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老街的“奇妙”

迟守卫(池清)

<p class="ql-block">在青岛生活了几十年,没有去注意过青岛老街。年轻的时候骑着自行车上班下班,或是周日步行购物逛街,顺着老街上坡下坡,左拐右拐,一切似乎是那么的熟悉,一切又是那样的司空见惯,在这种司空见惯中漠视了老街的细节。</p> <p class="ql-block">2010年的某一天,不知怎的我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想要找一张我儿时住过的湖南路51号楼院的老照片,那是1953年我们跟着父亲工作调动举家从烟台来到青岛后居住的家,我们在这里住了20多年,在1999年的青岛火车站改造中,因为这个楼院毗邻火车站而被拆除了,我想找一张这个楼院的老照片留作纪念。那些日子我到档案馆查,在网上搜,费尽了周折也没有找到一张这个楼院的老照片,只是从网络上看到了青岛电视台在2010年七一期间播放的纪念青岛建党的专题片,其中有51号楼的影像,因为这栋楼解放战争时期是青岛地下党组织的秘密通讯处。我从这个专题片中截取了一张这栋楼的画面保存了起来,尽管这只是一张视频截图,可我像是找回了一件遗失的珍品一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失去了更觉珍贵,我感觉到了青岛老街对于我的重要,对于青岛的重要,于是我开始了对青岛老街的关注。我的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曾这样说过:老街是一个城市最清晰可见的编年史,建于那个年代,就留下了那个年代的印记和气息,它已成为记录历史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我的这位朋友说得对,青岛老街承载着青岛百年历史,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作为后代人,我们应该给予青岛老街更多一点的关爱。住在这座城市,就应该了解这座城市,更应该解读这座城市的老街,用自已的笔更多地留下青岛老街的记忆和怀想。之后我陆续写下了诸如《走近湖南路》、《怀想湖北路》、《广西路的传奇》、《浙江路的风情》、《太平路的风光》、《江苏路的风韵》等数十篇青岛老街系列文章,被“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编辑发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这些老街时,我才开始了解了那些我以为很熟悉的老街,逐渐地感觉到了青岛老街的“奇妙”:</p><p class="ql-block">街道难辨方向,</p><p class="ql-block">石阶串联路网,</p><p class="ql-block">马牙石块铺路,</p><p class="ql-block">房子建在坡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地图上看老市区路网(街道难辨方向)</p> <p class="ql-block">青岛老街道鸟瞰</p> <p class="ql-block">自由组团式的街道,难分东西南北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岛老街的这种“奇妙”,恰是青岛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的。</p><p class="ql-block">青岛的东面是著名的崂山山脉,它绵延向西缓缓地伸展到青岛老城区南部的沿海一带,形成了跌宕起伏的太平山、青岛山、信号山、观象山、观海山、贮水山等多个丘陵山头(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从地图上看老市区丘陵山头的分布</p> <p class="ql-block">太平山(图右上一角,山头上竖着电视塔)、信号山(图右)、观海山(图中)、观象山(图中上)遥遥相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山头的海拔都不是很高,太平山的地势稍微高一些,海拔也就在150米上下,观海山等山头的海拔才80多米。这些山头的分散布局使得青岛老城区起伏有致、变化多样,老城的街道就是在这样的低山丘陵上顺山依势,采用自由组团、放射式及不规则棋盘式相融合的方式修建起来的。青岛的老街丰富多元,就像大海的波浪,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街道不仅上下坡多,拐弯也多,起起伏伏,兜兜转转,所以青岛的街道没有东、西、南、北的方向感,外地人在青岛问路,青岛人会说“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这些无常的变化再加上那些形态各异、层层散布的“万国”老建筑,使得青岛老城区具有一种立体的艺术美感,这也是青岛老街独特的魅力所在。正因为青岛老街有着自己的曲线,我们行走在这样的街道,必然脚步放慢,欣赏着沿途的建筑和风景。青岛老街已经成为了展示这座城市多元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曲线的街道(拼图,下同。)</p> <p class="ql-block">阳谷路(因修建市场三路高架桥而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房子建在坡上(拼图,下同。)</p> <p class="ql-block">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笔下的青岛老城区(《青岛红楼》 作于1975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岛的民间有个“青岛老街‘三大怪’”之说,这分别是“波螺油子”、“马路盖在房子里”和“转了一圈又回来”——</p><p class="ql-block">“波螺油子”位于胶东路,这条路的早期是位于大连山、伏龙山和观象山之间被雨水冲积而成的一条沟壑,20世纪20年代修这条路时,利用江苏路与苏州路上下近十米的落差,巧妙地将这条路修成了“S”型的海螺状,青岛人俗称海螺为“波螺”,这里铺的马牙石路面因行人常年行走而被磨得油光锃亮,所以百姓们就把这条路叫作“波螺油子”。“波螺油子”把高位上的江苏路、热河路和低谷下的苏州路、无棣二路,通过“波螺”的三个弯连接了起来,形成了下坡的人看着上坡的人在脚下行走的奇特景象——</p> <p class="ql-block">波螺油子旧影(摄于1999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1年,在“波螺油子”上凌空架起了一座东西快速路高架桥,其主旨是改善青岛东西部的交通,可是,这处青岛的典型“波螺油子”路却被拆除了,“波螺油子”马牙石路被改造为一处石阶路。这条特色街成为了历史,永远封存在人们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波螺油子拆除时的影像(摄于2001年)</p> <p class="ql-block">波螺油子原处建了一段石阶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路盖在房子里”是指连接市场三路和沧口路的长台阶,在台阶上盖着民居(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连接沧口路和市场三路的台阶路</p> <p class="ql-block">长台阶的沧口路出口</p><p class="ql-block">这个长台阶因建造市场三路高架桥而被拆除了,现在此处建造的几个台阶路已经没有了往日那些台阶的特色了——</p> <p class="ql-block">在市场三路上建造的高架桥</p> <p class="ql-block">台阶下是市场三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庆幸的是,在莱州路至陵县支路上还保留着一段“马路盖在房子里”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这段街景还成为了电视连续剧《光阴里的故事》中的一个取景地,该剧整个都是在青岛拍摄的,由青岛籍演员李洪涛参演,在剧中的改革开放初期,他和厂里的几位老同事合伙晚上在“这里”摆馄饨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转了一圈又回来”是观海二路,这条路是围绕着观海山所建,整条道路呈环形闭合形状,沿着这条路的某一个点行走,最后还是回到了出发时的起点(见下图的黄圈)。这条路现在被保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面提到的“波螺油子”上的马牙石路应该说是青岛老街的独创,现在在一些老街上还保留着这样的路面。这些路是用大小近似、形若马的牙齿的石块铺设而成,青岛人称这种石块为“马牙石”。圆滑斑驳的马牙石路就像是青岛这座城市的历史音符,体现和吟唱着这座城市的浪漫风情——</p> <p class="ql-block">马牙石块铺路(拼图,下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青岛,还有一处神奇的“六路口”,这就是位于观象一路、江苏路、苏州路、莱芜一路、伏龙路、龙山路六条街道的交汇口。</p> <p class="ql-block">“六路口”示意图,形状像一只章鱼。</p><p class="ql-block">“六路口”周边的道路上下起伏,交叉连接,成为青岛老街的一处独特景观,甚至还得到了我国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先生的称道。1956年6月下旬至7月初,梁思成到青岛参加全国城市工作座谈会,他几次乘车经过这里时注意到了这个“六路口”。有一天当他再次经过这里时便立即下车考察起来。他看到这些道路顺势而建,错综复杂的道路组成坡度不一的路口,视野还能保持宽敞通透,交通还能保持井然有序,惊叹这些道路的组合和设计。</p> <p class="ql-block">站在伏龙路上看“六路口”:顺时针方向自左向右依次是观象一路、江苏路、苏州路、莱芜一路、伏龙路、龙山路。</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象一路上看“六路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岛老城区连绵起伏,变化多端,除了有蜿蜒的街道连接之外,街道和建筑之间还有石阶相连。这些石阶也设计得不尽相同,一切随山而变,因地而成,或长或短,或宽或窄,或直或曲,风格独具,各有韵致,处处彰显着艺术的个性——</p> <p class="ql-block">石阶串联路网(拼图,下同。)</p> <p class="ql-block">市场三路大台阶(已消失)</p> <p class="ql-block">图左是观象山下原禹城路大台阶(已拆除),图右是改造后的禹城路台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岛老街的“奇妙”蕴含着“奇、幽、韵、秀”,看到了青岛老街的奇妙,也就看到了青岛这座城市的魅力,也就读懂了这座山海之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照片除有水印日期和拼图由本人拍摄、制作外,其余的均选自网络,不一一注明,敬请原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5完稿于</p><p class="ql-block">青岛,天福绿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