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因祸得福》

成音

<p class="ql-block">  爸回家探望我奶奶时染上瘟疫“盘灾”(“回归热”),差点要了命。爸说:</p><p class="ql-block"> “这一病有小一个月,假期早过了,心中惦着工作,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就赶回盐阜银行,到那才知道,银行早就转移了,问当地百姓,谁都说不上它转移到哪去了。那个时候为了躲避敌人的“扫荡”,转移是常事,没有办法我只好郁闷回家。”</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有了正式、还不错的工作,丢了真可惜?”我表示很理解。</p><p class="ql-block"> “是啊,刚刚参加工作也就一个多月。我坐卧不安,在家根本待不住,跑到当地政府机关——草埝区署打听,也没音信。”</p><p class="ql-block"> 爸说到这儿望着我,仿佛还沉浸在当时焦虑中:“你说我该怎么办?上哪儿去找单位组织?”</p><p class="ql-block"> 我茫然的双手一摊摇摇头,若在当时我也会像爸一样没了主意。</p><p class="ql-block"> 爸接着说:</p><p class="ql-block"> “看我急得有无所适从的样子,已经在沟墩区署担任民政助理的运大爷和其他人一起劝我:</p><p class="ql-block"> “嗨,找不到银行在我们这工作也可以嘛!一样的嘛,都是革命工作。”</p><p class="ql-block"> 运大爷所在的沟墩区署也是盐阜地区解放后新组建的,正需要人。爸说:</p><p class="ql-block"> “运大爷的劝说和建议让我先是一愣,沉思了片刻,心想已经从家跑出来了,说什么也不能回去,我要干革命,和大家一起做革命的工作,我喜欢革命大家庭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爸当即表示同意,于是就在草埝区署(后并入沟墩区署)工作了。老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爸就这样有了第二份新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按理说经过三个月的集中培训,草埝区署求贤若渴的年轻“人才”来得全不费工夫,用现在的话讲“双赢”。只是刚刚熟悉也做得不错的银行岗位就这样脱离了,爸多少还是有点遗憾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后续:</p><p class="ql-block"> 听爸说“运大爷”,他在我脑海中有点神奇。</p><p class="ql-block"> 从爸的言语中感到运大爷有文化,是个性格豪爽、乐观开朗、明白事理的人,新四军到苏北后他就参加了革命,1940年入了党,算是见过些世面的老党员、老革命了。运大爷在爸人生的关键时候出现,总是发出关键性的建议,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抓住学习机会》发表后,偶见读者留言:</p><p class="ql-block"> “文章里的运大爷是我父亲……凡是碰到苏北老家的亲戚,都叫我父亲运大爷,或者是‘运大先生’。”</p><p class="ql-block"> 我赶紧联系爸的小弟弟询问,已经78岁的小叔叔简单介绍:</p><p class="ql-block"> “运大爷”名叫成运(成广运)。晚辈都叫他运大爷。听说解放初曾任松江专署秘书长,1957年反右时被打成右派,被貶到学校做工人,右派摘帽平反后,任上海市松江区工商局长(松江原属于江苏后划入上海)。1982年因病去世,享年68岁。</p><p class="ql-block"> 猜想家族中这位“运大爷”一定有故事。</p> <p class="ql-block"> 广播版</p> <p class="ql-block"> 爸喜欢这夸张的大瓶子,也爱吃里面的爆米花,我们常坐在一起,一边吃着一边聊。这会正说到找不到盐阜银行了……。</p> <p class="ql-block">  看我手里爆米花没了,爸还记着给我再倒点……。</p> <p class="ql-block">  这是祖辈“运爷爷”,是我爷爷的爸爸的兄弟的儿子,也就是我祖爷爷的兄弟,应该还没出五服。论辈分我应该是第五代孙辈,按老家习惯叫他“运爹爹”。这辈分也不知理清楚没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