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书本去旅行》——舒兰二实验五年四班旅行随记第七期:寻访靖江

七年级15班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惠崇春江晚景</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 苏轼</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b></div></h1> <h1>  河豚,本称河鲀,因其外形似“豚”,常在河口一带活动,江浙一带俗称河豚。 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高档水产品,被誉为“菜肴之冠”,但其卵巢、肝脏、肾脏、眼睛、血液中含有剧毒,处理不当或误食,轻者中毒,重者丧命。河豚生性胆小而贪婪,遇敌害时能吸入水和空气,使胸腹部膨胀如球,浮于水面,被捕获后,虽离水亦能吸气膨胀,发出咕咕的声音。</h1> <h1>  锯一根寸把长的竹节,作为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在上面钻一对小孔,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段短的竹节做四肢,用一根结实的线绳把它们穿在一起。把穿着九段竹节的线绳嵌入两张桌子的缝隙里,在下面一拉紧,立在缝隙上的竹节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将线绳一松一紧,竹节人就手舞足蹈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就是搏斗,不知疲倦,永远不会倒下。</h1> <h1>  孤山泥狗子,是靖江传统民间工艺品,已有数百年历史。由一些民间艺人选择孤山东南角的黄泥制成的。这种泥土无杂质,粘性高,干而不裂,弯而不断。造型为小狗、雄鸡、水牛、蝙蝠、老鹰等动物,拙朴而又夸张,十分生动。因为小狗造型的最为常见,所以通称“泥狗子”。泥狗子中空,首腹部有孔,可吹出蛐蛐之声,清亮悠扬、美妙动人,给许许多多的少年儿童增添了童趣和梦想。</h1> <h1>  蟹黄汤包是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的一种特色传统名点,属于苏菜系;其主要制作食材有猪蹄膀的厚皮、蟹黄、鸡汤、精白面粉等。随着制作工艺和配方的不断改进,蟹黄汤包以其皮薄如纸,吹弹即破,制作"绝"、形态"美"、吃法"奇",深受大江南北美食家的青睐。蟹黄汤包的制作原料十分讲究,馅为蟹黄和蟹肉,汤为原味鸡汤,制作工艺精妙绝伦。明、清时期已经享有盛誉。</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