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文化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发扬革命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 <p class="ql-block">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会理市妇幼儿童保健科开展了以“探索会理文化底蕴,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加强儿早队伍建设,服务会理儿童健康”为主题的首次团建活动。</p> <p class="ql-block">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一群人,一件事,大雨滂沱也阻挡不了儿保人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和探索会理深厚文化底蕴坚定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p><p class="ql-block">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由滇入川, “巧渡金沙” 进入会理,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理会议”作为红军长征途中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用六个篇章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在会理期间的主要活动,缅怀为新中国的建立历尽艰辛、抛洒热血的红军将士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p> <p class="ql-block">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历史记要</p> <p class="ql-block">巧渡金沙江还原模型</p> <p class="ql-block">会理会议还原塑像</p> <p class="ql-block">红军过会理期间留下的大量革命历史文物<br></p> <p class="ql-block">草鞋</p> <p class="ql-block">枪支</p> <p class="ql-block">枪支</p> <p class="ql-block">公文包</p> <p class="ql-block">衣物</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历时两年,纵横十一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丽跋涉,吹响了抗日救国的号角,唤醒了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瀛洲园</p><p class="ql-block">瀛洲园始建于清光绪初年,是致仕回家的会理士绅马见田先生修建的私人园林。清末民国初,这里曾是北方五省会馆,1932年改建为公园,并向民众开放。<br></p> <p class="ql-block">瀛洲园建成后就以清幽的环境,别致的楼阁成为最为著名的会理八景之一:“玉墟倒影”。而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传说玉墟山 (即龙肘山)的山神总想看看自己有多美,就借小瀛洲湖面为镜,在每天清 晨和黄昏把身影投入湖中,对“镜”欣赏,故瀛洲有“玉墟倒影”之称。</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钟鼓楼(凌霄楼)</p><p class="ql-block">钟鼓楼又名凌霄楼,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当时的会理知州罗国珠主持修建,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续修完工,距今已有280多年的悠久历史。清光绪三年(1877年),钟鼓楼由知名士绅马见田经手再次重建,历时四年方才完工。</p><p class="ql-block">钟鼓楼台基呈梯形,外层以青砖包砌,内填土石,基座面积175平方米。内为四面互通式拱形门洞,连接着会理南、北街和东、西街,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钟楼四面嵌有匾额,依城市四象寓意,东为 “興仁”,西为“崇義”,南为“文治”、北为“武安”。<br>钟楼上悬挂巨钟一口,它与古城北面的北门城楼一道,用晨钟暮鼓为昔日城内外居民的生活起居和日常劳作打更报时,也成为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里一道靓丽的风景。<br>至今,钟鼓楼每天上午七点半和下午七点半都在仿照古代的礼仪举行晨钟暮鼓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会川驿</p><p class="ql-block">会理,是南方丝绸之路重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位于凉山州南部,距凉山州州府西昌市170公里,距攀枝花市区98公里,距省会成都600公里,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设县历史,历来是川滇两省交界的军事和经济重镇,是川滇两省商旅物资的集散地,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素有“川滇锁钥”的美誉。<br></p> 古色古香的会川驿,也是会理古城的网红打卡之地哦。 于四合院一方天井中,体验古丝绸之路之繁华、细雨拂面之感觉..... <p class="ql-block">第五站:科甲巷</p><p class="ql-block">科甲巷内多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科甲巷是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科举制度的见证,是会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生动缩影。</p> <p class="ql-block">科甲巷最早是因为一户姓龚的人家居住在此地,故而得名“龚家巷”,明清以后,巷内居住的人家几乎家家皆有子弟考中科举,后来,巷内的吴姓人家祖孙三人都高中科举,在外做官,州里因而将“龚家巷”更名为“科甲巷”;过去,巷内大门多悬有“进士第”、“大夫第”等匾牌。<br></p> <p class="ql-block">巷内民居宅院建筑样式多样,有江南园林缩影,也有徽派民宅风格。</p> <p class="ql-block">胡家大院</p><p class="ql-block">胡家已经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据说胡家的祖先是明代著名的大将胡大海的后裔,为平明初月鲁帖木儿的叛乱来到会理,叛乱平定以后,后人就定居在这里,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滴着雨水的屋檐,灯笼仿佛也在用它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这里悠远绵长的历史!</p> 这座吴家大院是会理当地的名门望族,吴道馨、吴仲伦、吴秋祀祖孙三代高中科举就出自吴家。吴家大院门楼的屋脊是用会理特有的绿陶作为装饰,这在本地体现的是一种尊贵和荣耀。 <p class="ql-block">第六站:北城门</p><p class="ql-block">是会理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它与钟鼓楼遥相呼应,是会理古城最为著名的地标建筑,它始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城墙上面长满了青苔和野草,满含古韵;浆砌石条的材料虽然经过600余年岁月的洗礼,却依然历久弥新。</p> 北门城楼朝南的城门匾额上题写着“永固北辰”,它出自《论语.为政》中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意思是要永远施行德政,感化四方。 北面的城门匾额则题为“望帝”,表达了当时地方官员们北望帝都,对皇权和朝廷的忠诚之心。一边向当权者表达忠心,一边向普通民众宣扬自己所施行的是德政,可谓是用心良苦。 <p class="ql-block">会理古城犹如一壶老酒,几千年的岁月,几千年人文酿成了这一壶浓烈的老酒,待你去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用过美美的午餐,开始我们激烈又活泼的团建游戏吧!😊</p> <p class="ql-block">答非所问</p> <p class="ql-block">夹纸传递</p> <p class="ql-block">蒙眼取水</p> <p class="ql-block">团建活动圆满结束!感谢所有小伙伴风雨无阻的支持和参与!感谢景区管委会小姐姐专业的讲解和付出!</p> 会理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于2019年1月成功创建“四川省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儿童保健科同时还是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委会委员单位、是四川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保健专科分会常务委员单位、是四川省健康管理师协会儿童健康管理分会委员单位。 会理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于2021年12月成功通过凉山州卫健委现场评审获批“凉山州甲级重点专科(立项)”。儿童保健科承担着全市儿童保健工作的专业技术培训、业务指导及新知识、新技能的推广任务,承担着全市儿童保健、托幼园所儿童健康体检及营养指导工作,是会理市儿童保健专业的领头军。 结束语:儿童保健科作为凉山州首家“四川省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之一,将始终贯彻“体格、心理、社会能力及潜能发展”理念,从胎儿期监测到17岁,进行动态监测包括体格、营养、生理、运动、心理、认知、语言、学习、情感、疾病预防等方面,开展多学科综合性评估-个体化指导和早期干预。坚持保健与临床、科研、基层服务相结合,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学科建设,提供新生儿期-婴幼儿-儿童-青春期保健服务。经过多年的努力,儿童保健科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内涵,推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高效有序地开展儿童保健服务,促进儿童健康事业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