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531(川4)南江县菖蒲村

刘生生

<p class="ql-block">菖蒲村是大巴山里的一个穷山村,因为穷困,2008年汶川地震时,远在震区几百里的山村小学也震塌了,50多个山里的孩子,没地方上课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封求助信,到了沈阳晚报,我奉命前往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关路乡菖蒲村考察,代表沈阳晚报,研究是否可以帮助菖蒲村建小学,千里援建,祖国大家庭,大爱无疆,温暖中国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9年4月中旬,我们从成都驱车到巴中市,又从巴中乘长途大巴,在山中转来转去3个多小时,到了关路乡,住一宿,第二天早上,冒雨爬山,去菖蒲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关路乡到菖蒲村,要淌水过一条小河,河上没有桥,然后再爬3个小时的山路,翻过一座大山,即可到达大巴山里山腰间的菖蒲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是真正的山区,山连着山,两山之间是小河,山坡上有一条条小溪,因为大山深处,交通不便,没有工业,所有贫困。如果抛开暂时的贫穷,回望一下千百年来的战乱年代,这里就是天外天、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趟过小河爬山,春天的大山里,新绿吐蕊,处处生机勃勃,林间的野花一串串一片片,沾满雨水和露珠的山花,以剑兰为盛,淡雅清秀,十分抢眼,累了,坐在石头上、小溪边,听鸟叫、看树影婆娑,哪还有什么累?这绝对是城里文艺青年的“诗和远方”、“面对大海、春暖花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菖蒲村在山腰间,环顾四周全是山,抬头是蓝蓝的天,古老破旧的房屋,在山林间点缀,看来穷并不十分可怕,大山里的人,几百年来,就这样纯生态地活着,溪水捧起来就能喝,房前屋后的蔬菜,山腰间的一叠叠稻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围几座山,有40多个孩子,要在菖蒲村小学念一到三年级(三年级开始到山下乡里中心校),本来就破旧的所谓校舍,一间房子,震塌了。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外打工了,留守的妇女儿童老弱病残,无力恢复校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江县是四川省的贫困县、关路乡菖蒲村自然是典型的贫困山村。走访的几户人家几乎都是家徒四壁,好的人家就是有劳动力在外面打工,每年能有点儿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冬梅、李非姐弟,父亲分别是亲哥俩,因为他俩小,家里没有别人,两个大人要照顾孩子上学,不能外出打工。生活比较艰苦。如此这般,朴素的村民们坚定的信念还是,再苦,孩子一定要读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邵永鹏的家住在对面的山顶,每天,要走到山下,再爬到半山,来回得5个小时,从7岁起,就一个人天天如此,我们跟着他,到他家看看,中午就走,天黑才回来,累得不行,不苟言笑的永鹏一直陪着。好家伙!大山顶凹处,就这一家6口,爷爷奶奶妈妈加两个孩子,爸爸在外打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上,睡在村长谭德斌的家里,土木结合的二层半阁楼,最下面是牛圈,我们住楼上。午夜,万籁俱寂,仰望着天棚,思前想后,几天来的走访,历历在目,难以入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