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程展成果,人地协调记于心----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地理选修课成果展示暨优秀成果表彰

黄彩雯

为检测学生学习成果及表彰优秀,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认真钻研的精神,我校地理组举行了“高二地理校本选修课成果展示暨优秀成果表彰活动”。 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环保模拟法庭和优秀成果表彰。<div><br></div> 一、 环保模拟法庭<br> 模拟法庭由学生扮演审判长、审判员、原告、被告、陪审团等角色,现场模拟环境保护案件庭审过程。<br> 在法庭调查环节,原告(地球)给出人类屠杀野生动物和破坏植物、环境污染的大量图片证据,邀请受害者“大熊猫”、“ 水”作证诉说情况,被告(人类)大喊“冤枉……改变不等于破坏,人类从产生之初就一直在改变周围的环境”。 法庭辩论环节,双方就以下辩论焦点进行辩论:人类对地球的改造是破坏地球还是建设地球? 法庭调解:播放视频《面对大自然的惩罚,人类应该反思自己》。 科研处张荣能主任对本次模拟法庭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高二地理组的老师们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和积极探索,感谢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准备,活动通过创新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同学们在庭审过程用语规范、举止得体,反应迅速、思维敏捷,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重要性,提高了同学们表达能力、协调合作能力。 二、 优秀成果表彰<br> 为鼓励学生认真钻研的精神,我们邀请了学校科研处主任张荣能老师为在“制定学校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环保模拟法庭” 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奖。 优秀作业(部分): 通过这种新颖的“环保模拟法庭”形式和制定《学校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激发学生关心、关注、参与环境保护,体会危害环境的后果,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将环保法制观念根植于心,践行环境保护行动。

法庭

模拟

优秀成果

表彰

环境保护

学生

地理

环保

地球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