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届冰雪班创作大赛作品(三,四组)

李文肖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单永刚创作感悟</p><p class="ql-block">灵感的出现绝非偶然,这幅画在创作前期经过反复的观察、揣摩老师类似作品,构图上多次调整修改,最终决定画面以远山、村落为主要物象,采用上虚下实的处理手法,构图明快简约又不显简单。通过对前景极大的压缩,加大前后墨色的对比,营造出虚无朦胧的精神家园。整幅画有了前期量变的积累,落墨时一气呵成不加迟疑,用笔以书入画率意洒脱,作品大量采用了泼墨手法,水墨交融,淋漓滋润;画中灯笼随风而动,一抹朱砂尽显家中温情;远山苍茫无声,山间气韵流动,给人以空灵悠远之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单永刚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作品名称:《象山瑞雪》</p><p class="ql-block">※作品规格:68cmⅹ68cm</p><p class="ql-block">※作品描述:此画以象鼻山为创作主体,运用冰雪画技法及传统国画的技法,将构图的各种关系融入其中。S律动关系及空间关系明显,用中景山体的深色衬托了象山及远处白云的白。</p><p class="ql-block">※作品创作感想:自己想用画笔为桂林的象鼻山披上银装的梦想由来已久,经过在中国冰雪艺术研究院网络冰雪班一年半的系统学习,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这幅作品虽然还不是很成熟,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是已经成为自己开启冰雪画自由创作的良好开端。自我们进入高级班以来,班主任李老师精心给我们辅导小构图,赵老师用现代教学的现场教学方式给我们亲自点评构图及墨稿。一次次修改墨稿的过程,也是不断巩固已学知识、进行蜕变的过程。从雪地皴的基础学习到自由创作,收获多多。非常感谢中国冰雪艺术研究院提供的学习平台!感谢班主作李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各位同学的陪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郭淑兰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平</p><p class="ql-block">作品名称:溪山访友</p><p class="ql-block">一幅冰雪画,描写北方白雪皑皑,平静安宁之美,雪静静地下着。田野、树木,都恭敬地承接着这天赐的祥瑞大雪。大地一片白。雪花一点一点地渗进大地,渗进那一道道河水里,抚慰着,浸润着,充盈着……无声无息,静静飘落的雪花,仿佛无数钻石簌簌坠落,一片寂静。</p><p class="ql-block">友人在亭台闲坐品谈把酒言欢,充满着生活气息, 营造出温馨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平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创作感言</p><p class="ql-block">九届冰雪班卢德斌为了完成一幅创作比赛作品,我拟以”狼”为点景,这一主题和构图我前后一共画了四幅,两张蓝调和两张浅绛,孬好暂且不论,姑且从创作中的体会和感悟说几句。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构图,也可以画好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的画,比如说树,可用水墨寒林法,可用皱纸镂空掏染法,可用纸筋拓印掏树法,可用矾水画冰树等;树上的雪,可用留空衬雪法、嵌雪法、白墨规避法等;雪地可用雪地皴画雪,也可用矾墨画雪包等;水,可用泼墨法浓墨画,也可用蓝色或淡墨画;天空,可用蓝色、淡墨,也可用水或神水破出肌理,也可用炸盐法等等。同一个主题,不同的构图,也有很多表现方法,形式也更多,选择也会更多。同一个构图,不同的主题,比如说,点景的“狼”可以换成小熊、小鹿、人物等等,不一样的创意,会有不同的情景。可以多去尝试,任意发挥。不同主题,不同构图的,那更不用说了。画得最好的永远是下一张,只要有空,只要不会因审美疲劳而产生厌倦,可以使劲去造。话又说回来,要想能使劲造,要想能造得好,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认真学好课堂中的很多表现方法,各种基础技法等,还要多练熟练,从而加以合理搭配,灵活运用。时间飞逝,转眼间已经完成课程了,就要结业了,感觉学到了好多,又感觉还不够,好想时光能倒流,心有万般不舍。在此感谢赵春秋老师、李文肖老师的谆谆教导,感谢班委们的奉献付出,感谢同学们的友爱陪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卢德斌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冰雪创作情深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窗外夜色如华,室内灯火通明。一方宣纸展铺于前,手执画笔犹豫不决。首次创作冰雪世界,怎奈得,难上加难!咋办?咋办?又咋办?心急!心急!真心急!满脑子,蒙- -圈!</p><p class="ql-block"> 唉,别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过关考验!</p><p class="ql-block"> 构图关。课件笔记反复看,牢记“S”和“井”字,重视构图十关系,宾主、疏密、开合、藏露、对比……记心间,树石云水,绞尽脑汁来摆布,难啊!</p><p class="ql-block"> 技巧关。雪地皴,冰雪之生命,其疏密、大小、偃仰不一,展示姿态各异;矾墨、掏染、机理、炸盐、泼墨、神水……技法不一,画风迥然。一时间脑袋变大,举手无措,细想多遍,都感觉,下手真难!</p><p class="ql-block"> 衔接关。树石云水,咋表现?哪儿安排,刚搞定,画笔欲落又停,将其单摆浮搁,咋成画作?脑海里一遍一遍展现--衔接过度画面。元素间衔接,又是一大难关。唉,咋创作这么难!</p><p class="ql-block"> 噫!老师传授秘籍,可移花接木,亦可借尸还魂。于是动手翻阅线上线下师之画作,所能查到的,一一阅读、研究、揣摩……动手,咋还是六神无主,犹犹豫豫,难定夺。</p><p class="ql-block"> 效果关。终于搞成一幅,还略带兴奋与激动,但更多的是失望与无助,咋就没有想象的漂亮、精神,咋就不出效果。老师说,一遍和多遍不是遍数的问题,相信这是真理,开始行动,反复操练,收获同时,感受差距。出效果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p><p class="ql-block"> 修改关。“好画都是改出来的。”春秋老师经常这样说。不错的,画完,左瞧右瞅,就是觉得不顺眼,于是也煞有介事地上涂下抹,左加右减,改得头晕脑胀。忽又停笔遍观师作,揣摩一二,再加加减减,有惊喜也有后悔,咋弄得一发而不可收拾啦!改画真没准!</p><p class="ql-block"> 绘画,永远是缺憾的艺术,创作,更是如此。惟愿在追求艺术的路上,享受这缺憾之美带来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月上柳梢头,展宣,执笔,操练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张学稳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常永志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学习感悟~~2020年初加入了赵家班,春秋老师带着我们和古人对话,临摹古人笔意,走进赵家班,我开始变得很贪心,喜欢老师笔下的长白雪景,山林晴雪,秋溪初雪,山野人家,炊烟袅袅~~一幅幅雪景图让我心向往之,我从小树枝的扭一扭,甩一甩开始到现在尝试创作,我正一步一步接近心中的梦想。 感谢春秋老师的精彩授课答疑解惑,感谢文肖老师随时为我们分析点评,还有班委们的辛勤付出,我们冰雪九届是个团结有爱的班级,后院里,同学们热闹的讨论交流,互帮互助……在这里不仅学习冰雪技法,也收获浓浓的师生情,同学谊,感谢老师,感谢同学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侯小燕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鹏占宇:感悟:老师教学仙鹤那课时,正好在快手上看到两只仙鹤在齐齐哈尔扎龙保护区的雪地里翩翩起舞的视频,那两只鹤身姿婀娜且高傲优雅,真是鹤如其名,当得起那个“仙”字,感叹之余,就有绘其形神的冲动,然眼高手低,虽有老师的精心传授,但我这学生实在是心笨手拙,画了无数遍,两位老师指导了无数遍,这次画来也不过是左支右拙,画出了个惭愧!但交作业的日子已近,小品课也天天在更新,这次不怎么满意,只好以后再努力,再提高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彭占宇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幅雪景图是在我的朋友圈收藏的,当时看到这张照片时我惊呆了,我们老家的九华山也有如此美妙的雪景呀!一直生活在外地,没有时间在冬天去九华山观赏美丽的雪景。收藏以后一直想找机会,把我跟着赵老师学习冰雪画这么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法,把这张照片落在宣纸上,让它呈现冰雪之美。</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喜欢画雪,因为洁白空灵的雪,能让人澄怀观道,在画雪的过程中反观觉察,以心印雪,这就是解决心性的问题,画雪,就是画心灵的家园。“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今天就让我心里所想所感用水墨丹青呈现出来,虽然画的不是十分满意,但却也心满意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玲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作品名称 :月照太行风骨情作品尺寸:136×68cm 纸本 中国山水源源流长,博大精深,咫尺之间可容千里之势。加入赵家班已有三年半的时间了,从传统画到冰雪画的学习,赵春秋老师用其诙谐的语言及渊博的学识,诠释了其高超的画技,从简到繁,从构图设计到如何教授我们画出既高质量又耐人寻味的画作,无不倾注着老师的心血,看到了作为一个传授者的品德。使我们既汲取绘画中的精髓,又学到了如何做人。绘画既要严谨又要松动,画树要当人来画,在绘画中都需要尽善尽美。能遇到这样一位好的传授者乃是一大幸事也。冰雪班主任李文肖老师,每天不辞辛苦的给大家及每一位学员点评指导作业,言简意赅总结到位。尤其对我的帮助,始终不忘,即是良师又是益友。在这个大家庭中有同学们的其乐融融,还有赵家班全体老师们作为传授者无私的付出及高尚品德。 愚公移山中的王屋与太行一直萦绕在脑海中,也是比较向往的地方。在去太行写生时,一进入太行山就被山的雄伟与壮丽所折服。</p><p class="ql-block"> 大峡谷内群山环绕、奇峰突兀,多为断裂抬开,切割很深,形成了山高谷深,夷险交织,台壁交错,景观丰富,郁郁葱葱,加上正是秋收的季节,景色更加宜人。大峡谷将山的静态美与水的动态美融为一体,看到了太行山秀丽山水柔美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太行山的刚劲与静美无法用语音来表达,四季皆特色。借此画笔用勾、皴、点、染及雪地皴等特殊手法来表达太行山的冬季之美,冬季的太行山就像披上了银装素裹,既含蓄、刚毅又不失内敛,别有一番韵味。蓝色寓意是宁静、自由、清醒,具有沉稳的特性 ,作品中用此蓝调把它的另外一种美的境界展现的淋漓尽致,静谧之美如世外桃源,远离城市的喧嚣,使人心灵得以净化,月亮照在太行山上,素白洁净的雪宛如披上一层薄纱,如我们的初心纯净无比。</p><p class="ql-block"> 太行山四季皆美丽,是大自然给予的馈赠,是画家们的摇篮,是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靳丽娜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一年半的冰雪之旅就要结束了,在这短暂的学习时间里,从第一笔雪地皴开始,慢慢地学会了掏染、拓印、揉纸、矾墨等以前从没接触过的技法,在这一年半里在赵春秋老师,李文肖老师的谆谆教导下,画技有了大幅提高,并且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画友,再次感恩你们的陪伴!</p><p class="ql-block"> 我是内蒙地区的,这里有很多的召庙,我想通过雪景表现民族地方特色,在学习中探索,在创作中感悟!</p><p class="ql-block"> 再次感恩老师!感恩九冰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勇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通过一年半的画画学习,由零基础到高级班,一路走来,对我来说,学习的路程是坚辛吃力的。学习过程中,在同学们的互助友爱帮助和老师认真指导引擎,使我最终一步步画到高级班。</p><p class="ql-block"> 高级班是创作班,一想到创作就后怕,画画基础薄弱的我,连画都读不懂,能自己创作出画来吗?对自己产生怀疑。后来在李老师认真指导,先拿赵老师作品让我们读,然后自己根据构图法则画出赵老师画的结构。开始我们很多画错结构了,我们窘迫焦虑,李老师也很焦虑。然后为我们画错地方一一纠正。一步一步的像扶持婴儿走路一样,让每个同学能自己画构图到完成水墨稿,再由赵老师一一审核通过。赵老师的每次点评考核指导,都是对我的鞭策,想自己的构图和水墨稿错的原因,然后悟着又重画,反复画;反复琢磨。虽然画的坚辛没达到理想效果,但收获还是多多,现在由零基础的画画小白会画画了,能会画的同时,又能自己构图创作了,对我来说坚直是个惊喜。</p><p class="ql-block"> 在此感谢赵老师李老师,您们每次认真点评答疑授业解惑,都是我们进步的阶梯,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收获多多。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优质的学生,看到同学们画册,一个个都是优秀画家,为您们辛苦播种收获骄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天乐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创作感悟:国画有那么多种,我独爱冰雪,那是因为冰雪画里有我的故乡,有我故乡情 。</p><p class="ql-block">那个茅草屋,那颗藤缠树,那一条蜿蜒的小河,那一座高不可攀的雪山,构成了我的童年和我的故乡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海霞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锲而不舍绳锯木断——冰雪画创作体会九届三组于洪芹2022年年底,赵春秋老师的冰雪创作班要开课了。几乎没有犹豫我决定不再报名了。年近百岁的老母亲需要我照顾,四个班每周十六节课的任务需要完成,四个学生的论文实习需要我指导,自身身体又出了点状况,再加上冰雪初级班和中级班几乎就没有好好跟课,所以我一点信心都没有了。可是班主任李文肖老师没有放弃我。在我最需要鼓励和支持的时候,李老师又一次伸出了援助之手。就像每一次遇到困难时一样,李老师苦口婆心地开导我。从冰雪画的美丽、赵春秋老师的教学、画画的好处、冰雪画的前景到自信心及个性品质的培养,李老师不厌其烦、耐心地跟我语音交流。就这样,在李老师帮助下我完成了初入创作门槛的第一次坚持。跟着赵老师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开始了创作。创作之难,难于上青天。这话一点不假。从临摹到创作可不是差一步的问题。一个斗方,画到了十二稿,画到废纸“三千”,画到了想吐,画到想躺平。看看自己的作业,不忍卒读。可是李老师、赵老师竟然每一次都给我们认真点评,细心修改。老师怕我们听不明白,为此还申请了腾讯会议,在图上直观地给我们讲解。李文肖老师还特地为我们几个基础差跟不上班的同学建了一个群,给我们几个开小灶,随时对我们进行指导。班委和同学们无私奉献,把自己的资料共享给我们,把老师的点评发给没有时间及时听课的同学,把老师的讲课编辑成美篇发到群里。正是老师的耐心、班主任的细心、同学们的热心,正是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帮助我坚持了下来。尽管作品不尽人意,但是每一次都在进步。在此,由衷地对老师同学们道一声谢谢,遇到你们真是三生有幸!我们的创作不是盲目的创作。赵春秋老师打破了创作不能教授的传统说法,根据自己的平生积淀,引导我们进入了创作的门槛。转借法、转换法、师古法、拼接法也不是单纯地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实例示例让我们从迷茫到清晰、从感悟到生发、从了解到掌握,一步一步地渐入佳境。正是老师严谨有序、生动活泼、循序渐进又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正是老师知识渊博、格局宏大、风趣幽默而又与人为善的人格,让我坚持了下来。感谢恩师!路途遥遥,不进则退。有了这么好的铺垫,相信未来的日子会更加努力。锲而不舍,绳锯木断。用赵老师经常用的话结语:加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于洪琴的作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