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 争做新教师

冰雪天山

参加兵团首届基础教育论坛简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探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发展规律,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5月21日,红山农场第一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参加了《新时代•新课程•新教师》兵团首届基础教育论坛线上培训。老师们通过观看视频认真聆听,边思考边记录,结合工作实践启发良多、收获颇丰。</span></p> <p class="ql-block">  本次论坛共有四个主题报告,五个分类报告。内容涵盖义务教育新方案新课标解读;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基于新课标的教学实施与评价以及如何进一步将“双减”工作推向纵深等全方位、多角度的专题讲座。集中展示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探讨了我国基础教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聚焦“一个主题”即育人方式变革,强调“两个重点”即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成果奖推广,服务“三大主体”即国家、地方和学校,注重“四个结合”即传承与创新相结合、高大上与接地气相结合、名家与新秀相结合、活动与成果相结合。</p> <p class="ql-block">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等内容均有了新的调整。</p> <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方案:完善了培养目标,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新课程标准:各学科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p> <p class="ql-block">  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p> <p class="ql-block">  主题报告四《如何进一步将“双减”工作推向纵深》是由兵团教科院李超代表卢建新院长发言。阐述“双减”的重要意义: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事关国家教育体系根基。事关人民群众小康生活成色。是对公益属性的坚守,是对教育观念的纠偏。对当前工作的思考:坚持好的做法。提高课后托管服务质量。加强家校协同育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带来的另一大变化在于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强调实践更重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在平时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用语文的方法去解决真实的问题,积累语文学习经验,发展未来学习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素养,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背诵、刷题。</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还注重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促进评价方式变革。依据义务教育四个学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运用情境,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体现学段结束时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  通过参加今天的培训,老师们知道了到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内容及有关政策,增强了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尤其是在新课标刚刚颁布实施的当下,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跨学科学习实践尤为重要。赤诚之心,历久弥新,研而不教则浅,教而不研则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红山一校全体教师将学而不怠,驰而不息!</p> <p class="ql-block">撰稿:刘晶晶 王艳梅</p><p class="ql-block">供图:全体教师</p><p class="ql-block">初审:王艳梅</p><p class="ql-block">终审:苗 春</p>

新课程

新课标

学习

课程标准

语文

课程

素养

学段

教育

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