也推荐自己在教育中积累下来的资源。<br> 他在《一本书的背景故事》这样说:<br> 我认为做教师,就要力争做教育家,起码要做研究型的教师,就应该有自己的理论探索,就应该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尤其是班主任,决不能只满足于太平无事,决不能只追求学习成绩,而应该首先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爱心有正义感有健康心理的人,要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焕发生命的活力,挖掘生命的潜力,敢于做一流的事业、一流的人……<br> 慢慢的,张老师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在他的文字里,处处书写着对教育的激情与深情。如今,业已退休,他把阵地转移到了网络,继续播种教育情怀。2004年新年,我带着好奇的心理给张老师发了一条短信,张老师居然在新年之际给我发来祝福:“给你拜年,祝新春好!祝你的事业像春笋一般蒸蒸日上,祝你的心情在春风的吹拂下永远愉快!感谢你对我的鼓舞与支持!”<br> 又是一夜万里无云。<br> 2004年2月2日,我终于开辟了自己的主题帖《新学期日记》,记录下我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从此,我对论坛的牵挂有了别样的意味。我有自留地了!有事则长,无事则短,寥寥数语也作诗。陈晓华老师(红袖版主)在他《追寻教育的诗意》中说,教育可以让心灵充满幻想和美好而变得诗意盎然,也可以让本是明丽的心灵变得困惑不堪而诗意全无。可见,教育的诗意是一种存在于心底的春风玉露,通过教师的激励与唤醒,助力种子生长的美妙行为。论坛中的同行者们一如既往地支持与鼓励。白天,与孩子们徜徉在现实的天空之下;夜晚,与来自天南地北的老师们耕耘在网络空间里。我不仅感到了教育与牵挂的诗意,还常常在凌晨时分,体味思维碰撞之后久久无法平静的喜悦心情。<br> 自此,成长与攀登的愿望,愈发强烈起来。我是经孙老师的推荐走入新教育在线的,也是自我成长的渴望助我走进教育在线的。到了这里,又是浩浩前行的队伍推着我向前走的。<br><br></div></div> 五<br> 不多久,班主任论坛中爆发出特大喜讯:“全国著名优秀班主任,德育特级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万祥老师,为了他深爱的教育事业,为了把论坛优秀的青年教师送上一个更高的教育平台,为了班主任论坛的创新繁荣,为了发挥余热,义务在班主任论坛招募学员,预计首批3~5人。”<br> 原来,原来张老师竟然是全国著名德育特级教师!<br> 张老师到班主任论坛招募学员的好消息着实让我兴奋了好几天。然而,我很快泄气了。一是因为拜师的参与者多,他们都是教育战线上的佼佼者,而我只是刚毕业不到6年的农村小学教师,功底之差让我有点自卑;二是首批只招募3~5人,名额之少更让我觉得希望渺茫。<br> 尽管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还是紧锣密鼓地参与到考试的大军中。张老师给小学、初中、高中班主任分别发放了不同的命题,让我们在几日之内完成答卷。这一轮结束之后,又让我们提交两篇文章。<br> 我这才发现,尽管偶有记录,但却无一文可以上台。“书到用时方恨少”,胸中无墨,纵有千百故事,也无法叙说。<br>张老师非常坦诚,把我提交的两篇文章批了个“透心凉”:<br>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我觉得你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对一位教小学低年级的老师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要利用这个优势,要结合自己所教对象的特点,找准写作的切入点。不要盲从,看见人家写什么,自己就写什么;当前热衷于什么,就跟风。迷失了自己,迷失了自己的优势。前者(第一篇文章)就有此嫌疑,文章一些部分与文题不相符,各个小标题里的内容论述得不够深透。第二篇文章参加培训回来,进行反思,应该写出好文章的,可惜头绪太多,前后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br> 我说的比较直率,仅供参考而已。<br> 读着张老师的点评,感动与羞愧一并涌上心头。自然,这更意味着,我的教育理念与表达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就在我觉得自己无缘网络拜师时,张老师竟然宣布我成为他网络首批十三位弟子之一!<br> 这太难以置信了!资历平平,毫无建树,为何在上百人的选拔中胜出?我无法理解师傅对我的厚爱。但我已经激动得忘记了自己的平凡。<br> 那一夜,班主任论坛热闹非凡,如逢年过节一般。无边的幸福与喜悦笼罩着我,又是一夜不眠。<br> 我记住了这个日子:2004年3月28日。<br> 我家和学校之间有一条小路。拜师成功后的第二天,我特意选择了这条路去学校。虽弯曲不平,那天在我的眼里却那么可爱。这不平的路,不就像我跌宕起伏的工作生涯吗?那天,路边鸟语花香,竹林翠翠,宁静祥和。溪水在路旁淙淙流过,清澈见底。走到学校,我把自己的快乐隐藏起来,生怕一不小心,惊扰了意外之喜。<br> 站在窗前,我望着不远处的青山,突然觉得那山绵延的线条竟是那么柔和的。拜师成功,让我对网络世界平添了无限的期待。自然,对自我的约束与成长的渴望亦添一筹。<br><br>六<br> 宣布结果后的第三天,也就是3月31日,立刻迎来了温州相聚。师傅应温州教师教育院孙老师之邀来温州讲学,我们有了一次短暂的相聚。这次相聚,是第一次从网络走到现实,意义不言而喻。虽然在网络上进行过无数次的交流,但走进温州时,依然内心如小鹿乱撞,十分紧张。那日,来到约定地点,天公如约似的下起了细雨,似与我加速跳跃的心和鸣。期待与师傅见面,又很害怕见到他们,怕失态,又怕自己语无伦次令大家失望……颇似丑媳妇见公婆,忐忑不安。<br> 但所有想象中的尴尬都没有发生。<br> 与师傅、静水姐、基石、孙老师他们一见如故。师傅声音轻轻的,总是微笑着,慈祥地看着我。我在师傅的眼里看到了一份深沉的悲悯,那双眼睛是深邃的,那是大浪淘沙之后,在岁月的荡涤之下,留下的最真最纯最宁静的浩瀚深情。与师傅和众师兄姐们相聚,内心所有的不安都消弭于无形。我知道,师傅已经轻轻地为我们开启另一扇天地之门。那天夜里,一众人坐在师傅的房间里围炉夜话,听师傅讲收徒故事,讲这一路的感动与未来的设想,讲相聚后的喜悦。师傅得知我来温路途遥远(来回六个小时),第二天讲座结束,就催我回家,路上一个人他不放心。不知是不是我的第六感觉特别灵敏,总觉得师傅对我尤为厚爱。他看我的眼神里,带着一份厚重的嘱托与牵挂。果然,回到天津,师傅连夜写文描述对我的印象,字里行间,满是呵护。我常常在深夜里品读这篇文章。这文字,让我记住了一位师者的无疆大爱,对我的教育信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一朵素淡优雅的小花,一朵浓郁芳香的小花</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小记我的徒弟朱一花</font></div><font color="#ed2308"> 不知为什么,在网上于朱一花接触后,我觉得她应该长得高高的,胖胖的,而且显出很成熟的样子,比一般的女孩子有力气。可是,3月31日下午在瓯江江畔见到她时却不是想象的样子。那天她背着一个女学生常常背的双肩小书包,文文静静,瘦瘦的,个子不太高,但显得挺拔修长,我情不自禁地对她说:“你很像我的女儿。”是的,无论从哪方面看,她都像我的女儿,只不过我的女儿已经28岁,已经有了3岁的儿子,而朱一花只有23岁,按当地的习惯讲,也只有24岁,今年刚刚结婚。<br> 这是朵素淡优雅的小花。朱一花给我的印象最突出的是她的朴实真实踏实平实,就像是山间羊肠小道旁边的小花,散放着幽香。我想,基石、静水、联群都会这么想吧。她的一生会是很顺利顺畅的,她会始终孝敬父母,孝敬公婆,和爱人会举案齐眉,互敬互爱的。这种孝敬、这种恩爱是十分自然的,她不会矫揉造作,她不会故弄姿态,因为她的本质就是如此。我对她说,你一定是个非常温和的老师,一个不会发脾气的班主任。可是,她告诉我她的脾气很暴躁,对学生常常发火。我真是现象不出她发火的样子。<br> 我想象的是她总是微笑着,不急不躁,微笑似乎是她的特征。我想起了这样的带有诗意的话:<br> 雨果曾说过:“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的确,微笑是人类最甜美、最动人的表情,微笑可以表达人们的喜爱,传递友善的信息,使人们显得可爱而有魅力。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孩子,就更加需要微笑。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和情感具有感染力,教师的微笑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美的氛围。微笑面对学生,不仅可以使教师赢得学生,也会使学生在教师的微笑中学会关心、体谅和善待他人,从而微笑着面对生活。微笑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微笑是春雨,能滋润万物;微笑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老师的微笑是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如果一个人无论春夏秋冬都能平静地微笑,这个人就高贵;如果一个人无论喜怒哀乐都能自然地流露,这个人就朴实。朴实与高贵都表明了一个人生活的态度,它们同样美好,只是高贵接近神灵,朴实毗邻稚童。如果说微笑是一缕春风,那么它会吹散郁积在心头的阴霾;如果说微笑是一抹阳光,那么它能温暖受伤苦闷的心;如果说微笑是一剂良药,那么它能让学生在心底写下一份自信。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得好:“教师就是面带微笑的知识。”微笑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老师灿烂的笑容,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更能赢得学生的爱戴,而且时常成为学生笔下的素材,给学生留下持久的影响。<br> 这是一朵散放着浓郁芳香的小花。她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说别的,单看年龄小小的她已经成为本地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并且已经是语文教研组长,就可见一斑。我试想过语文教研组开会时,文文静静的可能年龄最小的她在组织大家学习、讨论、研究的情景。我又想再过十年,二十年,就是三十年,她该到什么层面、哪个区域去讲学。在教育在线网站上,她可是极为活跃的一员。她竟然引火烧身,宣布谁想要QQ,就找她。为了大家,她热情大方。当然,我到今天也不懂QQ、QQ群,连基石都要找她要QQ号码。小小年纪的她,竟有统帅千军万马的气势,竟能在网络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br> 在接人待物上,她更有浓郁的芳香。她在网上乐于助人。更让我感动的是,为了能见到我,她调了课,坐了三个半小时的车急急忙忙赶来的,不像是离开家外出,而像是离开家很久很久,很久很久没有见到父母,归心似箭地回家。那天很有意思,静水、孙有福老师陪同我在瓯江江畔观赏风景,静水的手机又一次响了起来,心有灵犀,静水说,这是一花的。然后是四处张望,说是一花已经到了。静水给对方讲我们现在的方位,忽然看见一个文文静静的挎着双肩包的“中学生”一边打着手机,一边走了过来。静水说,这可能就是一花。果然是一花,原来,她与静水等在网上熟得不能再熟亲得不能再亲的人也是第一次见面。她见到我不像赖联群那样喜形于色,她是另外一种激动。她本来计划第二天下午回去的,她放心不下她的学生,这我是十分理解的。所以,4月1日我讲完课,我就催她赶紧走,因为我知道她还要赶三个半小时的车,一个女孩子,走得太晚,我不放心。她的父母,她的爱人该是怎样的牵挂啊!可是,她恋恋不舍,基石几位也舍不得匆匆一见、又匆匆离去的小妹妹,于是她就雇了车(我心想,她又得花钱),参加了大家的聚会。宴席是红红火火,可是我担心一花,聚会越长,大家在一起的时间越长,这是我所希望的。可是,时间越长,她回去的越晚,就会增加几份牵挂。我很矛盾,她也很矛盾。终于,她告辞了。我松了口气。可是,我们散了席,她还伫立在门口,租的车还没有到。我们又见了一面,这也许是天意。那天她到家该是深夜了。<br> 看到我的徒弟朱一花是这样优秀,我又想到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富有理想和激情的在全国享有盛誉的窦桂梅说过的一段话:“我们有理由让社会相信:不能小看小学老师,没有他们的劳动,辛勤的浇灌,孩子就不能成为参天大树,更谈不上森林一片。作为一名立志在教育战线中执著为学生生命奠基的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用自己的生命去浇灌孩子的生命之树。相信,对我,对我们小学教师为教育永远绿满人间的神圣劳动会充满深深的敬意。”朱一花在一个村镇小学默默地耕耘着,不久的将来她或许也会像窦桂梅那样走向全国,这是我的希望。也许,她还是这样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奉献,不能走向全国,但是她同样是优秀的,我同样为她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br> 最后,我想再引用一段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一个让学生孕育梦想,追寻梦想,实现梦想的过程。如果学生还没有梦,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将希望和爱洒向他的心田,没能催生梦的幼芽,让他们长出属于自己的七彩的梦。孩子一旦有了梦,就让他们的心灵自由飞翔吧。呵护宝贵的热情,珍视稚嫩的创造,放飞翱翔的胆量,分享成长的愉悦……”祝愿一花永远有一个七彩的梦。<br></font><br> 七<br> 师傅网络带徒的事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br> 4月7日,朱永新老师在教育在线会客厅特地发帖祝贺,并隆重推荐张万祥老师。他说:<br> 我与张老师认识很久了,知道他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但是,真正认识他,是去年在天津与他的接触。他的认真、他的热情、他的真挚,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他来到教育在线以后,为培养年轻的班主任,开创了网络带徒弟的先河,我感觉他正在创造一个奇迹。我说过,他是教育在线的真正的青春偶像!我推荐大家去班主任论坛,看张老师为教育在线做的工作,看一位老教师如何重新开始他的教育人生!<br> 师傅制定了详密的计划,在论坛上逐步推出,并对为期两年的首批弟子提出了要求:<br> 1.每月主动及时给师傅提供一篇高质量的文章;<br> 2.每周登陆班主任论坛的时间不少于6个小时;<br> 3.争取每两个月至少有一篇文章成为精华帖子;<br> 4.寒假、暑假期间主动及时将本学期的班主任笔记(手记)交给师傅;<br> 5.每年的年底要向师傅交一份实实在在的言简意赅的总结(如,本年购买了什么报刊、书籍?写了多少班主任工作笔记(手记)?写了多少读书笔记?发表了多少文章著述?做了几节公开课?教学效果如何?积累了多少资料?取得了哪些成绩?获得了什么荣誉?所带的班级情况怎样?……)<br> 6.要善于向其他网友,特别是其他学员学习,增进交流,互相帮助、激励;<br> 7.积极参与师傅提出的科研课题;<br> 8.大力支持班主任论坛版主的工作;<br> 9.每年订购有关德育的报刊至少二份(今年要从下列报刊中选择至少二份,立即订购:《班主任之友》《德育报》《师道》《教师之友》《教师博览》《教育文摘周报》);<br> 10.每年购买有关教育(当然包括德育)的书籍不少于5本;<br> 11.把所带的班级建设成校级、区县级,乃至省市级优秀班集体。<br> 我把要求打印出来,贴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认真对照,日耕夜读。<br> 不难发现,读与写是成长的核心行动。不读,无以为学;不写,则无以为立。边读边写,把日常作为科研课题的切入点,在读与写之中思考,实践,形成理念,再来指导实践。<br>应师傅的要求,我开始制定读书计划,把往常的随性而读,变成有目的的阅读。那段时间,我读李镇西老师的《教有所思》《爱心与教育》、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师傅的《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肖川老师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孟繁华老师的《赏识你的学生》、梅里尔•哈明的《教学的革命》,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陶行知文集》等大量书籍。<br> 读书可以启智。越读,心态越平和。读书,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心灵旅程,是现实与理想之间坚实的桥梁。师傅说,教育因读书而精彩。师傅还说,甘于寂寞的人不寂寞,不甘寂寞的人方寂寞。打开书,关门就是深山,心灵随处净土。这是师傅常对我们说的话。<br> 为了撰写日记,我的眼睛变得锐利起来。我常常走街串巷去家访。小镇晚间的清风特别淳朴,带着些泥土的芬芳。当然,也有很多苦涩,因为我接触的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我看到他们眼里的光,但又能深切感受他们眼睛里的茫然与渴望,这种滋味颇为复杂。<br> 每月要交出一篇文章给张老师,对我来说也很有难度。虽常记录,但文字过于苍白,极难形成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况且,这文章是要接受张老师的“检阅”的。师傅给每位徒弟的文章做详尽的批注,煞费苦心。我常在深夜里见到师傅依然活跃在论坛,那是无数暗夜里的星光!<br> 因这星光,我无数次审视自己,更深切地感知到内心的贫乏。每次提交文章,我都绞尽脑汁,十分懊恼。师范三年,工作六年,在书面表达上并未得到适恰的修炼,那些文字,更像苍白的流水账。<br> 师傅也不恼。他就像批改学生的作文一样耐心、细致,遇见写文进步,则不遗余力地鼓励;若平淡无奇,则提出修改意见,让我们继续努力。<br> 师傅的指导与鞭策是精神动力。与此同时,师傅还搭建了不少平台,助学员们提炼思想,发表文章。其中,由师傅领衔学徒们合作撰写的文章《教书育人做大家》,发表在《班主任之友》杂志上。<br> 师傅说,“大家”,又称“大方之家”,即深明大道,精通某种学问或艺术之士。教师应该走出平庸,闯出新路,高瞻远瞩,出类拔萃,立志做大家。师傅将“大家”细化为“道德大家”“管理大家”“学问大家”“思考大家”“学习大家”“生活大家”“追求大家”“网络大家”“交际大家”“教学大家”“奉献大家”“艺术大家”“创新大家”,又将“道德大家”视为首当其冲之品格。<br> 他在“教书育人做道德大家”中表达了自己对为师者的希望——<br> <font color="#ed2308">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人格魅力、道德风范。他集古今优秀道德于一身:上承中华民族五千年之传统美德,下扬当今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倾一腔热血为中华哺育英才,尽一生精力为民族培养栋梁。优秀的教师,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对权贵子弟不偏爱,对贫寒子弟更关心;对优秀生不溺爱,对后进生多亲近。事事时时处处从不把师生关心庸俗化为市场交易。在他的熏陶下,优等生不仅在学业上名列前茅,在道德上也出类拔萃;后进生在学业上或许难以走出低谷,但在奋发图强、在道德情操上决不会低人一头。优秀的教师荣辱不惊,心胸豁达。优秀的教师严于律己,以高尚的道德为尺子衡量自身言行,不姑息自己的错误,不掩饰哪怕小小的失误,更不会为捞外快而置自己的学生于冷宫。优秀的教师宽以待人,对同事的长处,虚心学习;对同事的成功,衷心祝贺,决不会嫉贤妒能。对同志的不足决不会幸灾乐祸,而是热心相助;即使对晚辈也决不会盛气凌人恃强凌弱,而是倾心相携,激励他们超过自己。优秀的教师正气凛然,疾恶如仇,对有悖精神文明的丑恶现象敢于拍案而起。不因私心而唯唯诺诺,甚至曲意逢迎;不因私利而溜须拍马,丧失人格。总之,优秀的教师没有猥琐,没有卑劣,坦荡出磊落,肝胆照日月。以高尚的人格来熏陶学生,以高尚的道德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尽全力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font><br>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傅身体力行,品德为先,在浩渺无无边的网络世界里把自己生长成一道闪亮的光芒,甘为人梯,受人敬慕。<br> 也许是这一份情缘,张老师一直带了我17年。足足17年!这17年里,他组建师徒QQ群、微信群,每日在群里发布精神大餐,每年三百六十五天,从不间断。这些心灵寄语是无形的力量,将天南地北优秀的班主任汇聚到一起,继而产生更博大的力量。他无数次督促徒弟们总结经验,创作书稿,提供平台,把徒弟们一次次推向前台,把智慧与经验一次次推向前台。<br> 师傅常把两句话挂在嘴边:一个孩子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也许只是几十分之一,但是对于每个家庭来说确是百分之百;甘于寂寞的人才不寂寞,不甘于寂寞的人才寂寞。他始终践行着这两句话,在助力年轻班主任成长的同时,还把毕生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一辈子只做班主任》。在那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讲台上,书桌旁,灯光下……<br> 师傅还常常给我们送书。翻开张老师赠送给我的《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他寄语:“要立志做学者型、专家型的班主任,要敢于走出学校,走向全区,走向全市,走向全国,勇于做名闻天下的班主任。” <br> 就这样,我跟着师傅的脚步,一路风雨兼程,做班主任。98年毕业至今,只有骨折和产假没有担任班主任。其余时间,我均在班主任岗位上度过,哪怕有很多机会离开这个岗位,我也不曾有过半点犹豫。<br> 我喜欢当班主任,真的。<br> 我知道,师傅的“一辈子只做班主任”的信念潜移默化地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偶有专业成长上的放弃,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坚定执着,让我为自己感到骄傲。<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13.留守儿童:一个特殊的群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