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农历单日,便是灵台县西屯镇逢集的日子。76岁的刘老头就会如期驾驶着他的电奔子到西屯街道准时来摆摊。他摆摊不卖油盐米,也不卖酱醋茶,而是专门为农家人们的铁锨呀镢头啊安装木把。</p><p class="ql-block"> 农民常用的农具就是铁锨镢头,因为常用也就容易损坏,这铁锨镢头的把也就是易耗品中的易耗品。说起这个木把看似简单,也不是那么好摆弄的。现在市场上有好多用机器车成的把子,顺光溜滑看着漂亮,但很不耐用,拿到地里出力干活,新铮铮的把子就会齐生生滴折断了。行家都会找这山里的独木或土槐啊枣木的把子,尤其那红槐和枣木的把子用的时间一长,油光水滑红艳艳的煞是好看。现在枣树不多,枣木把儿也就不好找,那槐木的把杖也就成了上品。一个好的家使把儿也就成了勤劳、有本领的象征。老柳头安一个锨把十五元,一个镢把十八到二十。商店的成品把一根十八到二十元,买回去还要找人或自己安装,好多人自己装不好也怕麻烦,这既便宜又好使就促成了老刘头的生意。</p> <p class="ql-block"> 老刘头年轻时是一个木匠。盖房修屋打个桌子板凳样样在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土木屋子耐不了年成,木制的家具也容易变形走样,再说那些能打家具的木头也越来越少,因此那老手艺也就渐渐失去了市场。</p><p class="ql-block"> 年级大了,儿孙都出外发展,留下个老刘头独守家园。木匠的伙计没有了市场,可闲不住老匠人那双勤劳的手。大山里的灌木杂使,日常的边角废料,拿在手里琢磨琢磨也就有了用武之地。</p> <p class="ql-block"> 斧子是木匠挣钱吃饭的家伙,他们将此视若宝贝,从不让别人动,不是说这东西有多金贵,遇着不熟悉的人,三试两试崩了刀口刃子,那再使唤这家具就不再灵光,一把好好的斧子也就完蛋了。再说这木工斧也其利无比,一不小心碰着伤着,那也不是闹着玩滴。所以老柳头一再叮嘱别动他的斧子,别动他的斧子,那要一百多元哩。</p> <p class="ql-block"> 每回赶集他都会蹬着他的三轮电瓶车带着斧头刨子还有那十根八根的把杖,如期而至。下午集散之时那不多的几根把儿差不多都会尽装干净。老刘头揣着自己一天劳动所得的百八十块满意而归。</p><p class="ql-block"> 原来,幸福快乐是如此简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