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耠子”中抹不去的遵化记忆

风中云

<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地处遵化东南,一个较为偏僻的小村庄,四面环山,状似“盆地”,名曰“大寨”,小时候看到“农业学大寨”的标语便心中狐疑,自己家的山沟子有啥好学的?!</p><p class="ql-block"> 老家山地多平地少,仅有的平坦土地却盖上了房屋,剩余的土地多在周边山坡上。勤劳的乡亲们愣是向大山要土地、种粮食,山腰处、山脚下开出了很多梯田,层层叠叠,甚是壮观。</p><p class="ql-block"> 梯田虽好,可种地、浇水成了难题,山上打不出水来,往往靠天吃饭,雨下得匀称了,就有个好收成。要是天公不作美,时常颗粒无收。</p> <p class="ql-block">  即使是颗粒无收,庄稼还是要种的,可种庄稼谈何容易?山坡地有坝坎,无法上去车,甚至牛啊、驴啊大牲畜都不能攀爬,勤劳智慧的乡亲们发明了一个人拉肩扛的农具“扛耠子”。</p><p class="ql-block"> 扛耠子 ,开沟松土用的农具,用于播种前开沟起垄。V字型,下边有耠子,前边一人用肩头拉卡子,后边一人扛。两人共同用力,在地上拉出一条沟,沟里播种子。</p><p class="ql-block"> 扛耠子,是个很重的体力活。</p><p class="ql-block"> 又到了春播的季节,“扛耠子”又派上了用场。爸爸拉着扛耠子和我就上了山。爬岭过坎,终于到了自家的那块山坡地。地不大,要是驴拉走不上几步就到了头儿,所以这时候牲口不如人好使。爸爸脱下自己的上衣,叠上几层,垫在我的肩头,怕硌坏我的肩膀。我在前面拽,爸爸在后面半推半扛。因为年纪小,感觉整个耠子被爸爸推着走。碰到坚硬的土层,得用真劲,还需要前后配合,共同使劲,自己主要任务好像就是掌握一下方向。</p> <p class="ql-block">  尽管地片儿不大,然而可是个真正体力活,不用劲,扛耠子是不走的。爸爸时而抬一下耠头,送一下劲儿,就轻松许多,小跑似的走上几步。回头一看,沟耠成了“s”型,父亲和我对视一笑,还得再“投”上一遭。只见爸爸前腿弓、后腿绷,肩膀、手臂齐用力,一会儿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滴答滴答地滴在土里……虽然自己使劲不多,可几遭下来,肩头也已“皮开肉绽”,心疼的爸爸直掉眼泪……就这样,靠“扛耠子”愣是每年种上家里七块山坡地,每每收成也不错。</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自幼在农村长大、情系老家的缘故。参加工作后,我也时常回老家。每当农忙的时候会主动帮忙干活。可每每主动请缨的时候,往往被爸爸撵走,说我干不了那活儿,我就给他讲小时候扛耠子的事儿,爸爸若有所思地说:“那时候家里穷,你妈身体又不好,让你9岁就扛耠子,想起来心里不是滋味……”</p><p class="ql-block"> 看着爸爸日渐消瘦的身材和佝偻的腰,心里百感交集。多么想回到小时候,渴了,咕咚咕咚喝上几大口“井拔凉”水,饿了吃上一碗妈妈做的西红柿打卤面,和爸爸一起用“扛耠子”种那片地啊。</p> <p class="ql-block">  转眼间,40年过去了。随着生产条件的日益改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坡地变成了水浇地,平平整整的田间路已经修到了地头儿,各种播种收割机械也应有尽有,再也不用人拉肩扛了。</p><p class="ql-block"> 我和爸爸一起用过的“扛耠子”下岗了。被家人放到不住人的厢房里,成了不见天日的“老古董”。随着时光的流逝,那饱经风霜、浸满汗水的“扛耠子”已经锈迹斑斑,但它好像是我的亲人,总让我割舍不掉。</p><p class="ql-block"> 我时常想起“扛耠子”。每当回老家时,都会盯着看上老大一会儿。因为,我知道,小时候,有灯光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有炊烟的地方就是我的家,而有“扛耠子”在,我的父亲就在,再困难的问题,我们爷俩都会你拉我扛,并肩前行……</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