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漫长的冬天终于踏上春天的旅途。<br> 3月中旬和三位好友四家八口参加金色福旅行社的贵州之旅,在贵州的七天中,走苗寨、逛古镇、穿峡谷、进溶洞、观瀑布、赏峰林,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h1><b>一.黔东南苗寨</b></h1> 这是此行第一站,我们游览了西江千户苗寨和郎德上寨。<br><h1><b> (一)西江千户苗寨</b></h1><div>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雷山县东北部,有1300多户、6000余人,苗族人口占99.5,%,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b><br></b></div> 该寨四面环山、层峦叠嶂,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苗寨一分为二。 站在观景台上观望苗寨全景 天气虽然很差,透过浓浓的雾气依然显露出苗寨的壮观。 一行八人在千户苗寨合影留念 苗寨风雨桥,可惜到处都在修建、改造,破坏了寨子的原始风貌。 好在已是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增添了寨子的美丽。 观看苗寨歌舞表演 美丽的苗族小姑娘 苗寨的长桌宴,左边空无一人的那桌是我们团刚刚撤离的“战场”。 <h1><b>(二)郎德上寨</b></h1><div> 郎德上寨是全国第一个民俗风情村。相比西江千户苗寨,这里少了商业气息,多的是让人舒服的原生态。<br></div> 郎德上寨依山傍水,四面群山环抱,风光旖旎。 吊脚楼、风雨桥、梯田、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 登山的路上梨花随处可见 年轻的游客是要在这里住宿了 下山时遇到两个苗寨乡亲在赶猪 两个苗族姑娘认真切磋技艺 <h1><b>二.荔波漳江风景区</b></h1><div> 盼望到荔波已有两三年了,此行的重要景点中荔波和织金洞是我没去过的地方。<br> 荔波漳江风景区包括四处景点,我们游览了大、小七孔,这里的喀斯特森林风貌让人流连忘返。<br></div><div><h1><b>(一)小七孔</b></h1> 小七孔被誉为“地球同纬度上的喀斯特绿宝石”。<br></div><div> 小七孔景区是集山、水、林、洞、湖、瀑为一体的原始奇景,景区响水河上有一座青石砌成的七孔拱桥,为道光十五年所建,景区因此得名。<br></div> <h3> 卧龙潭是小七孔最美的景点之一,到了这里有到九寨沟的感觉。<br></h3> 卧龙潭湖水清澈,更让我兴奋的是阴了两日的天放晴了。 水中的沉积物就是传说中的卧龙吧 鸳鸯湖由于水太小没有开放,这是在外边拍摄的一张照片。 “ 水上森林”是小七孔景点之一。 潺潺的河水从河床的杂木林中穿涌而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冲涮,河床已没有了一粒泥沙,连磐石也被激流磨光了棱角而变得“圆滑”起来,但树木却扎根在河床里,纹丝不动,四季常青。真可谓是“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长”的奇景。 水上森林风光 六十八级响水瀑布,是小七孔的一处重要景点 人在画中游 拉雅瀑布,也挺壮观 就要离开小七孔了,还真的是恋恋不舍。 <h1><b>(二)大七孔</b></h1> 大七孔是以原始森林、峡谷、伏流、地下湖为主体的景区。<br><div><br></div><div> 游小七孔的第二天我们来到大七孔,适逢下雨,心情有点郁闷。<br></div> 进入景区,顺着孟塘河行走,两岸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 荔波喀斯特森林在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中排名第八 孟塘河河水清澈见底 大七孔的水也同样美丽 天生桥是大七孔的重要景点,高约73米,被誉为“东方凯旋门”。 大七孔峡谷中的潺潺流水 回首天生桥过来处 回程中突然感觉,雨中的朦胧景色其实也是一种美。 <h1><b> 三.织金洞</b></h1><div> 织金洞是我此行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有着没有来过的神秘感,另一方面它是《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选的中国最美的六大旅游洞穴之首,是我要去的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br></div><div><br></div><div> 织金洞是中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造型最奇特的洞穴,以“大、奇、全”为特点,被称为岩溶博物馆。下图为迎宾厅。 <br></div> 站在迎宾厅观望高约15米的溶洞进口,导游讲这个进口和旁边的小口并列被称为“日月同辉”。 “ 广寒宫”—— 织金洞已开发的47个厅堂中最大的一个,面积5万多平方米。这里有国际洞穴中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品“霸王盔”和‘银雨树“,是织金洞的镇洞之宝。。 “霸王盔”——织金洞三绝之一,高14米,珠玑点缀、银光闪烁,似古代楚霸王的头盔。为巨大的复合型石笋,由下部的帽石笋,上部的细长杆状石笋组成。 “ 银雨树”——高17米,犹如象牙雕刻的玲珑塔,披金撒银,它的最终形成约需15万年,它的形成分塔状石笋(上部)、松球状石笋(中部)、花状石笋(下部)三个阶段。<div><br></div> 织金洞不仅规模宏大,还富于变化,在巨大的洞穴中,石笋、石柱、石塔、石花等应有尽有,千姿百态。有名有姓的景观不下几十种:<div><br></div><div> “ 浑圆天成”——浑圆状石笋<br></div> “ 婆媳情深”——塔松状石笋 “苗岭大厅”——大型石笋、石柱和壁流等 “织金选美”——棕榈状石笋 “ 江山多娇”——各种壁流石荟萃一堂,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形态最壮观的壁流石。 “ 佛祖普度众生”——塔状石笋 “银雨宫”——巨型、大型石笋、石柱 “姊妹玉树”——塔松状石笋,是世界上最大、最优美且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塔松状石笋。 “掌上明珠”——塔状石笋 “ 擎天一柱”——棕榈状石笋。高达43.6米,直径只有1--2米,是世界上现已发现的最细长石柱。这也是我在织金洞拍摄的最满意的一张照片。 “ 猴王问鼎”——这可是我给起的名字,你看石笋的顶部,真的有一只惟妙惟肖的猴王,那眼、那鼻子、那嘴,太神似了。 除了那些有名有姓的,以下四幅虽无名号,但一点也不差。正如作家冯牧诗中所言:“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不看洞,琅环胜地瑶池境,始信天宫在人间”。 <h1><b> 四.黄果树景区</b></h1><div> 黄果树景区包括陡坡塘瀑布、天星桥景区和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在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中排名第六,旱季中虽难以见其壮观,但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是六大瀑布中一个唯一可以从上下、左右、里外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br></div><div><br></div><div> <b> 陡坡塘瀑布。</b>位于黄果树瀑布上游1公里处,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这里是1983年版西游记片尾曲拍摄地。<br></div> <b> 天星桥景区。</b>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7公里处,这里主要观赏石、树、水的美妙结合,是水上石林变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区。 天星桥景区高老庄。2009年到天星桥走到这就没再往前走,其实,天星桥景区的后一段风光要好得多。 黄葛榕树,在佛经里被称之为神圣菩提树。 天星桥的瀑布,不亚于陡坡塘瀑布。 天星桥石林 又一座天星桥,可能是人造的吧? 从天星桥返回高老庄途中的几个小景,我喜欢这里的静怡。 终于又见到了黄果树瀑布,和2009年8月那次相比,水小了很多。 黄果树下游白水河 从瀑布后面水帘洞中观赏瀑布 双彩虹,要仔细看,不然看不出来。 瀑布下游景观 <h1> <b> 五.马岭河峡谷</b></h1><div> 马岭河峡谷景区位于黔西南州兴义市境内,包括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马岭河峡谷集雄、奇、险、秀为一体,被誉为“地球上一道美丽的疤痕”。<br></div><div><br></div><div> 我们乘坐观光电梯直下半山腰的栈道<br></div> 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U型陡峭的峡谷 瀑布流入河中,远处依稀可见观光电梯。 峡谷谷长74.8公里,谷宽50~150米,谷深120~280米,谷底低于地面200米。由于“千泉归壑溪水溯蚀”的作用,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峡谷奇观。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峡谷两壁孕育出规模宏大、气势壮观、错落有致的钙化岩,构成了特有的岩石瀑布。 二是景区中有大小瀑布百余条,其中天星画廊1.7公里内有就有瀑布20余条。 三是有众多鲜为人知的水帘洞 马岭河峡谷的重要特色是峡谷两岸独特的钙画壁画带,由于两岸瀑布众多,长年流水冲积跌落,使含碳酸钙很高的沉积物在岩壁上成为规模宏大的岩石,面积近二万平米,令人叹为观止。 <h1><b> 六.万峰林</b></h1><div> 万峰林在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中排名第三,万峰林山峰密集奇特,整体造型完美,被誉为天下奇观。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到过万峰林后,发出了“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的赞叹。<br></div><div> 这是我第二次到万峰林。游览路线和上次一样,坐景区电瓶车沿着半山腰修建的观光大道行驶,沿途九个观景台,到站停车,观光拍照。下山后仍然坐电瓶车穿过布依族村寨欣赏沿途景观,最后返回景区停车场。<br></div><div><br></div><div> 第一个观景台是“将军峰”观景台,在这里拍摄的万峰林磅礴大气,不愧西南奇胜之誉。<br></div> 峰林与田园交相辉映,组成一幅奇特、秀丽的自然画卷。 峰林与布依族村寨完美融合,构成万峰林精美水墨长卷。 “ 锦绣田园”观景台拍摄的万峰林,让我想起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世外仙境。 “ 八卦田”——万峰林著名的景观之一。 ” 田园织锦“观景台拍摄的人间仙境纳灰村——灵魂的归宿,圆梦的圣地。 以下三张是坐电瓶车下山后绕村而过时拍摄的田园风光。 <h1><b>七.古镇</b></h1><div> 贵州之旅我们游览了天龙屯堡和青岩古镇两个古镇。<br></div><div><br></div><h1><b>(一)天龙屯堡</b></h1><div>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喀斯特地貌大山深处,这里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明初朱元璋调北镇南,在这里大量屯兵,兵源来自江浙汉族,其后裔至今保留着明代江浙汉族的生活习俗,本世纪初被当地儒士改名为“天龙屯堡”。<br></div><div><br></div><div> 在天龙屯堡我们游览了古镇和天台山伍龙寺<br></div> 古镇讲解员身穿明代汉服给我们讲解古镇门前的对联“滇喉屯甲源出洪武十四年、黔中寓兵流长华夏千秋史”的来由与含义。 天龙屯堡地处天台山、龙眼山之间的咽喉之地,军事位置十分重要。 古镇经过600年历史沧桑,环境依然十分优美。 古镇的老房子全是就地取材,用山石建造。 九道坎。因其九个台阶,故名。是村寨内最早的石头建筑,也是保留最完整的地方。 功名桅。屯堡人历代重视教育,清代后凡考取功名者屯堡人会为其里桅杆一根,上点桐油灯,表示让他们的思想普照四方,希望后人向他们学习。 为游人表演地戏“封神榜”片段,地戏源于军傩,明代由征南大军带入黔中。 银匠正在加工银首饰 正在做功课的小朋友看到游客不禁回头张望 天台山伍龙寺,距天龙屯堡2公里,其依山就势而建,立于山峰之巅,以山崖石壁作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伍龙寺虽说是庙宇,但外观上俨然是一座石头建筑的城堡,与上山的四道关隘互相呼应。 去伍龙寺的登山之路 路旁的鸡血藤 古银杏树 伍龙寺殿堂 五龙寺中佛寺与道观合为一体,成为似佛非佛、似道非道、亦佛亦道的古建筑。 大殿屋顶 五龙寺周边景观 <h1><b>(二)青岩古镇</b></h1><div> 青岩古镇,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位于贵阳南郊,建于明代洪武十年(1378年),原为军事要塞。<br></div><div><br></div><div> 青岩古镇依山傍岭,城门城墙全用石头建造。此为青岩古镇南门——定广门。 <br></div> 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寿坊”。古镇四个城门原有八个石牌坊,保留下来的有三个。 古镇老街 砖石小巷 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 周恩来的父亲抗战期间曾在此院秘密居住 贵州第一状元赵以炯旧居“赵状元府邸”已成为观光点 青岩古镇佛、道、天主、基督四教聚集,此为佛教龙泉寺。 商业一条街迎接远方来客 贵州小吃鸡辣角 喜欢清净的也有人少的地方,我倒是真想去看一看。 <h1><b>八.贵阳</b></h1><div> 贵阳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我们去了花溪湿地公园、黔灵公园和甲秀楼。贵阳的风光还是不错的,但人口太密集了,没有发展空间,不适宜居住。<br></div><div><br></div><div> 我们坐电瓶车绕湿地公园一周,风光还不错,但人太多了。<br></div> 黔灵公园使我们更加领略了贵阳的人口密集。 甲秀楼——贵阳的标志。城市的飞速发展,高楼林立,破坏了甲秀楼的观赏价值。 再见了,贵州! 谢谢观看!<div>微信公众号原作时间2016年3月29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