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城~民族魂

一片云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7日,受朋友之邀,专程一起自驾去梓潼的两弹城。</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时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内迁梓潼,在此相继完成原子弹、“氢弹”的设计方案,九院旧址被称为“两弹城”。</p><p class="ql-block">2017年1月两弹城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九院于1958年在北京建院,经历了三次基地变迁:1962年开始从北京迁往青海海晏221厂核武器研制基地:1969年迁往四川“九〇二地区”:1987年开始向绵阳科学城调整搬迁。九院名称先后使用过二机部九局、北京第九研究所、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其实从这开始才叫九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研究所、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p> <p class="ql-block">1965年8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线建设和“要准备打仗”的部署,决定从青海内迁梓潼。又根据“大分散、小集中、依山傍水扎大营”的原则,将院本部落户于梓潼长卿山,其余各研究所,则分散设于龙门山和剑门山几个县的莽莽群山之中。当时,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科学家王淦昌、朱光亚、于敏、陈能宽、周光召、程开甲、彭桓武、郭永怀、邓稼先等,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怀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人民造福的愿望,又为实现“振我国威,扬我军威”的理想,都云集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中国两弹城占地3000余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是我国继青海原子城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1969年院部机关从青海搬迁至此,历经23年。</p> <p class="ql-block">两弹城道路绿树成荫</p> <p class="ql-block">至今,“两弹城”仍完整保存着大礼堂、办公楼、档案馆、模型厅、情报中心、邓稼先旧居、将军楼等167栋60年代建筑物及防空洞、国魂碑林等众多纪念实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入全国100大文物新发现之列。</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行政楼</p> <p class="ql-block">李英杰,邓稼先旧居</p> <p class="ql-block">李英杰曾担任九院党委书记,先后和邓稼先、胡仁宇两任院长搭档,成为九院的最高领导者和决策者之一。1988年,李英杰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p> <p class="ql-block">李英杰书房</p> <p class="ql-block">李英杰,名气似乎没有一些著名科学家大,但在老九院人心里对他充满敬佩和有着极大的威望。他在担任重要岗位上从一点一滴的实际处下手,甘当幕后英雄,以他果断的决策,为九院人争取到了应有的政治地位和富足的生活保障,为奠定中国核工业的坚实基础做出了无悔的奉献。他被九院人称为“托起巍峨的丰碑”的人!</p> <p class="ql-block">与于敏及其他科学家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这次去时,正遇将军楼整修土建,未能观览。</p> <p class="ql-block">邓稼先旧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虽说与现在的建筑比较而言,显得低矮、古旧,却</span>烘托出凝重而沉静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邓稼先卧室</p> <p class="ql-block">邓稼先用了几十年皮箱</p> <p class="ql-block">邓稼先(简历)手迹</p> <p class="ql-block">伏案工作状态</p> <p class="ql-block">办公室书房</p> <p class="ql-block">邓稼先用的电话</p> <p class="ql-block">60年代打字机</p> <p class="ql-block">住房过道</p> <p class="ql-block">住院期间仍念念不忘使命</p> <p class="ql-block">邓稼先病榻上对国家领导人前来看望后书写感受</p> <p class="ql-block">邓稼先曾乘坐的车</p> <p class="ql-block">王淦昌,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p> <p class="ql-block">1964年,王淦昌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也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工作走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王淦昌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1996年初使中国准分子激光研究步入了国际先进行列,成为继美、英、日本、前苏联之后具有百焦耳级氟化氪激光器的国家。</p><p class="ql-block">王淦昌作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核武器研究试验工作的开拓者,在从事核武器研制期间,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他是原子弹冷试验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第三次地下核试验。</p> <p class="ql-block">王淦昌手迹</p> <p class="ql-block">卧室</p> <p class="ql-block">他的夫人是没有什么文化的“糟糠之妻”,他们相濡以沫一生。</p> <p class="ql-block">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王淦昌曾担任20年的大学教授,桃李满天下,华裔科学家李政道是他的弟子。在国防科研领域,他言传身教,周光召、邓稼先、于敏、陈能宽、程开甲、杜祥琬、胡仁宇、胡思得、唐孝威、吕敏、丁大钊、王乃彦、贺贤土都曾接受王淦昌的直接指导。</p> <p class="ql-block">国务委员张劲夫评价王淦昌:无私奉献,以身许国,核弹先驱,后人楷模。</p> <p class="ql-block">两弹历程馆中记录着中国制造两弹进程中如歌如泣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年轻人也过来参观游览,希望他们能成为红色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科学家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甘心当一辈子无名英雄,隐姓埋名,藏匿于深山,废寝忘食的投入“精心研究、精心设计、精心试验、精心制造,力争第一,慎之又慎,万无一失”的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之中。他们在没有资料,缺乏试验条件的情况下,靠自己刻苦学习,靠自己反复摸索去掌握尖端技术。他们没有节日,也没有星期天,研究室里的灯光常常从黄昏亮至天明。</p> <p class="ql-block">1986年3月,王淦昌与王大珩、陈芳允、杨嘉墀四位科学家联合向中央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建议发展对国家未来经济和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力求缩小中国与先进国家间科技水平的差距,在有优势的高技术领域创新,解决国民经济急需的重大科技问题。由此催生了举世瞩目的战略性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为中国高技术发展开创了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历任原子科学研究院的四届院长</p> <p class="ql-block">1958年成立九局(九院)的文件</p> <p class="ql-block">张爱萍将军为九院题字</p> <p class="ql-block">三位科学家研讨工作情景</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对两弹工作的重视和指示</p><p class="ql-block">“在今天的世界上不能没有这个东西”</p> <p class="ql-block">“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完全可能”</p> <p class="ql-block">“……导弹核武器,现在不是搞出来了吗”</p> <p class="ql-block">按比例1:1的原子弹、氢弹模型</p> <p class="ql-block">中国研制导弹后至氢弹的时间表,与其他强国的比较</p> <p class="ql-block">保密守则 甘于做无名英雄</p> <p class="ql-block">程开甲(2018年逝世),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是中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7年7月28日,被授予“八一勋章”。2018年3月27日,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7-201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p> <p class="ql-block">于敏(2019年逝世)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5年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p> <p class="ql-block">国家领导人对制造两弹的指示</p> <p class="ql-block">青海基地第一块铀矿</p> <p class="ql-block">两弹的英雄们</p><p class="ql-block">“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p> <p class="ql-block">两弹城中的防空洞,留存着详细的新中国拓荒核武器、铸钢铁国防完整时代的背景,不觉使人极为震撼。</p> <p class="ql-block">在静穆凝重的时代气氛里,我们可以徐徐地观察到、感知到、触摸到“两弹”研制过程中秉承的爱国、协作、求新、创造精神的生动内涵。</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红色影视基地</p> <p class="ql-block">一排排红墙建筑在这里昂首挺立,它们挺过了艰难困苦和腥风血雨,虔诚地把领导和中国核事业的科学家的精神牢牢地镌刻: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协同作战、自强不息,勇于登攀,挺起民族脊梁!</p> <p class="ql-block">面对这里,城市、人潮、喧嚣、私欲,慢慢地从脑海中淡化;坚毅、奋斗、执念、奉献,缓缓地在血脉里喷张……</p> <p class="ql-block">那些年那些年~创业开拓进取超越,国家🇨🇳从贫困到繁荣,从弱小到强大</p> <p class="ql-block">那些年那些年~人民生活从维持生计到丰富多彩,从追求物质满足到追求精神升华</p> <p class="ql-block">要寻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血脉,梓潼县长卿镇“两弹城”必然当之无愧。它不愧是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色的身世是那么辉煌,创造的精神是那么荟蔚!</p><p class="ql-block">漫步于两弹城,感受着一路走来的风雨沧桑与浑朴厚重,回眸历史的慷慨热情与庄严凝重,激发着蕴藉深厚的意绪,到处都充满着爱国与忘我的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拍摄 2022.5.7</p><p class="ql-block">编辑 2022.5.17于四川绵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