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落…罗驿村

Lya.Tian

<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15日,离开美廊村前往罗驿村。</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白莲区下辖自然村,中国传统村落,是古代海南岛西线的驿站、海南省历史文化古村、澄迈县长寿之乡。</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文物古迹众多,村中石板古巷四通八达,地灵人杰,罗驿村李震器为元代澄迈县历史上第一个举人,也是祖孙三代三中举之家;李恒谦为云南知府,是澄迈县古代级别最高的地方官。革命名人李定南、李独清也出生于罗驿村。</p> <p class="ql-block">几棵苍榕静待访客而来,历史的年轮让他们高大伟岸,岁月的洗礼让他们繁茂苍劲。</p> <p class="ql-block">節孝坊,相傳,雍正末年,长发村苏氏嫁入罗驿村,新婚之夜丈夫离开人世,年仅22岁的苏氏守节孝敬公婆,于是村中父兄奉旨集资兴建起这座节孝坊。</p> <p class="ql-block">友谊碑,同是千年古村落,罗驿村、石石矍村结亲连姻“情谊碑”。</p> <p class="ql-block">马蹄井: 相传,梁武帝大同年间(公元540-541年),冯宝和冼夫人统帅大军,行军作战途经罗驿村,午时造饭,因没有水源,冼夫人座骑白马一声长鸣,腾空而起,足下石头下沉,一股泉水喷涌而出,士兵得以取水做饭。因石头留有蹄印,故曰“马蹄井”。</p> <p class="ql-block">“道乐祠”祠内供奉的冼夫人装束的“观音圣娘”颇为灵验,四里八村香客甚多。</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古塔名为道乐塔,始建于元代。据传说,罗驿村座落在金凤凰形宝地之上,须在金凤凰两趐的位置各建一座宝塔,才能压住金凤凰的翘膀,才能防止金凤凰飞走。因此,村民集资在村南、村北各建一塔。村北的古塔名为用倒塔。两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拆毁,现存两塔是2012年按原样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道乐桥</p> <p class="ql-block">一块石头上写着“琼西官驿”四个字,石头很大,字也很大。当年苏东坡就是在这歇脚,在这换马。</p> <p class="ql-block">石头铺成的古官道还在,正是沿着这条官道,换了马的苏东坡,神情沮丧地从这向儋州赶去。</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也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村落,(1952年授予“革命老区村庄”称号)战争年代的海南革命老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村口的古塔、古牌楼,我们沿着进村大道西行进村,不远处的路北,即可看到一座规模庞大的乡村宗祠。这是一座拥有三进三间的四合院古建筑,占地近七千平米。大门威武的石狮以及那象征着五岳朝天的山墙,庄严而大气磅礴。祠堂内设立的村史馆,则展示了罗驿村李姓家族,在这钟灵毓秀的土地上的人文辉煌。</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最具代表古建筑是李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穿过林荫道,两座石碑镌刻着历史的印痕,敞开的小门里是陇西望族的李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2006年,村民们自筹资金将年久失修的宗祠按照“连墙角都不能改动”的原则全部翻新。如今被修复完善的李氏宗祠已被评为海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李氏宗祠坐北向南,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木石结构、其梁架、木雕、石刻、彩画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属海南省火山地区古建筑文物。整个宗祠占地面积约6933.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2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斑驳的墙壁把过往留在了残影中,掉漆的飞檐把代代繁衍藏进了历史中。痕迹依旧在,不见故人来,似乎有种空荡,但是又有种穿越千年的熙熙攘攘。石狮子威武依旧,庭前草也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宗祠大门两侧,矗立着威武的石狮以及象征着五岳朝天的山墙。</p> <p class="ql-block">站在祠堂里,透过宗祠照壁上的圆孔,可以看到祠外的风光。这圆孔也称包罗万象,有着很深的寓意,它告诉李氏后代不要固步自封,要打开视野和胸怀,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村内的湖</p> <p class="ql-block">清嘉庆十七年,张松岳应邀到罗驿村讲学,为罗驿李氏题书“万叶枝柯”。这体现了张松岳对罗驿村的看重,也说明了罗驿村的影响和体面。</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的先人来自甘肃,在祠堂的第三进屋门口的牌匾上书“陇西望族”已丑年二月二十日;XX村子孙 敬赠。</p><p class="ql-block">据考, 李世民登基后,诏令编纂《大唐氏族志》,称李氏为上等姓氏,为陇西望族。而罗驿村全部是李姓,也许李姓罗驿村可能也是李世民的子孙。故称陇西望族。</p> <p class="ql-block">据记载,古时,该村的始祖李文英在村中设立私塾,教书育人,使得村里文风浓厚,人才辈出,在元、明、清三朝期间,罗驿村出过3名举人、34名贡生、18名廪生、78名监生、129名庠生。</p> <p class="ql-block">李氏宗祠建于清雍年间,距今也有近300年风雨。目前也是海南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也是罗驿村非常值得一去的历史景观大道。</p> <p class="ql-block">在宗祠一倒的厢房中陈列着老一辈革命先驱的遗物,那一段峥嵘岁月在这里让每一个人铭记在怀。</p> <p class="ql-block">祠堂内设立的村史馆,展示了罗驿李氏在这一方土地上曾经有过的人文辉煌。</p> <p class="ql-block">当年罗驿村李氏家族大兴旺,人才辈出。澄迈的第一个举人就出自于此。原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领导过海南抗日、解放工作并曾代表海南参加开国大典的李独清就出生成长于此。</p> <p class="ql-block">步蟾坊为明罗驿村人李惟铭为旌表其子李金中举而建。李金,字刚德。年少入塾时,铭谓之:你读书,须勤奋,务求有成,他日若能金榜提名,为你修坊一座。李金果不负父所望,明景泰四年(1453年)参加乡试,一举登科,被授予江西赣州雩都(今于都)县训导。继而,铭不食其言而立坊。</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因为历尽沧桑,罗驿古村像极了一个慈祥的老人,低调又安静,不善言语却充满了故事。</p> <p class="ql-block">从李氏宗祠出来继续往西走,村中部紧邻进村大路的北侧,有一处石墙院落是李恒谦的旧居。这栋两进三间的老式民宅,从规模上看,还真看不出是清朝一方大员的住宅。清代李恒谦(1788年~1859年),曾历任永昌府、开化府、澄江府、丽江府等多个地方的知府,后来升任云南省通判。</p> <p class="ql-block">李恒谦在有生之年,出资铺筑村中大小石道30条、3500多米,并建村中道乐桥、道阳桥、初八墓桥等3座石桥。</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不仅“文士接踵”,而且“官员济济”,从建村至今,曾出仕通判、知府、知县等职32人。现代党政军处级以上任职44人,其中省级职务1人,历任县长2人。</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至今还保存民房古石屋120多间,徜徉在这安静清幽的世界里,满眼是灰色,显得古朴而沧桑。</p> <p class="ql-block">由于当时交通不便,村民就地取材,采用万年火山岩堆砌石屋。这些石头大小不一,精工细琢、形状各异,但堆砌起来的外墙显得独特,艺术性较强。</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墙缝里,早已钻出了绿意,爬满墙面的藤叶,与历史相互诉说,彼此缠绵。走在古道上,突然想唱一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石一故事,一阶一段史。</p> <p class="ql-block">2015年3月,村里的忠烈祠重修落成,里面奉祀着千户将李福庇。</p> <p class="ql-block">李氏始祖李文英的孙子李庇,“忠心报国古人训,烈德惠民今传承”,如今这里已成为村里的重要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忠烈千户将</p> <p class="ql-block">纪念文英公之孙,元朝千户李福庇</p> <p class="ql-block">忠烈祠堂的十八般武器</p> <p class="ql-block">李福庇带兵剿匪平乱,战死沙场的故事。清乾隆年间(1757年),倘驿(今罗驿)村后人建“忠烈祠”奉祀。</p> <p class="ql-block">漫步古村,寻找千年古村落的遗迹,月亮湖、太阳湖、步蟾坊、李独清故居、面前古井、碉堡、玉荣井、铁凝屋、李恒谦故居、石板古巷、用倒塔、古石盘、千年古井,这些隐藏在村落深处,像个迷宫一样,仿佛走入了时空的隧道。</p> <p class="ql-block">参加过开国大典,海南老革命“李独清”故居。</p> <p class="ql-block">清朝贵州知李树元的家</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内的古巷道多是用火山岩铺成的石板路,狭长而幽深。</p> <p class="ql-block">石板古巷</p> <p class="ql-block">炮楼</p> <p class="ql-block">国民县长李克煜故居</p> <p class="ql-block">村里到处可见用火山岩修建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穿梭于村中小道和古人故里故居,打卡留影,自得其乐。</p> <p class="ql-block">纵观罗驿村全貌,大大小小的、由火山石沏成的古屋、古院,被一条条石沏古巷串联、并联在一起,犹如宝石编织的珠帘,既显示了古典的珠光宝气,又凝聚了浓郁的、宁静的乡土气息。</p> <p class="ql-block">这里重重叠叠、错落有致的古屋,不是举人、贡生的宅院,就是知府、县长的旧居,其宅门、楹联、窗雕、石刻、砖雕、石磨、水井,在你经过的每个角落,都无声地传递着光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小院石器——如月之恒、如日之升</p> <p class="ql-block">罗驿村的古屋,最大的特色是房墙、院墙几乎全是用火山石所砌成,保留着中华民居传统的木石结构。村中的小巷道,也几乎全部铺上了青石板,狭长而幽深。脚下的石板路踩磨得溜光锃亮,像是诉说着罗驿村的仓桑与古朴。</p> <p class="ql-block">穿行于一座座古屋之间,迟暮的老宅虽然显得幽暗凄迷,但古树下荡着秋千嬉戏的小童,却给古村增添了无限的朝气。杂草旁打鸣争闹的公鸡给古村增添了一份生动。那些双目微闭、在院门口憩息的老人又给人一种宁静的体验。可以品读出罗驿古村灿烂的历史文明,也能感受到浓重细腻的与都市决然不同的、充满乡土的气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