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祖国,可爱的中国,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 </p><p class="ql-block"> 学完《清贫》一课,孩子们被方志敏同志那崇高的爱国情怀所感动。于是我们五年级组推出了共读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的活动,这一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响应。</p><p class="ql-block"> 不巧的是,因为疫情我们停课了,快递也受到了影响。好在在共读开始的前一天,我们的书到了。</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要感谢家委会主任,她第一时间取到书后立刻联系家长,进行图书派送。没有她的辛苦付出,就不会有这次的共读。</p> <p class="ql-block"> 只读课本上的文字,读整本书的时候就会无从下手,难以把握。没有足够的阅读空间,也就没有自己学习尝试的机会。孩子没有整本书阅读的实践,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不可能自己学会阅读。而有了导读单,孩子们读书就有了抓手,更利于阅读消化。</p> <p class="ql-block"> 虽然停课,孩子们却并未停学。每天网课结束后,他们就开始了共读,有问题及时沟通,小组学习群成了他们交流的场所,共读群是他们展示的舞台,因为疫情,我们不能聚在一起学习,但,这有什么关系呢?隔着屏幕我们照样分享。你说说你的感受,我谈谈我的体会,各抒己见,一样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 读书,把一本书读薄,也能把一本书读厚,这是能力;读书,在书的空白处做批注,则是一种习惯。密密麻麻的批注是孩子们在与书中人物对话,是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验。</p> <p class="ql-block"> 阅读是语文教学最终的“灵魂”。无论多么花样翻新的语文课堂,最后都离不开引导孩子“爱上阅读”这根主线。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激发,让“热爱阅读”的种子不知不觉的埋在学生心中。</p><p class="ql-block"> 第三十八期班班共读已经开始,孩子们的书已经在路上。一路书香,一路繁花,我们携手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