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移情聆听的重要性-D10

智恩

<p class="ql-block">“知彼”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转变,因为我们通常把让别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做出回应。这种人要么说话,要么准备说话,不断地用自己的模式过滤一切,用自己的经历理解别人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文中有一个这样的例子:</p><p class="ql-block">有一个父亲对我说过:“我不了解我的儿子,他就是不愿意听我说话。”</p><p class="ql-block">我说:“我来重复一下,你说你不了解你的儿子,因为他不愿意听你说话?”</p><p class="ql-block">“是的。”他回答。</p><p class="ql-block">我问:“你是说,因为孩子不肯听你说话,所以你不了解他?”</p><p class="ql-block">“对啊。”</p><p class="ql-block">我提示他:“如果你想明白一个人,那就要听他说话。”</p><p class="ql-block">他愣了一下,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噢,没错!可是,我是过来人,很了解他的状况。唯一叫人想不透的,就是他为什么不听老爸的话。”</p><p class="ql-block">实际上,这个人根本就不知道他儿子在想些什么,他用自己的想法揣摩全世界,包括他的儿子。</p><p class="ql-block">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自以为是。我们的聆听通常有层次之分。一是充耳不闻,压根就不听别人说话;二是装模作样,“是的!嗯!没错!”;三是选择性接收,只听一部分,通常学龄前儿童的喋喋不休会让我们采取这种方式;四是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一个字。但是,很少有人会达到第五个层次,即最高层次——移情聆听。</p><p class="ql-block">曾经的我,也会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稍不注意就打断的对方讲话,一味的讲述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和自以为为她好,殊不知这样很不好,后面有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不对,慢慢转为倾听,专注去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