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的蓝精灵

王威杰

<h1>五月是花季,门前屋后,路边道旁,花不睱接。如果一片森林里,开满了花,而开的又是同一种花,会是什么效果?</h1> <h1>苏格兰金克莱文有一片小森林(Kinclaven Bluebell Wood),到了春天,开满了蓝铃花。</h1> <h1>蓝铃花名字很形象,色偏蓝,在不同的成长期,不同的光线下,亦青亦紫。</h1> <h1>高不过膝,单株时,经常被杂草淹没。</h1> <h1>花开时,近看小铃成串,远看也就一点小蓝星星。</h1> <h1>春天来了,一棵一棵小花在草丛中静静发芽,慢慢长大,悄悄含苞,直到成为一串一串小铃铛,一点一点小星星,然后突然而迅速地铺满了森林。</h1> <h1>一棵一棵小蓝铃花,真像是一个一个小精灵,小小的蓝精灵。</h1> <h1>小小的蓝精灵开满了森林,而不是开满了田野,而不是开满了草原,是因为田野要种庄稼?还是因为草原要牧牛羊?</h1> <h1>都不是,是因为森林里的和睦,是因为森林里的安详。</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片森林以橡树为主。</span></h1> <h1>橡树,主干挺拔,顶天立地,支干弯曲,似伸似抱,</h1> <h1>叶似小手,挡风不挡光。</h1> <h1>春天来了,橡树叶挥着小手,招呼着蓝铃花,就像约好了要在春天里见面。</h1> <h1>春风和煦地在林间漫步,时不时拥抱一棵一棵老橡树,时不时抚摸一片一片小精灵。</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鸟也欢快地在林间唱着,只有自然懂得它们之间的语言。</span></h1> <h1>环顾四周,人也情不自禁的有种感觉化与春风过山林,心语鸟语寄花香。可惜了心语易感,鸟语可录,花香难留。</h1> <h1>据苏格兰森林基金会(Scotland Woodland Trust)简介,金克莱文(Kinclaven)名字是出于附近的金克莱文城堡,这片森林和周边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七百多年前。</h1> <h1>1297年,苏格兰历史上的英雄之一,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在附近打游击打土豪,把金克莱文城堡烧了,把从城堡抢来的财宝藏在这片森林里。现在,金克莱文城堡的废墟还可以在附近的灌木丛中隐约可见。</h1> <p class="ql-block">这片森林大约有200英亩,相当于100个足球场大。其中有片高地,叫法院山(Court Hill)。</p>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森林中有条路,从金克莱文教堂通到法院山,过去是法院路(Court Road),罪犯被判后,从这条路示众走到法院山上去服刑。</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上世纪40年代末,大部分树倒了,后来又自然长起来了。这片森林一直是某地产商的属地。2017年,蓝铃花森林被苏格兰森林基金会从私人手上买下来。</h1> <h1>据穿黄色保护服的工作人员大姐介绍,现在法院山一带被围起来,封山育林。过去几年,已经种了三四万棵树,过些年,这儿将会有更大一片蓝铃花森林。</h1> <h1>过些年会不会有更大一片蓝铃花森林出现还未可知,但眼前的自然,眼前的五月,眼前的橡树林,眼前的漫山遍野的蓝精灵,已经让人醉了。看着人们在小路上漫步,怎么样也不能把历史和现实联系在一起。</h1> <h1>时当午,一家便当就蓝铃。</h1> <h1>光如梭,一帧记忆留蓝铃。</h1> <h1>老人的散步似舒缓的轻音乐</h1> <h1>孩子们的奔跑回应着自然的快乐时光</h1> <h1>这片森林不光是橡树,还有小片的榉树林和松树林,</h1> 也长得遮天蔽日。 <h1>早晨,一些动物保护基金会还组织会员来看红松鼠。</h1> <h1>在我们逗留的短短几分钟里,用不专业的设备也捕捉到了红松鼠的萌态。</h1> <h1>看着这些倒下的大树,你就会发现,这片蓝铃花森林多少年来,就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树生树倒,花开花落,动物小鸟,世代繁衍。这个生态系统和外界的交流就是:阳光月光,风吹雨露,春来秋去,夏暑冬寒。</h1> <h1>作为自然的一员,人类的到来,用什么方式与环境交流?是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趋利避害,还是肆意妄为,强占掠夺,损它毁己?</h1> <h1>据说最近有野兽在边缘一小片林地出现。“野兽”与“动物”的区别在于:野兽蛮不讲理,以破坏环境和其它动物生活为目的,乱拱乱跑,践踏花草,所到之处,把美丽化为荒土,让其它动物植物“民”不聊生,令人心烦。工作人员准备找来猎枪,把它们赶到法院山上去,绳之以法,以还自然生态系统之美丽。</h1> <h1>金克莱文蓝铃花森林既是自然生态系统,有着美丽的风景,也是人与自然相处、人与社会相处、人与人相处的例子,留下了历史的烙印,践行着现实的轨迹,也孕含着对将来的期望。<div><br></div><div>2022年6月26写</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