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精神,永放光芒(原创)

鄭吳章

<p class="ql-block">漳州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组织新一代会员到原靖和浦苏区学习调研</p><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讲话精神,纪念红军攻克漳州90周年,号召全体会员弘扬红军革命精神,弘扬苏区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2年5月21日,漳州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陈忠杰会长带领70多位新一代会员到原靖和浦苏区老革命根据地学习调研。</p><p class="ql-block"> 在漳浦县最西北角石榴镇的崇山峻岭中,山清水秀,植被丰富。这里就是闽南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以车本、山城、龙岭为核心的靖和浦革命根据地的所在地。这里不但青山绵绵,森林茂密,也有清水长流,奇石矗立。站在车本村远眺,只见山高茫茫,层峦叠嶂。车本村与附近的小山城、龙岭正因为是地势险要,交通不便,加上解放前这里的群众生活非常困苦,他们对国民党反动统治极为不满。这些有利的条件使得车本村与山城、龙岭成了靖和浦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1932年4月20日,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4月24日,中央红军东路军第三军进驻漳浦,成立漳浦县革命委员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巩固发展(南)靖(平)和(漳)浦苏区。毛主席决定在车本、小山城、龙岭建立闽南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毛主席说要在这里创建小红军,建立小苏区。其时(南)靖、(平)和、(漳)浦中心县委就设在车本村。靖和浦革命根据地包括了车本、小山城、龙岭、欧寮、三坪</p><p class="ql-block"> 1932年5月20日,中央红军抽调一批军事骨干及报名参加中央红军的青年中选出600多名战士,与闽南红军游击队组成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在漳浦城关新厝顶社集中,由党代表邓子恢宣告成立。全体指战员有1000多名,编为6个连。党代表邓子恢,军事总指挥蔡协民,政委王占春,团长冯翼飞,副团长尹林平,政治部主任谢少平。同时成立中共漳州中心县委, 蔡协民任书记,曾志任秘书长。1932年5月28日,中央红军东路军撤离漳州后,闽南党组织和红三团在敌人的残酷夹击下,革命火种仍然顽强留存,以车本、山城及龙岭为核心的靖和浦革命根据地成了红三团活动的主要区域和大后方,孕育形成了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等伟大的老区精神。</p><p class="ql-block"> 1934年5月1日,根据中国共产党六届五中全会决定,在车本村成立中共闽粤边区临时特别委员会,由黄会聪,何鸣,黄亚鲁负责,直接归属中共中央领导,把配合中央苏区反“围剿”作为主要任务。由闽粤边临时特委领导的红三团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机关同时设于车本村。司令部开辟红军操场,政治部建设印刷厂,卢叨同志编辑《战斗报》、《工农报》,后井支部与特委经济委员会取得后勤保障。</p><p class="ql-block"> 参加学习调研的新一代会员先后参观漳浦县石榴镇新厝顶的红三团成立纪念馆、山城峰火旧址(邓子恢)、东方红驿站,素有闽南井冈山之称的车本村(红军之家、红军纪念园、红军哨所)等红色纪念馆、旧址、遗迹,追寻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在回首中铭记,在缅怀中传承,在前进中弘扬。中共漳州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兼合式支部党员和积极分子还举行宣誓仪式,重温入党誓词!</p><p class="ql-block"> 短暂的一天学习参观,让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的会员同志们深入了解了当年革命先烈在这里开创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探索,发展游击战争,打击国民党统治的艰辛和无畏。相信通过这次学习调研和纪念活动,必将进一步激励全体参与活动的新一代会员继承红军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p><p class="ql-block"> 组织本次学习调研活动,由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吴章负责具体事务协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