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老兵铁道功臣周林清,1934年2月出生,安徽省宁国市人,1949年2月入伍,1953年1月入朝作战,任铁道兵战士,1954年在朝鲜入团,同时为预备党员,1955年转为正式党员,1955年4月立三等功一次,升副排长。1957年复员,分配在胡乐公社党委任宣传干事,1961年回乡务农,任浪荡坞大队党支部书记及民兵营长29年。</p> <p class="ql-block">春风拂柳、万物枝长。在宁国鸿门村与绩溪、临安昌化三县交界的龙池山下,有一个小山村叫外舍,大连坞河水从村中穿过,河边两岸,炊烟袅袅。这里山青水秀,出产丰富,交通便捷,家家新房。4月15日,在村书记周勤的带领下,我带着新研会吴会长的嘱托,到这里采访抗美援朝老兵铁道功臣周林清。</p> <p class="ql-block">图片右边为胡乐古镇鸿门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span>主任周勤,中是老兵周林清,左是宁国市作家协会本文作者王光实。</p> <p class="ql-block">年已89岁高龄的周林清老兵听说我们要来采访,一早便到村口等待欢迎,足见周林清对我们采访的一片真心诚意。</p> <p class="ql-block">鸿门村是革命老区,1946年打狗湾根据地建立时,新四军游击队在这里发动群众、宣传革命、号召穷苦百姓组织起来与国民党反动政权作坚决的斗争。当时只有13岁的周林清就积极参加新四军组织的各项革命活动,在村口的瞭望台为新四军站岗放哨,通风报信。他的机智勇敢取得了游击队领导冯和忠、包忠全的一致好评!1949年初,甲路区人民政府成立了,冯和忠任区长,他就动员周林清参军入伍。</p> <p class="ql-block">周林清参军后,分在甲路区小队,他的年龄最小,同志们都很喜欢他,每当出公差他都争着去。他在工作中踏踏实实,艰苦朴素,努力奋斗,不怕牺牲,样样工作跑在前面,所以他被区长冯和忠看中,调他当自已的警卫员。</p> <p class="ql-block">周林清老兵在讲朝鲜战场上铁道兵修桥的英雄故事,我不禁对眼前这位老人立即肃然起敬,不时地为老前辈的战争经历所感动!</p> <p class="ql-block">右边是周林清老兵的小儿子周家武与我们合影留念,周家武告诉我,他女儿也在部队当兵。</p> <p class="ql-block">在朝鲜战场上,那时候新中国刚刚解放,还没有海空掩护,没有制空权。周林清说,敌机一来,即使面前有粪坑也要卧倒。他们把军大衣反过来穿,里面白色朝外,卧倒时大衣的白色与雪一样,用此方法迷惑敌机。敌机炸桥最多,等敌机飞走,立即开始以最快的速度修桥,部队那里需要去那里,那一段铁路被炸,部队就往那一段铁路赶去施工,坚决保证晚上让火车能够通过。周林清说,敌机有时把山体炸塌,泥石堵住山洞,等敌机一走,部队立即就上。我们把机器放在山洞里隐蔽好,然后再到现场把土渣一小车一小车地运到山边倒掉,清理后把铁道打扫干净,恢复通车。</p> <p class="ql-block">敌机的骚扰和偷袭,炸毁了桥梁和施工设施,我们看到敌机来了就躲进山洞,也有离山洞远的、来不及撤退的战友,有的就牺牲在铁道上,连完整的遗体都没有!</p><p class="ql-block">周林清清楚地记得,我们的一个班长,在桥中间检修,突然敌机窜来把两边的桥炸塌了,而他一个人还在桥中间继续抢修,敌机来时,他伏在路基旁,却没有受伤,虽然他活着,但是下不来。一直等待到晚上大家齐心协力把工字梁抬上去,用肩膀扛起塞满石头、瓦砾的草袋,填平弹坑、抢铺道渣;用手挖出泥块石头,再填坑铺平路面;抬来枕木、摆好枕木,然后铺轨。把两边桥修好,他才能下来吃饭,饥饿和疲劳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周林清回忆,在1953年的一次平原挖防空洞的过程中,因洞挖得太深,洞内支架木头没有撑架好,坑道倒塌了,一下子就牺牲了4个战士。 </p><p class="ql-block">在美军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持续“绞杀”的恶劣状况下,志愿军铁道兵以防空、抢修和抢运三位一体展开了反“绞杀”作战。周林清说,他们每人背枪一支,腰带4个手榴弹,还有挎包水壶干粮等装备,一连两个多月没有脱衣脱毛皮鞋睡觉,最后有的战士脚浮肿得脱不下鞋子。但他们最终保障了后勤补给线的畅通。讲述中,周林清拿出23张战友照片,念叨起好几位战友的名字。1954年6月,当他们完成任务凯旋时,和他同去的战友有7位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部队开始陆续撤回国内,1954年6月,周林清随部队奉命回国,整编为铁道兵十一师奔赴黎湛线,在广西黎塘铁路施工,为做好解放台湾做准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周林清在铁道兵的大熔炉里,得到了彻底的蜕变。从一开始觉得可以毫无顾忌地吃上饱饭就是一件比较幸福的事,到成长为一名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合格的铁道兵战士,从思想上历练了质的升华。那个年代的艰苦条件:开山凿路、遇水架桥,许多作业都没有机械装备,全凭人背肩扛。修建黎湛铁路时,为抢工期,周林清曾在隧道里三天三夜没出洞;炎炎烈日下,推着装满渣土的小车来回奔波,也曾让他晒得后背脱皮。但他从未觉得苦,那份为祖国筑路事业献身的革命豪情让他激情四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让祖国的交通大动脉四通八达,让铁路延伸、延伸、再延伸。</p> <p class="ql-block">以下三页是1955年4月13日记录的铁道功臣三等功证书!</p> <p class="ql-block">三等功证书第二页有朱德总司令的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三等功证书第三页。</p> <p class="ql-block">周林清深有感触地说:70年前,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进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依靠着落后的武器,硬是跟美军打了一场硬仗,并取得了胜利。70年后,当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时,中国再一次向世人展示出无可比拟的优势。今天,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这让我们普通人感到非常高兴。</p> <p class="ql-block">是的,我们何其有幸,生在和平年代的中国、快速发展的中国,逐步强大的中国,我们要铭记先烈的伟大,吾辈该自强,才能不负这盛世韶华。</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1972年统一新换的退伍证书!</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1953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纪念章!看,上面刻了名字,由此可见,周老年轻时就是一个很细心的人。我感到把这些纪念章保管得这么完好,确实不容易!这些纪念章见证了历史,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见证了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1951年中国人民政协全委会赴朝赠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庆祝建国70周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2020年10月发。</p> <p class="ql-block">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2021年7月发。</p> <p class="ql-block">采访时桌上摆放的照片和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23个战友的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1956年8月经部队领导批准回家与妻子结婚时的军装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把个人出版的回忆录《小西天的一抹朝霞》书赠送周书记留念!左边是村防疫志愿者小王。</p> <p class="ql-block">采访圆满结束,傍晚回宁。感谢为我付出的老胡、小胡村民朋友,借此说一声谢谢您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