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值五月,风影花香正动人,书影心怡好时光。为充分落实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快乐读书吧”的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梳理前两个阶段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纵深推进课题第三研究阶段研究工作,开拓研究思路,5月16日起,课题组储兆雪、王芳、秦香三位成员,分别带来三节快乐读书吧的分享课。三节课紧紧围绕本课题研究方向,立足于不同教学内容展开,尝试运用不同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 储兆雪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内容“读书真快乐”。课堂上,储老师巧设教学环节,串联整节课,展示了阅读形式的多样性,在“故事真有趣”环节,储老师运用边读边猜的教学策略,绘声绘色地引导学生合理猜故事走向,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分享真快乐”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展示童谣、古诗、儿歌阅读成果,给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整堂课妙趣横生,在场的师生们一齐感受到阅读策略的多样性和阅读分享的趣味性,通过这节阅读分享课,一年级的孩子们对阅读有了兴趣,也帮助他们初步习得了简单的的阅读方法。</p> <p class="ql-block"> 王芳老师通过“听声音猜故事”、“读句子猜故事”、“看图猜故事”将我们轻松引入了这节《孤独的小螃蟹》的故事分享交流课。孩子们在课堂上读故事、讲故事,和故事亲密接触,心灵得到了滋养,精神得到了启迪。本节课循序渐进、设计巧妙,既考察了孩子对故事内容的了解,又带领了孩子回顾整本书的故事内容。课堂上,王老师教给学生几个重要的读书方法,通过“排排队”,指导孩子设计个性化目录,帮助孩子完成能力点的训练。利用山形图绘制情节线,帮助学生梳理和展开故事情节,做到了方法指导,帮助二年级的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深度阅读。</p> <p class="ql-block"> 秦香老师带来的是一年级下册《读读童谣和儿歌》分享课。在课前导入环节,秦老师就能从上学期教材中的童谣和儿歌入手,正体现了基于教材,板块融合,要素迭进的教学策略。在分享阅读童谣和儿歌成果部分,秦老师也做到了精心准备,给我们呈现了如:阅读计划表、童谣阅读记录单、童谣配画创作等环节,点燃了孩子们的创作兴趣,提升了他们的创作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三节分享课后,课题组成员齐聚会议室,开展评课议课活动,各成员针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发言,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困惑和问题。课题组组长刘家越副校长首先对前期的课题研究活动和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总结:以“快乐读书吧”导读为起点,我们串联起一本书,一套书,一类书,根据阅读的不同定位,一共尝试了三种类型的阅读指导课:激趣导读课、交流推进课,读后分享课,做到了读前引导,读中推进,课后交流,优化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同时,对后期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要求、明确各自分工,最后,刘校长还带领成员们针对小学低年级快乐阅读评价细则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讨论。大家集思广益,凝聚共识。</p> <p class="ql-block"> 本次课题分享活动的开展扎实有效,既肯定了前期的研究成果,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更明确了课题研究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为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提供实践依据,为今后推进课题顺利结题奠定了扎实基础,在课题组负责人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将更加脚踏实地,真正做到以研促教,在研究中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