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县民间文艺家协会,(2022)第七期,普安红色文化采风活动

小小云

<h3>  2022年5月10日上午,岳池县民间文艺家协会,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由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具体实施的“我的家乡我的城,我的岳池我的根”民间故事集采风活动,在普安镇进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对普安镇的红色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与宣传。<br> 五月银城好风光,飞车潇洒沐朝阳。<br> 红色文化揪人心,采风挖掘余家场。 <br> ---书画翁 杨应学 <br> 2022年5月11日</h3> <h3>  岳池县普安镇(清朝时期名为余家场),东与花板乡、齐福乡相邻,南与裕民镇相连,西与武胜县猛山乡白坪乡毗邻,北与乔家镇、石垭镇相连。区域面积42.67平方千米,截止2018年止,户籍人口31659人。自古以来天宝物华、人杰地灵,民风纯正,政通人和。走进普安,街道整洁,建筑林立,居民礼貌,商贩忙碌,生意兴隆。<br> 神奇古朴余家场,人杰地灵名声扬。<br> 商铺毗邻连市买,人风纯清昭华章。<br> ---书画翁 杨应学 <br> 2022年5月11日</h3> <h3>  进入场镇街道后,我们的采风车不由放缓了前行的速度,也方便了我们透过车窗仔细打量这座充满了红色文化记忆的历史小镇。不一会儿,车子停在了普安镇政务中心。它刚好位于普安镇的中心位置。铝合金大门气势刚劲,庭院结构紧凑,造型质朴清新。政务专栏整体布局整洁大方,长短大小错落有致,内容丰富而严谨。良好的展示了该镇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等。它既是干部们工作思想的风向标,也是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br>普安党政所在地,楼叠树掩多爽逸。<br>一座智慧理政库, 带领群众致富蹊(路)。<br> ---书画翁 杨应学 <br> 2022年5月11日</h3> <h3>  “采风普安,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座谈会”在余家场街道办会议室隆重举行。会议室窗明几净,长方形状的座位布局,使得整个会议室端庄大气。正面墙上“我的家乡我的城,我的岳池我的根”红色文化采风座谈会横幅,那火红的底色与白色的字迹相得益彰,赫然醒目,令人肃然起敬。彩旗飘飘,明灯闪耀,一旁的红色文化墙引人瞩目,催人奋进。</h3> <h3>  岳池县民间文化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补天发言,介绍岳民协赴普安余家场采风人员,道明本次采风意图目的。</h3> <h3>  岳池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兰良臣书记讲话 他阐明了本次采风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挖掘的时代意义等。</h3> <h3>  岳池县民间艺术家协会文研主任唐祖荣讲话 他主要强调了县宣传部对我们岳池民间文艺的高度重视,以及挖掘、收集、整理、传承、发扬岳池民间文艺的重要性。</h3> <h3>  岳池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外联部主任冯平讲话 他向大家一一介绍了由普安镇邀请到的特邀嘉宾们。并向大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具体流程。座谈会室窗几靓,屏幅泛彩灯发光。楼高眺远景在握,冯平发言全开场。</h3> <h3>  余家场社区书记吴海雄交流采风主题内容:余家场红色文化之余家场苏维埃政府史实。 吴书记说道:1931年间,中共岳池特支积极展开农民、学生革命运动,决定由共产党员廖玉璧、刘汉民、金化民、罗方域等组建华蓥山游击队,决定以岳池余家场为中心建立华蓥山根据地,成立余家场苏维埃政府。故事生动,凄美感人!余家书记吴海雄,致富路出提灯笼。介绍红色文化好,余家革命历史宏。</h3> <h3>  普安镇党委委员王春燕同志介绍说:普安解放前叫余家场,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文化之乡。1932年,华蓥山游击队以普安作为根据地,廖玉璧、罗木匠等组织300多人的队伍,在余家场成立“苏维埃人民政府”。她说,为了传承红色文化,教育下一代永记革命先辈的光辉史,会议遗址现在还保存完好。你们可以到那里去参观,采访年龄较大一点的老人,他们会给你们详细介绍当年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英雄事迹,争取让他们为你们这次红色文化的采风活动提供更多、更详细的红色故事素材。</h3> <h3>  普安余家场传说的苏维埃政府遗址,位于岳池县普安镇余家场十字街54号。 1931年秋,中共岳池特支在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学运的同时,决定由共产党员廖玉璧、刘汉民、金化新、罗方域等组建华蓥山游击队,由廖玉璧具体承办。廖玉璧卖去自己的部分田产购置枪支弹药,于当年11月在罗渡魏家沟等地组织魏远文、魏远山、魏云安、伍登先、尹锡元等四五十人,建立了党的基本队伍。1932年春,廖玉璧、刁玉甄联合行动,队伍发展到五六百人,开始进行武装反抗军杨森黑暗统治的斗争。 3月,游击队根据中共岳池特支的指示,在魏寿周家召开会议,决定将队伍改称川北赤卫军,同时决定以岳池余家场为中心建立华蓥山根据地展开斗争;5月下旬,廖玉璧在余家场召开有川北赤卫军和300多群众参加的会议,正式成立余家场苏维埃政府,经群众推选,魏云安、徐魏氏、魏远文、伍登元、罗木匠为委员,罗木匠为主席,办公地点设在余家场楼外楼。 曾经传说,杨森部队清剿华蓥山游击队时,双枪老太婆还悄悄来过普安余家场楼外楼躲藏避难,等杨森部队撒出后,双枪老太婆重回华蓥山继续打游击。川东革命岁月稠,玉璧舍资武器筹。创建革命根据地,余家老街楼外楼。 ---书画翁 杨应学 2022年5月11日</h3> <h3>  普安镇余家场苏维埃政府驻地楼中楼复原图 该图由县民协文研会创作组德高望重的杨应学组长,根据采风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而创作。</h3> <h3>  余家场苏维埃政府的历史影响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岳池地方党组织遵照党中央和四川临时省委的指示,高举武装斗争大旗,组建革命武装力量。期间,由岳池特支领导的川北赤卫军与余家场苏维埃政府所开展的革命斗争唤醒了人民,震慑了敌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为岳池地方党组织在以后开展更大规模的武装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意义与影响重大而深远。 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的革命斗争形势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军阀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暂时处于低潮。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的残酷镇压,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1927年8月12日,中共四川临时省委成立。临时省委迅速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要求各地党组织迅速恢复活动,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到乡村中去发展农运,随时准备发动武装斗争。接着,临时省委又在重庆扩大会议上提出利用军阀混战局面夺取地方武装。中共岳池特支遵照临时省委的指示,同时鉴于1926年组织和领导民团联合反抗军阀罗泽洲斗争失败的教训,加深了对地方势力两面性的认识,提出为了取得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胜利,必须建立由党直接领导指挥的革命武装,用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在岳池及周边地区同军阀杨森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二、廖玉璧组建华蓥山游击队1931年秋,中共岳池特支根据中共中央“六大”、中共四川省委第二次会议精神和中共顺庆特委指示,决定由共产党员廖玉璧、刘汉民、金化新、罗方域等组建华蓥山游击队,由廖玉璧(廖玉璧,岳池县中和镇人,1903年2月生,中共党员,华蓥山游击队的组建人,川北赤卫军领导人,1935年2月23日,被杀害于岳池县城南门外校场坝)负责具体承办。廖玉璧为组建华蓥山游击队四处筹集经费,还卖去自己部分田产购置枪支弹药。当年11月,在当时的罗渡镇,现在的齐福乡魏家沟村魏家大院组织魏远文、魏远山、魏云安、伍登先、尹锅元等50多人,正式组建成立华蓥山游击队,廖玉璧任游击队队长。游击队高举“抗捐、抗粮、抗丁”的旗帜,在华蓥山区开始了武装反抗军阀杨森的斗争。 通过组建党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改造绿林武装和军运工作,党的武装力量日益发展壮大起来,到1932年春,中共岳池特支可以直接或间接控制的队伍达到600余人。 1932年春,廖玉璧与改造过来的绿林武装刁玉甄部联合行动,开始进行反抗军阀杨森黑暗统治的武装斗争。出于斗争策略考虑,中共岳池特支决定廖玉璧所领导的革命武装以“劫富济贫”的面貌出现,以退为进,以寻找合适的时机,夺取武装,惩办豪绅,劫夺地主不义之财。中共岳池特支还大力发动群众支持游击队,吸收农民参加游击队。同时,广安进步人士李得北、绿林好汉陈博斋等经常与廖玉璧、刁玉甄联系,互相配合策应。 广安驻军杨森部在华蓥山一带驻有重兵,但他对蜂起的绿林武装并不轻易采取武力清剿,而是企图将其招安为“杨家军”,以扩充自己的实力。1932年春,鉴于广安不少绿林武装先后被杨森收编形势,活动在岳池广安一带的廖玉璧、刁玉甄部,为了取得弹药给养,保存力量,赢得时间壮大队伍,经请示岳池特支同意,以不改编队伍为条件接受了军阀杨森招安。 三、余家场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及其革命活动 1932年5月中旬,廖玉璧领导的华蓥山游击队集结在岳池余家场整训。13日,廖玉璧、刁玉甄、文若余、罗方域等游击队干部30人,在与余家场相邻的齐福乡魏家沟魏家大院魏寿周家召开整军会议。 会议决定: 1、将华蓥山游击队更名为川北赤卫军,共设5个大队。 2、廖玉璧任赤卫军领导人,刘汉民任赤卫军政委。 3、以余家场为中心,在余家场成立余家场苏维埃政府,以余家场为中心建立华蓥山根据地,开展革命斗争。 4、在队伍整训中,一方面对战士加强政治思想和革命前途教育,一方面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劣绅。 5、赤卫军必须纪律严明,买卖公平,对群众和气,不调戏妇女,不侵犯群众利益,并扶助灾民。 根据整军会议决定,廖玉璧便着手筹办成立苏给埃政府事宜。几天后,廖玉璧在余家场“楼外楼”隆重集会,参加集会的有游击队员和300多名群众参加,场面热烈壮观。会议宣布“余家场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 会议推选罗木匠、魏云安、魏远文、伍登元为“余家场苏维埃政府”委员,罗木匠任“余家场苏维埃政府”主席。至此,土地革命时期广安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红色革命政权——余家场苏维埃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楼外楼”本是魏寿周家的房产,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魏寿周即把它捐出来作为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地点。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一是庚即组建了自己的队伍,罗木匠任大队长;二是立即在余家场贴出了“打倒土豪劣绅!”“实行耕者有其田”“苏维埃政府万岁!”“人民民主自治”等宣传苏维埃政府政治主张标语口号。 同时,余家场苏维埃政府大力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行土地革命的指示,放手发动群众,使广大革命群众的革命热情空前高涨。苏维埃政府对土豪劣绅恶霸压迫农民的恶行实施坚决的惩治。普安大地主周恒堂(家有4000多挑谷),平时勾结官府和军阀,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他家养有家丁40余人,家中设有水牢。他对无力交租的佃户,实行残酷迫害,甚至逼其卖儿卖女,关入水牢。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几户佃户欠周恒堂的租谷无力交纳,被周恒堂打入水牢。苏给埃政府知道后,及时派魏远文带领3名赤卫军战士分头打入周恒堂的私人武装。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赤卫军战士里应外合,解除周恒堂家丁的武装,解救出了这些被关在水牢的群众;收缴周3000多银元,打开周的谷仓,将几百担谷子分给了附近的群众。进士沟一农家失火,粮食衣物被禁,苏给埃政府了解后,迅速给以救济。苏维埃政府受到当地群众的拥护,群众都称赞苏维埃政府好,一些群众还将自己的儿子送到苏维埃政府,参加赤卫军。 1932年10月,中共四川省委发布紧急通知,指示“南部、顺庆、广(安)岳(池)等地,应坚决领导农民斗争,革命兵变,发动游击斗争”。因此,中共南充中心县委在发动南部“升钟”起义创建川北工农红军的同时,要求川北赤卫军相机响应。当时正值杨森调一、四等混成旅到资阳参加军阀刘湘、刘文辉的“二刘混战”,仅留第五混成旅驻扎在华蓥山区,岳池县城兵力空虚。廖玉璧、刁玉甄商议,决定乘机暴动,夺取岳池县城。但因失密,暴动计划未能实现。但在此期间,党领导的川北赤卫军在岳池、广安开展了“袭团防劫军饷”“惩恶霸”“袭击伪罗渡政府”“支援川陕红军”一系列革命活动给反动军阀予以了沉重打击。 四、余家场苏维埃政府的影响 苏维埃政府和川北赤卫军的活动,很快传遍了余家场周围的乡镇。驻防广安的军阀杨森十分惊恐。于1933年1月,派第五混成旅第十五团团长罗润德部1000余人赶往余家场武力剿杀川北赤卫军。廖玉璧、刁玉甄在得知敌情后,鉴于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率部撤往华蓥山区,寻找机会再痛击敌人。1月13日,农历腊月初八,罗润德部赶到余家场,赤卫军已经撤离。罗润德在余家场扑了空,甚为恼怒,便在余家场烧杀掠抢,枪杀了留宿川北赤卫军的栈房老板孙容礼和派往赤卫军中刺探情报的肖教官与群众数人,烧毁民房数十间,制造了震惊全川的“余家场事件”。 从1932年5月到1933年1月,余家场苏维埃政府的活动虽仅短短的7个月,但它却是岳池,也是广安地区土地革命时期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意义十分重大。 (一)余家场苏维埃政府所开展的革命活动和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杨森的反革命势力,动摇了反动军阀的统治,有力地牵制了杨森的兵力,支援了川陕苏区红军的战斗。 (二)余家场苏维埃政府存在期间,在它的影响下,“岳池大片乡村已为苏区”。 (三)川北赤卫军与余家场苏维埃政府所展示的高昂革命斗志及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唤醒了人民,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为后来的华蓥山武装起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岳池县党史方志网</h3> <h3>  此次采风,只是掀开了本镇红色文化及民间故事文化的冰山一角,还有待后期更进一步的多方走访、挖掘、收集、整理、传承与宣传。</h3> <h3>  在此,我们编辑组要特别感谢不辞辛劳,积极主动为此美篇提供图文的杨应学组长。这段时间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编辑组的很多同志都忙于抗疫,精力有限,所以大部分图文都由杨组长提供。</h3> <h3>供文:杨应学、石文燕、唐祖荣供图:杨应学、冯平、张雪儿编辑:杨应学、石文燕审核:唐祖荣、张安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