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教育教学理念,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促进学校科研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教学整体水平,岑溪市三堡镇中心小学于五月中旬开展了梧州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2021年度C类课题《基于互联网+技术乡村学校教师集体备课有效模式的创新研究》课题研究课比赛活动。本次比赛是针对集体备课设计教案,然后展开教学比赛,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各教研组教师的积极参与和评委老师的全力配合下,本次活动于5月20日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 专业、认真、公正的评委</p><p class="ql-block"> 15名课题汇报成员按照赛前抽签顺序依次赛课</p> 语文组 <p class="ql-block"> 陈在元老师授课内容是六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骑鹅旅行记》节选,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细致入微的分析以及形象的动画演示,给学生上了一节文学赏析课,让同学们了解了尼尔斯的心路成长历程,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阅读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钟月芬老师执教《青蛙卖泥塘》能读写结合,把握低年段教学重难点,品读词语,感悟朗读,图文对照,让课堂教学充满童趣,帮助孩子理解课文,让学生在愉快的文本学习中潜移默化地锻炼了思维及语言能力。</p> <p class="ql-block"> 赖广汉老师执教《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时,运用“自读、自悟、自主表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同学的自主读书、合作演示、一起研讨为主要活动,尝试让全体同学参与课堂活动,在读书、演示、讨论过程中有所感悟,创设促使同学自主表达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余毅北执教的《梅花魂》充分体现朗读对体会情感的重要性,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表达的精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p> <p class="ql-block"> 黎楚莹执教文言文《学弈》,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积累,把指导朗读和诵读作为教学重点,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感悟学习需要专心致志,学会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钟柱燕执教的是《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这篇科幻小说,对于科幻小说,平时接触也比较少,教者在上课前多了解科幻小说,多阅读科幻小说,在上课之前做足了功课,分析了教材,准确把握课堂目标。也让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通过未来的教育环境和现在进行对比,了解到现在的学习模式是最好的,所以要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时光,珍惜同学友谊,尊重老师的辛勤付出,努力学习。</p> <p class="ql-block"> 覃文丽老师在执教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词句段运用》时,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在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时让学生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为孩子们平时的习作和语言运用打下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覃敏老师执教《自相矛盾》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想象,把文字变成情趣浓浓的画面。指导学生读出激情,读出节奏和韵味,从读中悟出道理。</p> <p class="ql-block"> 杜施喻老师执教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给全班同学展示这幅精妙绝伦的作品,把现代信息技术巧妙融入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享受了一番视觉盛宴一一课件播放《清明上河图》的动态全景画面,孩子们眼前一亮,孩子们在欣赏古画的同时也在了解着课文,感受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激情燃烧,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p> 数学组 <p class="ql-block"> 邱堂南老师执教的《分米和毫米》层层深入,通过认一认,比一比,画一画,找一找等方法,步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将分米和毫米的知识表象具体化,在认识分米和毫米之间,注重知识间的整合,课堂气氛活跃。</p> <p class="ql-block"> 霍毅萍老师执教《大树有多高》注重运用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善于调动启发学生思维,理论联系实际,从欣赏三堡小学校园里的木棉树图片入手,从而设疑引出课题,内容丰富充实,重点突出,最终解决了大树有多高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不断的思考,不断地探索,就能体会到数学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梁灿执教《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让生通过生活中的物体感受角,认识角,并学会角的各个名称,判断角和角的大小,并通过一定的练习巩固提高对角的认识。让生能够从生活中学数学,简单易接受。</p> <p class="ql-block"> 徐丽萍老师在执教《常见的量》这节课时,采用日记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整节课都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补充。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p> <p class="ql-block"> 叶玲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她首先是通过创设情景,“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些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p> <p class="ql-block"> 梁静老师执教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p> <p class="ql-block"> 一共15个精彩课例,15节灵动课堂,不同的教学特色、迥异的教学风格,选手们各领风骚,通过本次课题研究课比赛,课题主持人及成员对通过“基于互联网+技术”集体备课有了更深的认识,课题研究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拓展教学思路。进一步带动全镇小学教师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减负提质增效进行有效探索,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热情。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关怀和引领下,在全体课题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岑溪市三堡镇中心小学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课题组全体成员</p><p class="ql-block">编辑:钟月芬 覃文丽</p><p class="ql-block">图片:叶玲 徐丽萍</p><p class="ql-block">审核:赖广汉 黎楚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