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 远 的 北 安

郭绍卿

<p class="ql-block">遥 远 的 北 安 </p><p class="ql-block">这个叫做北安的城市,虽然小却有着非同寻常的经历。她有一种文化叫博物馆文化。博物馆文化是一种后文化,许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当时的事件多么重要与伟大,时过境迁才发现它们的珍贵,是可以进博物馆的。带给这个城市四十年军工史的庆华就是这样。带给这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还有北安农业学校,虽然她没有进博物馆,但是她的遗址是北安博物馆,好像是历史的巧合。</p><p class="ql-block">庆华研制的枪,打赢了所有保家卫国和自卫反击的战争、战役;庆华研制的枪,广布世界,参加了那么多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战役;庆华研制的枪,多次获得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庆华研制的枪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两次打败美帝,又以民用枪出口美国,独有的“三角六六”标识一度在美国坊间流传,因此,北安被美国人称为“枪城”,在中国,唯北安独享“枪城”之名。</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庆华,她用那么多功勋和荣誉为自己塑造了军工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在庆华的历史生涯中,技术是工厂的主流,而技术源自专家和大学生。中国枪械专家赵瑞芝是庆华的技术带头人,许多名牌大学,如北京工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哈工大、太原机械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枪械、机械、自动化、电子、医学等专业的毕业生纷纷来到庆华。他们为造枪而来,也凭添了城市的文化和力量,凭添了城市的思想。</p><p class="ql-block">许多人不知道包括庆华人自己也不明白或者不清楚,庆华存在到底有多大的含金量?你可以理解为,她远比你置身其中要高大的多,你还可以理解为,没有庆华,就没有今天的北安,这是毫无疑问的存在。</p><p class="ql-block">庆华来了,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昨天还在田里种地,转身成了光荣的兵工战士。北安也较全国大部分地区最先接触了工业文明,打开了北安的视界,使她有了不一样的烟火,带有工业气息的烟火。她鼎盛时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姑娘,姑娘快快长,长大嫁给庆华厂。没有比这更形象的语言,来注释庆华在这个城市的影响力、感染力。她“红霞万朵百重衣”般的颜值装点了北安的色彩。人口占据半壁江山,她有这个城市最好的师资力量、最好的中小学;有从小学到技工学校、到大学的完整的教育体系;有黑河全境最好的医院,最完整的枪械、机械科研团队。很高大上吧!</p><p class="ql-block">一个呱呱坠地的庆华人,不出工厂就可以完成从小学到中学,到技校,到大学,到工匠,到工程师,到枪械专家的全过程。太多的劳动模范、技术工匠、专家从这里走出,太多的庆华后代从这里成长为科学家、艺术家。现在听来,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庆华,北安把她称为“庆华国”。这就是历史,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历史在苦寒之地,有点冷。</p><p class="ql-block">庆华赋予北安之深刻,是枪与文化并生并存共同谱写出的深刻,梨花带雨春入泥地扎根于北安的土壤。</p><p class="ql-block">文化宫,人们总是要在她的名字之前冠以庆华做肯定,叫庆华文化宫。70年来,她一直是庆华人骄傲的表达,也是这个城市骄傲的表达。红色大门、红色窗棂点缀出灰色俄式建筑,飞溅的水泥花立体贴面,仿佛朵朵浪花,呼之欲出。至少大多数人没有见过那么美的艺术表现技法,高贵典雅,加上工艺精美、富丽堂皇的内部装饰,在立国之初的中国极为罕见,与满城茅草屋的小镇,形成强烈的反差,更是美奂美伦的高傲。她是一穷二白中国最早的工人文化宫,最早的精美建筑,早于北京十大建筑。她集演出、娱乐、活动为一体,北京市工人文化宫也没有她精美。她的内涵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她有中央军委嘉奖的背书,有朱总司令的亲笔题名;她是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象征与缩影;是抗美援朝胜利的见证。这一切都彰显了她的历史价值,这一切都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她弥足珍贵,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北安,没有一座建筑与其媲美艺术范,更没有与其相提并论的内涵。</p><p class="ql-block">无独有偶,关于北安的文化教育,还必须有北安农业学校。在许多老北安人的印象里,这是一所花园式的学校,其校址建筑群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点,是北安珍贵的文化资源,其主建筑是北安省遗留,也是黑龙江日报诞生地。她的前身是黑龙江北安农业学校,1948年由克山迁来,在庆华研制出56式的同一年,由中央教育部批准升级为黑龙江北安农学院。</p><p class="ql-block">虽然她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分流为吉林农业大学、黑龙江农业干部管理学校(今东北农业大学分院)、牡丹江师范学院,但是,她在黑河市的高等教育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这所院校,是黑河乃至黑龙江最早的农业科研、教育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科研带头人和技术、干部人才。她培养出的学生,遍布黑河全境,没有一个乡村没有她的毕业生,没有一个乡村没有她贡献的农技。黑河市的许多人都是站在她的肩膀上开始了文化高起点,许多毕业生成为了黑河的农业骨干、干部骨干,成为了市县高层领导。</p><p class="ql-block">一座新中国第一大枪厂,一所高等院校,对,你没听错,她们确实在立国之初同时并存于北安,这在黑龙江省内所有县里面是独一无二的。1977年恢复高考时,北安农校和庆华技工学校都是以中等专业学校参加高考,都是面向全省招生、全省分配。按照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路线,北安农校大概率会发展为农业大学。你可以理解为北安曾经有过高光的发展前景,可以成为一个大城市,至少不是现在的格局。这是硬币的另一面,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恰恰是硬币相反的一面发生了。</p><p class="ql-block">风来松涛鸣,雨去竹泪落。</p><p class="ql-block">庆华和农校一工一农、一厂一校,一个时代,在她们身上,多个新中国第一与生俱来,城市也在不知不觉中汲取了她们的笑容,阳光绽放。她们对北安起着奠基作用,打动北安心底的存在,居功至伟,百年难得。</p><p class="ql-block">于其而言,她们又是历史的孤独,大概率是彻底的孤独。因为孤独,以至于许多人没有看清她们存在的价值,没有看清她们不复存在将意味着什么?</p><p class="ql-block">暮然回首,北安也没有幸免于整个东北都难逃的魔咒,同样被经济高速发展的东南风和人才雁南飞带了节奏,因为苦寒又偏远,这个节奏似乎更快了点。</p><p class="ql-block">庆华离去,一个新中国第一陨落北安,这座城市从此再也没有大工业的铿锵,北安丢失了她本来应有的格局,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尊敬也暗淡了。</p><p class="ql-block">还有北安农校,也是北安得以出名的比较优势。如果城市有挽留农校就有城市未来的预见,或许她不会走的这样快,现在,再也看不见从这里走出农技师、农业专家了,北安在未来可期的时间段上,不可能再有参加全国高考的学校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曾经是国家最早的重点大学,因为没有强有力的挽留,迁址秦皇岛更名为燕山大学,成了秦皇岛的名片,齐齐哈尔为此失去了唯一的名牌大学。</p><p class="ql-block">正如庆华和农校被低估了一样,文化宫也同样被低估了。水泥花没了,红窗棂没了,弥足珍贵的文物遗产,因为不了解历史、因为被低估,被修整得失去了本真的灵魂,遗产变成了遗憾。</p><p class="ql-block">庆华厂、北安农校都是北安不可磨灭的印记。她们的历程熏陶、内化过这个城市,她们的历程又如江河行地,孕育了这个城市的才华、智慧。无论城市的体量、文化教育、工业基础,还是人才储备、招商引资,都有一厂一校沉淀加渗透的结果。她们遗留下的人口红利、文化红利、经济红利,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城市的方方面面,功盖于今。人口红利传给城市,她就有了规模和消费,文化红利传给城市,她就有了个性和气质,有人口红利和文化红利必然产生经济红利。</p><p class="ql-block">庆华厂、农校于北安而言,价值连城。庆华走了,中国最北的大工业就走了,农校走了,中国最北粮仓的农业技术院校就走了。没有了工业技术存量,没有了文化教育存量,北安的比较优势削弱了,再也没有大批著名高等院校毕业生为这个城市注入活力。城市的格局,城市的功能,城市的吸引力、城市的创造力、城市的前行力,大打折扣!</p><p class="ql-block">普济寺的释圆禅师开示一位年轻人,先拿着一壶温水泡茶,茶叶仅仅浮于表面,一点茶香都没有,更没茶味。接着拿一壶滚水,为茶倾注,瞬间茶香弥漫满屋。水温变了,味道不同。故事启示我们:格局不够,结果不同。</p><p class="ql-block">曾经有一手文化和大工业基础好牌的北安,在历史的漩涡中,没有打出应该有的漂亮,留下美好和遗憾两种回忆!</p><p class="ql-block">历史照进现实。博物馆保持了城市的文化符号,告诉你她的历史厚度,也间接的折射出城市的遗憾。当你为这个城市的历史感到丰满时,是不是也感到了她的骨感,她好像缺了点什么?</p><p class="ql-block">庆华、农校为北安攒下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历史,现在的和未来的北安一定感谢遥远的北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