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一点重新拼图父亲

吴峥渊

<p class="ql-block">父亲离开已经整整49天了,按佛法云,无论是往生极乐世界,或是转世轮回,今天也就定了。</p><p class="ql-block">这些日子,我终于可以静静地重新审视和梳理父亲所有旧物。每一个物件的抛弃可能代表着某种关联性的减弱,但更多物件的找回,又是不断强化完善着父亲人生的拼图</p> <p class="ql-block">父子关系应该是最难相处的亲子模式了,在哪种社会文化中,男性都会更偏隐藏和压抑自己的情感与感受,这也容易造成父子之间无法有效交流。</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角色类似西游取经团队人物类型的演变。</p><p class="ql-block">孙悟空,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偶像和模仿对象。</p><p class="ql-block">沙僧,早出晚归,性格沉默不语,团队隐形人,容易产生彼此间的疏远;</p><p class="ql-block">唐僧,全方位指手画脚,大道理耳边念经,怨气争执甚至反目会开始发生;</p><p class="ql-block">八戒,心态平和,性格随和,吃吃喝喝玩玩乐乐退休状态。而父子之间的和解往往此时开启。</p> <p class="ql-block">当然这四种类型也会因人而异,就像我童年在老家度过,而我父亲则在北京工作。聚少离多,造成小时候对父亲印象是模糊的,更谈不上崇拜了。这也使得我和父亲之间总是存在某种距离感。</p> <p class="ql-block">不苟言笑是父亲早期照片的标准形象,对应的权威角色让人不容质疑和反抗。但反抗权威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本能,或者说只有完成摆脱权威这个动作,才能真正发展出自己独立的人格。</p><p class="ql-block">在大学毕业择业时,我首次做了人生的重大反抗——拒绝了父亲让我去军队工作的安排。一方面我希望能真正远离父母开始独立生活,另一方面也是不想重复父亲那样部队大院的工作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出乎我意料的是,父亲居然欣然接受了。可能他也觉得“儿大不由爹”吧</p><p class="ql-block">但挑战权威的成功并没给我带来太多喜悦,现在想来也是因为当时的自己对将来心存迷茫,甚至担心自己选的道路会不会让自身发展和父亲对我期盼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p> <p class="ql-block">我对父亲的了解其实是不足的,一方面除了平时我们交流不多外,还有很大原因是他也很少和我谈及他的工作。父亲所在部队当年属于保密单位,具体研究的课题和工作的内容,也从不和家人说明。甚至有时出差去哪里都不能问不能说。</p> <p class="ql-block">所以想想也是,平时见不到人不说,他忙啥也不清楚,去他实验室也都是一堆看不懂用途的仪器设备。想多了解也找不到门道啊。</p> <p class="ql-block">父亲对我胆量的磨练也很硬核。那是1987年在长岛,父亲非要拉我一起沿悬崖山腰小径徒步,完全不顾我这个恐高患者抗拒。途中出现一个几十公分左右的豁口。他老人家跃过后,便头也不回的继续前行,毫不理会我在后面求助的呼喊。</p><p class="ql-block">想想当时场景,脚下一条一米宽的山路,一边是绝壁,一边则是几十米高的悬崖。如果折返,除了重新战战兢兢走很长的回头路外,关键是返回后也不知如何找我父亲汇合。而要恐高的我跃过那个豁口,简直就是要人命。徘徊许久,看着父亲身影已消失不见,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咬着牙拼着全身力气。。。跃过去的那一刻,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心情也说不出来是种啥感觉。</p> <p class="ql-block">其实所谓典型的中式父子关系就是“沉默中透露着客气”。</p><p class="ql-block">父亲在我高中后就已经很少粗言厉语,有限的几次大耳刮子教训案例也都是在高中以前。对于一些观点上的争执也基本上是点到为止,彼此之间促膝长谈更是从未有过。而每次打电话回家,跟我父亲聊不了几句,然后就是我问“我妈呢?”,或者就是他说“你和你妈说一会儿吧”</p> <p class="ql-block">甚至在同框照相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回避着对方,彼此刻意的保持着一个距离</p> <p class="ql-block">但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渐渐会刻上父辈的印记</p><p class="ql-block">我对于某些体育运动项目的爱好,对旅游的热衷,待人接物和做事风格,以及世界观的塑造,或多或少都有父亲的影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只是我们终究都是要和父亲和解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成长达成一个闭环。而这个时间点,往往是自己被赋予一个父亲身份的那一刻开始启动。</p><p class="ql-block">正如网上说的:“当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的父亲是对的时候,通常他已经有了一个认为他错了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当然和解也是需要勇气和努力的。整个年少时期的记忆都会困住你。你会发现,即使当你开始理解父亲的难处时,你仍在内心里隐隐抵抗这种和解。</p><p class="ql-block">例如小时候好奇问父亲的时候他总是不说,等成年后的我,对于父亲邀请参加他的那些活动和社团时,又常常表现出某种不屑一顾。</p><p class="ql-block">也许父子之间可能永远无法达成真正的和解吧,男人这辈子会扮演很多家庭角色——父亲、儿子、女婿、丈夫、兄弟等等,这里也许只有儿子是最好当的,但也只有儿子是最不合格的</p> <p class="ql-block">当我成为一个父亲的时候,我也会刻意去塑造一个有别于我父亲的类型方向。</p><p class="ql-block">我会尽可能陪伴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一刻,关注和参与孩子每个阶段的喜怒哀乐;我会和孩子打成一片,使自己成为孩子平等成员而不是威严的长辈;</p><p class="ql-block">我其实一直努力在和我的父亲做着对比。而我也一直希望自己能如他所愿做的更好更优秀。</p> <p class="ql-block">通过对父亲的再了解以达到欣赏和理解父亲的过程,应该是漫长的。但对我而言,也是开始发现自我的旅程。</p><p class="ql-block">通过寻找父亲在我成长过程中散落的那些拼图,来拼凑那个更完整的父亲。这是一次必要的经历,也许过程中会感到难以忍受的悔意,也许也会再次体验和回味难以想象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父亲其实和母亲的职责定位是不同的,父亲作为家庭的脊梁,首先要表现出强大。想想也是,这个社会一般都是拼爹,很少大家互相攀比母亲的。所以孩子评价父亲会比评价母亲多一个社会维度,父亲不仅仅要和孩子日常互动,更重要是他如何和社会互动。除了要对孩子表现出爱和关怀,还要成为社会中的胜利者。</p> <p class="ql-block">只是这两个领域遵守的法则是全然不同的。要在社会中胜利的父亲,付出的代价往往是牺牲温柔善良,而变得更暴力和冷酷。</p> <p class="ql-block">这可能就是“父亲的悖论”吧,让父亲总是要时刻身着铠甲,即使在拥抱自己孩子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我和父亲应该是在2000年前后开始有意识的互相接受彼此的不同,也会开始分享一些各自对社会和家庭的观点。那时候我父亲刚刚退休,而我也刚刚结婚成家。</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在父亲学会微信后,一下激发了他更多创作的欲望,写诗写文章,将照片编辑配乐,也经常会转发给我。</p><p class="ql-block">父亲应该是希望我对他作品能多些关注、欣赏和肯定。但大部分时候,我都采取了忽略,即使偶尔反馈往往也都会集中在对里面一些错误的批评上。</p><p class="ql-block">此情此景,多像小时候的我满怀希望得到父亲的赞许而不能啊。</p><p class="ql-block">这算是一种轮回吗?还是一种彼此的惩罚呢?</p> <p class="ql-block">父亲爱好摄影,不包括U盘电脑中的电子照片,仅仅几十年积累的影集相册就达到上百,再加上一堆未装册的照片更是无数。而且他还分门别类并挨个做了备注说明</p><p class="ql-block">现在想来,多亏我父亲留下了这么多影像资料,才能够让我更容易完成那最终的拼图</p> <p class="ql-block">只是有些令人遗憾的是,在这数以万张照片中,我和父亲单独同框的却是少得可怜。总共只有二十张,平均每两年半合影一次。</p> <p class="ql-block">父亲爱好旅游,年轻时候基本上就已经走遍了祖国山河的各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随着这些年父亲腿脚越来越迟缓不便,家庭自驾游便成为他最期盼的方式之一。</p><p class="ql-block">于是就有了一次京沪沿线游和一次西北游,本来今年清明前后策划的华中华东自驾游,由于疫情影响而终成永远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记得3月份我把自驾行程计划汇报给父亲的时候,他还针对各处景点的安排都提出了一些建议,甚至我们还为几处的行程安排起了一些争执。现如今想来,和父亲做这样的争执是如此的无趣却又有趣啊</p> 余华在《活着》中写到:少年爱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当和尚。<br>似乎人老了,性格也会亲和起来 <p class="ql-block">那个不苟言笑的父亲退休后也变得慈祥了很多。特别是对他的孙女,几乎是百依百顺,甚至还会刻意搞怪为博小朋友一笑。反差之大让我有时候觉得自己的父亲是否被外星人给附体了</p> <p class="ql-block">父子之间总是羞于表达情感,父亲自然是不会说爱你想你这样的话,最多只是借我母亲的名义让我多给家里打电话之类的。而我给他买的剃须刀、手表、衣服等,他都会一一认真收藏着,说要到关键日子才能拿出来用。</p><p class="ql-block">他这样的做法一度让我有些沮丧,甚至让我怀疑自己买的礼物可能都不是父亲想要的或喜欢的。</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生日也是家里最没有仪式感的,随便吃碗面,甚至打个电话说声生日快乐就能打发。如果郑重其事操办的话,他也总会责备我浪费时间浪费钱。即使我知道他很开心,因为他会很快发到朋友圈炫一下,但当面就是不会夸我一声“做的不错”。</p><p class="ql-block">而我也是一样,我对我母亲,我的妻女,我的亲友甚至陌生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表达谢意,却从来没有说出那句“爸爸,谢谢您”。</p><p class="ql-block">我其实也一直想从父亲那里知道,我达到您对我的期望要求了吗?我所有的努力会让您为我骄傲吗?</p> <p class="ql-block">我父亲文字功底也是不错的,留下来不少书信和回忆文章。也让我有机会随着他的文字重新拼凑当年那火热的青春岁月。</p> <p class="ql-block">从1966年4月至1985年11月,先后六次赴核爆现场从事核检测,并亲身见证了中国首次氢弹试验。</p><p class="ql-block">1967年,父亲和战友两人在四川隆昌759厂和两派武斗团体对峙十日十夜,最终保住了大量国防财产。</p> <p class="ql-block">这些感觉不可思议又非常酷的事迹,童年的我是一无所知的,直到父亲退休后写了一些回忆材料,我才逐渐得知当年他还有如此的精彩瞬间。</p> <p class="ql-block">蘑菇云下的青春,是父亲岁月长河中星火燃起的天空,也是我一直仰望的超越的方向,只是我真能达到这个高度吗</p> <p class="ql-block">年少时,我那么努力地想要证明自己,不过是为了父亲的一句首肯,但往往得到只是无尽的严厉。即使这些年,父亲在我微信朋友圈的留言点评中,依然更多是提点和建议,即使偶有鼓励但在结尾依然要指出我的不足和提升空间。似乎无论我如何努力,距离父亲满意还是无法企及。</p> <p class="ql-block">父亲离世后的这段日子,我也和我的女儿分享了我对父子情的感触。我女儿安慰我的一句话让我瞬间泪崩,她说:“她有我这样的父亲感到很幸运,因为她从来没有遇到我对父亲这样的困惑和遗憾。”</p><p class="ql-block">那一刻我很欣慰,因为我终于在这方面赢了父亲一把,但我并不快乐,因为我终究永远无法和父亲分享和炫耀了。</p> <p class="ql-block">随着父亲的离去,我也永远失去了更多向父亲证明自己的机会。</p><p class="ql-block">我花一辈子的时间,等待父亲给我那个肯定;而父亲花一辈子的时间,也在等我对他说谢谢,而终究我们都没得到想要的</p><p class="ql-block">不过虽然我也许永远不能达到您的期望,但依然会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我会接过家族的担子,替父亲您继续守护和见证未来的种种美好时刻——您的孙女幸福成长,您的爱人安享晚年,您的姐妹弟弟和睦相处…</p> <p class="ql-block">我会去父亲想去而没去的地方,替他看看那不同的世界。也会去父亲曾经走过和战斗过的地方,替他重温那变迁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欲翠青山起父茔,难别盛世舍亲情,从此慢步重宵九,再见音容梦几更</p><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亲人离去带来的悲伤是慢慢产生的,更是一种绵绵无尽的痛苦,虽然很微小,却足以在让你在某一刻心理崩塌,就像心脏突然被掏空后又塞满棉絮</p> <p class="ql-block">永别了父亲,愿来生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