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上个世纪80年代,唐伟红走进了我的生命里,从此改写了我人生的历史。那时她才18岁,为了与我结婚,悄悄地改了自己的出生年份,这样顺利地与比她大6岁的我结为夫妻。当时,我在想,我何德何能,还不完全懂事的她,竟将自己一生的幸福赌给了我!我怎么这么幸福,非常漂亮的她,不知道哪来的勇气竟将我认定终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其实,我什么都不是。家庭贫穷,算得上揭不开锅。矮小的个子,瘦瘦精精,十分丑陋。父母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膝下还有5个不中用的儿子,住在3间土砖房里,刮风下雨,屋里与外面一样,冷得直打哆嗦。许多人都不看好的家庭,貌美如花的唐伟红竟然不顾所有亲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嫁我为妻。当时的我激动万分,心想:我这辈子如果能出人头地,一定要好好待她,家里大小事情她说了算,经济大权也归她掌握,我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任她骂哪怕打也无怨无悔,也绝不还嘴不还手,甘愿鞍前马后唯首是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夫妻一晃走过了36个春夏秋冬。妻子用她灵巧的手,勤奋的背影,诚实守信的人格,坚守在我们这个一直处在负债中的家庭,从来不说伤害我的话,总是在爱的路上默默坚守、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几十年来总是与我保持不离不弃,甚至成为了左邻右舍的楷模。她的所作所为,她的一言一行,让我幸福一辈子,让我的家庭越来越好,使我内心不由得视她为我们家的精神支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她是一个被我挚爱一生的女人。对待我,表面上凶巴巴,实际上关爱有加,一遇我伤风感冒,总是焦急如焚,想尽办法照顾我,把夫妻情表现得尽善尽美。对待我父母十分孝顺,特别舍得;对待我兄弟,十分热情,十分周到,虽然他们都很穷,但是从不嫌弃我的这些难兄难弟,将兄弟缘分演绎得恰到好处。对待我儿媳,如同亲生,彼此之间相处融洽,互相包容,互相理解。我儿媳王小飞不仅贤惠、勤奋、一心为家,而且没有一丁点儿不良嗜好。儿媳不仅顾家、勤俭持家、相夫教子,而且很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家庭,这些美德被我妻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她非常体贴儿媳的不易,时刻为儿媳换位思考,经常为儿媳做力所能及的事,她还常常逢人就夸自己有个好儿媳。对待孙子孙女,视为掌上明珠,在外面做事回家,凡有好吃的都会带回家,一点也不顾自己。尤其是住五峰铺后,身上只要有钱,总会为孙子孙女买这买那,只要他们需要,总是大大方方,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孙子孙女对奶奶格外亲,还对我爱答不理。妻子也趁机教育他们,这是爷爷,你们不能对爷爷不礼貌,更要对爷爷好一些!因势利导,对于只上了初中的女人而言,应该算是有智慧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她还常常告诫我的家人,我们自己有脚有手,能创造财富,虽然不富裕,但一日三餐总能勉勉强强,所以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不能做违法的事,不能违背天地良心,不能占别人的便宜,更不能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宁愿天下人负我,也绝不负天下人,我们一定要牢记:吃亏是福。正是秉承这样的家风,无论我们在铜锣老家,或后来的罗城街上,或现在的五峰铺,都能与大家平等相待、和谐相处。</b></p><p class="ql-block"><b> 我是一位愧对于妻子的人。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耕耘乡村小学41年。工资从1983年的33.5元到现在的7489元,经历了代课、民办、公办三个阶段,文凭由高中到中师再到大专文化,职称从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到中小学高级教师,获得的主要荣誉有邵阳市优秀乡村教师、邵阳县师德标兵、邵阳县最美家庭、邵阳县优秀班主任、邵阳县优秀教师、邵阳好人。一生为教育而发奋图强,一生为跳出农门、改变命运在努力拼搏,一生都在寻觅幸福的路上不遗余力,一生从不惹事,也不犯事,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至于我们家庭的大小事情,我妻子从不叫我插手。即使双休日、寒暑假也只是象征性地叫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家庭大部分家务劳动都是她一马当先,勇往直前,表现了相当的坚韧和顽强!女人胜过男人,这是今生我最大的靠山。有时,我也常常与她调侃:我是老婆,你才是力大无穷的丈夫。我说这话,她傻傻地笑着,自我徜徉在幸福的海洋中。</b></p> <p class="ql-block"><b> 这些日子,与妻子一同散步聊起我们的过往,心潮澎湃。我们一路走来,风风雨雨样样都面对过,可以说创造了人间最美的爱情传奇。那些年,为了生活,八小时之外,我们给别人照过相、开过慢慢游、经营过商店、搞过乐队、兼个保安,现在在罗城街上卖面包,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我告诉她,我们前半辈子为子孙,后半辈子也该为自己而活了。她总说,人活着,不为自己,更为家庭为社会,除非生命终止,否则想都别想只为自己而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1988年9月15日,我们在罗城乡人民政府结了婚,以此为证。从此,我们恩恩爱爱,相依为命,生儿立家,虽然白手起家,但并不遗憾。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无数风雨,共同承担家庭的重担。妻子用她的勤劳和智慧撑起了这个家,而我则在教育事业上不断追求进步。如今,我们的生活逐渐稳定,孩子们也渐渐长大成人,这一切都离不开妻子的默默付出和支持。</b></p> <p class="ql-block"><b>在罗城老街桥头,我们居住了26年,唐伟红包了26年的粽子。每年端午节,她总是早早准备好材料,坐在家门口的小木凳上,专心致志地包着粽子。她的动作熟练而优雅,仿佛在进行一项神圣的仪式。每当这个时候,邻居们都会围过来,一起分享这份节日的喜悦。妻子的粽子香甜可口,深受大家的喜爱,这也成了我们家的一大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唐伟红不仅是个好妻子,曾经还是一个好媳妇,现在不仅是个好婆婆,还是一个好奶奶。她对待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充满了关爱和耐心,无论是对我还是对孩子们,她总是无微不至。她的善良和慈爱感染了每一个人,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每当看到她和孙子孙女在一起的场景,我都会感到无比幸福。她不仅给了我们一个温馨的家,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虽然早已过了风花雪月的年代,但稍微打扮一下,青春依旧,风韵犹存。有一次,我们参加了一个婚礼,妻子穿上了一袭洁白的婚纱,站在“ROSE COTTAGE”门前,微笑着看向镜头。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勇敢选择我的少女,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激和爱意。岁月虽然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她的美丽和魅力依然不减当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这就是我的妻子唐伟红,一个被我挚爱一生的女人。她用她的爱和付出,让我们的家庭变得越来越美好。无论未来怎样,我都会珍惜与她共度的每一刻,感恩她给予的一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