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

梅子

<p class="ql-block">人到中年</p><p class="ql-block"> 73年的牛,名副其实的中年人了,在过去或许已经步入了老年的行列。无论你怎么爱打扮,怎么心态好,如何会养生,如何如何调整,都逃避不了身体机能逐步下降的事实。欲言又止的无奈,身不由己的尴尬,对老人孩子的祈愿,对身体的焦虑...一切年轻时候想都没想过的事,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你的生活中,翻出18岁时的照片,清纯,透彻,无忧无虑,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突然感慨:时间真不经过!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更喜欢过去的慢时光,“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买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很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你锁了,人家就懂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怀瑾说:“成功的秘诀在于深耕,慢慢来才比较快。”而我们总是担心,你慢慢来,别人却很快,风口一吹就过,等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别人走的更远了。于是,害怕错过机会、害怕无所成就的焦虑,萦绕心头。虽然工作33年后我果断和一线工作来了个断舍离,说实话还是有些许的恐慌和失落。</p> <p class="ql-block">  昨晚和儿子视频聊天,这是孩子参加工作以来我们母子表达思念最直观的方式了,既想让孩子有个自己喜欢的、收入也可以、听起来也很体面的工作,又想让孩子守在身旁,这是所有做父母的最大的私心,也是奢望,然而为了这份工作父母子女天各一方又是我们这一代许多人在内的宿命。孩子说了说工作上的事,说了说因疫情暂时不能回家的无奈,又说看见我的抖音发新作品了,说我的头发越剪越短了,我调侃:软中华、硬玉溪,头发越短越牛逼!调侃归调侃,说句大实话,这个年龄不管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更多的追求的是舒适了,短头发是为了洗起来染起来更方便,休闲服装是为了行动自如、随心随性,穿平底鞋更是想得到那份高跟鞋给不了的安全。我本想把公公住院的事情告诉儿子,想了想又把到嘴边的话咽回去了,孩子在外面不容易,刚参加工作事情多,孩子和爷爷感情好,就不要让家里的事情分孩子的心了。</p> <p class="ql-block">  公公是上个礼拜住的院,身体不适需要手术治疗,我和老公及姊妹几个轮流着跑医院,老公想留假期不想请假,于是单位一趟医院一趟经常出现纰漏,后来又不得不请了假。婆婆在大姑姐家,大姑姐和姐夫医院看看公公,还得回家照顾婆婆,生活过的是一地鸡毛,我想这可能也是我们这个年龄段所有家庭的一个缩影吧。</p> <p class="ql-block">  曾经时尚知性的《新闺蜜时代》也蜕变了,热气腾腾的时候越来越少,有人悄悄忙着养生,有人无奈的忙着生存,在一致表决后改名为《慢煮生活》。慢煮也是煮,告别一线工作后,可能是闲下来的缘故,我对儿子和儿媳的思念是越来越强烈,孩子们在家什么家务也不会做,在那个陌生的城市没有亲人没有依赖,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吃不上一口现成的饭,身体不适了可能连口水都没人端,没完没了的疫情让我们无法相聚,一想到这些我甚至会大哭一场。尽管孩子们也经常在一些节日给我买礼物以示他们长大了,让我少操点心,可在娘的心中孩子永远是孩子,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牵挂啊。我们这个群里我和冬年龄最大,其实上下浮动三四岁而已,因为成长经历不一样所以三观上也略有不同,比如周的财大气粗,田的恃才傲物,冬的十面玲珑,小荷的一半野心一半烟火…虽然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但十几年如一日的感情终是经受住了检验,身为凡夫俗子,高山流水之交可遇不可求,我常常告慰自己,千万别辜负每一份热情,记得置顶身边这些“灵魂知己”。聊大天尤其是聊八卦是我们排遣的常用方式,通常是在饭桌上,从以前为了选择去哪个饭店吵得不可开交,到现在随便哪个饭店都一呼俱应,从为了我儿子的婚礼流程吵得面红耳赤,到最后的哈哈大笑,从因为路线意见不一吵得差点反目成仇,到最后用行动弥补过失的羞愧,我们都在成长,我们都在双向奔赴,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我们也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正如马尔克斯所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想,普通人的人生意义究竟在哪里?当我们仰望那些出色的人,有人创造巨额财富,有人改变民族进程,有人留下传世佳作,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相比之下,我们平淡无奇,黯然失色...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来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建造的。如此想来顿感,每个小人物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同样精彩,曾经的岁月里,每个人都会有大小不一的光环,谁都是柴米油盐,谁都是一介布衣。“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103岁的杨绛先生如是说,不要满怀焦灼期待子女常回家看看,夫妻也好,母女父子也罢,不管是怎样的水乳交融、心心相系,每个人都是生命的独立个体,因此,我们要学会在孤独的时候给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时候给自己温暖,正如春华秋实,四季轮回,各有风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