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母亲58了,我又错过了她的生日。(其实,不只是这次,近来的几年我几乎都以各种方式“错过”着)。</p> <p class="ql-block"> 从学校赶回来,一进屋儿子就高兴的递来一小块蛋糕。我很纳闷,哪里来的呢?老婆是医生,她总是本着“健康成长”的医学理论除了每天规定的“养身“水果必须吃外,其他一切”零食“从来不进家门。 </p><p class="ql-block"> 之前有过几次母亲“偷偷”给儿子吃“禁食”,可我严肃的说后再也没有发生了。没等我问,母亲就从厨房走过来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你们俩都出差在外,早上去买菜时顺便给宏儿买了一小个蛋糕,就这一小个,他知道你今天要回来没舍得吃说要留着等你,千万不要骂他,从早上买回来到现在就一直盯着,拿起来又放实在起想吃了都只伸出舌头轻轻“表示”一下。</p> <p class="ql-block"> 我有些难受,没说一句话只是静静的抚摸着小家伙的头把他抱进了书房。是啊,我们都忙,忙得忘记了老人的生日,忙得忘记了家里一直有整天整天盼望自己回家的人。</p><p class="ql-block"> 想想过去的三十多年,尤其是走进工作岗位的这十年,虽写得一些文章也偶尔在某些报刊、杂志发表,但却吝啬得对母亲的养育之恩只字未提,总想着还早、往后还长,殊不知在我走走停停、犹犹豫豫中,母亲都已年过半百了!</p> <p class="ql-block"> 我是愧对母亲的,每每想要静静的梳理她走来的过往,心情都复杂得无从下笔,坎坷的经历犹如网状般的蛛丝在我心头环绕,真害怕一不小心弄断就无法连接,也害怕旧事重提再荡起人生的涟漪。</p> <p class="ql-block"> 有些剧本原本就是这样来不及编,便开始演了。</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2007年9月15的那个夜晚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月亮还是那样的圆。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我坐在院子里,想想发生的一切犹如梦一般却又残酷的存在着。这院里是我“童梦”开始的地方,甚至现在我走进课堂给孩子们讲的童真故事就是在这里听父亲一遍又一遍重复学会的。不知时候,母亲走了过来,她大概是担心我会做“傻事’,其实,怎么会呢?这一刻我比任何时候都清醒。往后余生、一个读高中的弟弟、一个患了残疾在省城读中专的妹妹。这些早就警醒我要立刻忘掉眼前发生的一切,想好怎么走剩下的路。</p> <p class="ql-block"> “妈,我想好了,我去思茅跟着大舅他们采茶,找钱供弟弟、妹妹读书”。</p><p class="ql-block"> “傻孩子,事已至此,不要想太多。妈就是再苦再累也绝对不会让你辍学”母亲用深沉的话语回答我。</p> <p class="ql-block"> “再苦再累”就是这累这苦、一苦一累竟让我们一家分别了长达八年。如今,有时看看空间翻翻日志,大概能够简单的描述出自己一路走来的轮廓,可母亲是怎样的过来,想都不敢想,她也从来不提及。从高中到大学,虽然我学会了额外的找一些钱但生活所需的大部分还是由她承担。就像后来我在一篇随笔中写道:“母亲硬是用她多病的身躯和滴得不能再滴的汗水,成就了我的人生梦。我能拥有比母亲高的学历,但我永远达不到她为人的高度、遇事的冷静和对信念的执着”。</p><p class="ql-block"> 曾经有人问她:“你拼死拼活的图个啥呢?还不如找个人嫁了”母亲没有回答,我也不知一次劝她如果合适再组建一个家,可每次得到的都是“不急、不急”!</p> <p class="ql-block"> 今年年初回老家看望奶奶。交谈中她意味深长的对我说:“孙儿啊,现在你越来越懂事,你妈妈总算心理踏实了。”是啊,谁家的老人不都一样,为子女辛苦一辈子图啥呢?就图个心安、踏实,子女的快乐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人都会在蹉跎岁月的洗涤中慢慢改变。老实说,小时候看到别的母女像朋友一样相处,我是既羡慕又忧伤。</p> <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一个家教很严的家庭。母亲在别人的眼里很温和,但对我从小就很严格。记忆里,她总是一副“努不开颜”的样子,从懂事起母亲与我沟通的次数屈指可数,淡淡的隔膜像白纱一样,将我和母亲的心灵分割在两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 受爷爷的影响,我从小会读书、写字,总是梦想有一天能成为一名像他一样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参加学校的作文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当时满以为会受到母亲的夸赞。谁知她看了奖状后只淡淡来了一句:“可以,不过还需继续努力”。听她这样说我拔腿冲向门外,外婆见此情景一面追我,一面骂母亲“小孩子嘛,哪能这样说”。虽然我跑得快,但还是听见母亲对外婆的回话:“就因为是小孩子,不要太宠了。”母亲击破了我心灵的薄纱,为此我对她有了怨言。</p> <p class="ql-block">小学毕业,我成绩很理想完全够得着县里的一级完中,班主任也极力推荐。可经过爸妈的一直商量后决定留我在镇里的中学而我深知这有多出一半是母亲的意思。真弄不明白她到底是怎么想的,我恨透了为什么会做她的儿子,也就从那一刻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挣脱她的束缚并给世界意外的证明。</p><p class="ql-block"> 中学毕业,我还是一样的优秀。当时的英语老师明确表示一定要让我去市里的学校,父亲也同意。可母亲沉下脸淡淡地说:“去市里还会读书?要不到两年就领着‘媳妇’回来了”。(这是有先例的,而且苗族都有这样一个不好的风俗——成家太早)。尽管有多方做工作,母亲还是仍然“执着”。想着别人的母亲想方设法为子女牵线搭桥,而自己的母亲却对自己的前途漠不关心,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p><p class="ql-block"> 去报到的那天因为牙膏的事还狠狠的回了母亲一句:“在你眼里,我永远都成不了气候”。话不投机,和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吵了起来,好长一段时间谁都不搭理谁。</p> <p class="ql-block"> 2006年的8月,爷爷突然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这给所有的家人都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尤其是母亲,她和爷爷的关系最好。一夜间,仿佛母亲苍老了很多。处理好爷爷的后事,因为爸爸打工在外,母亲送我回学校上课。这时候看母亲,那个威严、冷酷的女人竟如此消瘦,我感到一丝丝的伤痛,见她痛苦无言,我说,“妈,你不要太难过了,虽然爷爷走了,但你还有爸爸、弟弟、妹妹和我啊!”。</p><p class="ql-block"> 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平常的话竟让母亲老泪纵横。</p> <p class="ql-block"> “从小到大妈妈对你都很严厉,你也许觉得妈妈冷酷无情,但妈妈从来都把你的每一步成长放在心上。只是溺爱和纵容孩子是做父母的最大失职。希望以后你长大了能够体会”。</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话让我眼睛湿润,让我第一次感到她是如此的平凡又如此的伟大。小姨还告诉我初二那年母亲为了我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穿去参加比赛,深夜里去摘野草(其实是一种生长的悬崖的药材)掉下了悬崖昏迷了将近六个小时,为了不影响我才蛮着的。</p> <p class="ql-block"> 原来,母亲一直都在关心我的成长,只是她爱的方式深沉而含蓄、良苦而用心以至于那时的我没能真正理解、体会。</p> <p class="ql-block"> 如今,走进工作岗位表面上没有多少事但总是很“忙”,爱人提醒我有时间多陪陪老人,每次都说“好、一定”,但一回到家就又忙过不停。</p><p class="ql-block"> 前些日子,不知何故竟在书房睡着了,迷糊中听见她对宏儿说:“你爸啊,一辈子就是改不掉粗心的毛病,这样睡很容易感冒的……衣服都破了也不说……”第二天醒来一床结实的毛毯还盖在身上。</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照在脸上,感觉暖暖的,推开门正想和母亲说说昨晚的事,突然眼前的一幅画让我不由得停止了脚步——母亲背着宏儿、哼着小曲边跺脚边为我缝补衣服。十多年了,这可是又听见母亲再哼歌。</p><p class="ql-block"> 常叹于命运的捉弄,也感谢它为我关了一道门的同时又开启了另一扇窗。</p> <p class="ql-block"> 生活本也如此,磕磕绊绊、起起伏伏。父亲的匆匆离去确实让我遗憾不已,同时也让我明白人总会有长大的时候。我计划着给父亲亲自题写一副碑文与母亲商量时,她简简单单地说:“你长大了,自己拿主意吧”!的确,是到我拿主意、扛起生活重担的时候了。</p> <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大关县委政府要在复兴中学办初一民族班,我有幸受调,和老人家商量,她很是支持,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有人喊是好事,家里特别是宏儿我会照顾好的,唯独希望你到那方后,好好带孩子们,否则,就别回家来”甚至去带了民族班,跟她谈起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她多次表示先拿自己卡存数不多的钱去用。</p><p class="ql-block">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说话简单但在理,走的不多但实在,就像父亲走后,她在一些场合说道:“让娃娃读书就一定要让他们读出来”。</p> <p class="ql-block"> 突然间,想到香格里拉,还有丽江象山脚下的黑龙潭,等疫情过后是时候再带母亲去看看了!</p><p class="ql-block"> 原创作品:</p><p class="ql-block"> 图文: 刘向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