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拾微(十七)

籀园过客

<p class="ql-block">《行露》</p><p class="ql-block">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p><p class="ql-block">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p><p class="ql-block">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p><p class="ql-block">历代对此诗的解释很多,但受诗中“狱”和“讼”两字的左右,诗中主人公的命运,无论是什么缘由引起的,总逃脱不了蹲大狱和吃官司。</p><p class="ql-block">不过令我不解的是按诗中的顺序,主人公蹲大狱在前,吃官司在后。这样的顺序是否有悖于常理。</p><p class="ql-block">也正是由此原因,首章的三句被误读为是“暗示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极其险恶,抗争蹲大狱和吃官司的过程也将相当曲折漫长”。</p><p class="ql-block">可是仅仅是道上浓浓的露水,怎么也体现不了险恶的环境。因此又有人怀疑这首章三句是被误接的,否则难以理解。</p><p class="ql-block">还有就是第二、三章中,为什么要用“雀无角?”和“鼠无牙?”来起兴?种种迹象都反映诗的宗旨有可能被误读。</p><p class="ql-block">有人指出“这是一首描写怨妇的山歌”,看了大有茅塞顿开之感。诗歌的主人公是一位已婚贵族妇女。从《礼记》的《内则》、《昏义》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对已婚贵族妇女的礼仪要求。已婚贵族妇女从早到晚,几乎无人身的自由。</p><p class="ql-block">从这个全新的视角理解《行露》。它的第一章,对于想离家出游的妻子,丈夫只是一味推言“路上露水太多”。对此妻子提出疑问:湿漉漉路上那露水,难道不是只在早晚出现?于是片刻沉默后,妻子终于爆发了:“谁说麻雀没有嘴?那它用什么穿透我的房屋而自由进出?谁说你没有家?凭什么把我如犯人一般囚禁在屋里。即使把我囚禁在屋里,也不能换来夫妻生活的圆满。谁说老鼠没有牙?那它用什么穿透我的墙壁而自由进出?谁说你没有家?凭什么逼我自责(讼)反省。即使逼我自责(讼)反省,我也不会依顺你。”</p><p class="ql-block">妻子为了能争取出游,对再三阻拦的丈夫表示不满,言辞上激烈一些。并且用民歌的形式唱了出来,引起许多贵妇重鸣,于是在召南传唱开来,应该在情理之中。如果夫妇双方的矛盾已经真得发展到蹲大狱和吃官司的地步,谁又会把此类事加以吟唱和流传呢?因此我赞同这是一首妇女争取人身自由的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