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篇 人的7大体质,你属于哪种?

Anne燕子

<p class="ql-block">5022年5月17日 阴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会让我们感到很困惑,比如为什么我睡觉时,手心脚心总是会发热,有的人却非常怕冷?</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我连喝水都会长胖,别人天天大鱼大肉,却依然非常瘦?为什么我的面部总是很油腻,爱长恼人的小痘痘,但别人的皮肤却细腻清爽,连毛孔都看不到?</p><p class="ql-block">这种人与人之间身体的差异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质不同。今天呢,我就带大家一起探究体质的奥秘。</p><p class="ql-block">说到体质啊,根据中医理论,人的体质一般被分为七种类型,分别是阳虚、阴虚、气虚、气滞、血瘀、痰湿、湿热、这七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下面,我们先来了解第一种体质——阳虚体质</b></p><p class="ql-block">到了炎热的夏天,穿短衣短裤,吹着空调,吃冷饮,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p><p class="ql-block">但有一些人,即使在40度高温天气,也会用长袖长裤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有的甚至穿毛裤,棉背心,稍微吃一点凉东西就会腹痛、腹泻,手脚也经常冰凉,这类人就是典型的阳虚体质。</p><p class="ql-block">阳虚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包含了肾阳、脾阳以及心阳等,就是我们体内的阳气不够给力,让我们难以抵御自然界风寒湿冷的干扰。</p><p class="ql-block">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我们想一下在寒冷的冬季,你身处一间没有供暖的房子,是不是感到异常的寒冷?</p><p class="ql-block">阳虚体质的人,他的身体就如同这间没有供暖的房子,从里到外都透着寒气。</p><p class="ql-block">那么,阳虚体质是如何形成的呢?</p><p class="ql-block">绝大多数的阳虚体质都是后天造成的,比如经常吃寒凉的食物,在冬天追求“美丽冻人”,不注意保暖,有些女性喜欢露肚脐,或者喜欢露腰,在阳气应该收敛的夜晚却不好好休息,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稍不注意,就会一点点消耗掉我们的阳气。</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如何判断一个人是阳虚体质呢?</b></p><p class="ql-block">我们来看一下她们有什么症状:手脚怕冷,冬天摸她的手就像把自己的手放到了冰箱里,寒冷刺骨。</p><p class="ql-block">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有些女性性欲冷淡,月经量少,色淡质稀。体胖易肿。舌质淡苔薄白,边有齿痕。</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是这种体质,温阳补气,就是调理的要点。</p><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可以改善生活、饮食习惯,在秋冬季节注意保暖,夏天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平时注意不熬夜,日常饮食多吃温阳的食物,比如韭菜、牛羊肉等,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比如西瓜、梨等,也不要吃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食物。</p><p class="ql-block">其次,我们要多运动,因为“动则生阳”。在平时,可以多做一些舒缓柔和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打太极拳等,从而激活自身内在的阳气驱动力,大家是否觉得我们运动后身体就会微微发热出汗。</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在泡脚时,还可以通过按摩涌泉穴,来起到温肾阳的功效,也可以用艾草艾灸神阙,督脉,因为督脉是人体的阳脉之海,总管着一身的阳气,而艾草属于阳草,通过艾灸督脉,也能够激发出我们自身的阳气。</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u>我们再来了解第二种体质——阴虚体质</u></b></p><p class="ql-block">有的朋友可能会问:“既然阳虚体质不好,那我就拼命的补阳,把体内的生命之火烧得旺旺的,是不是就不会阳虚了?”</p><p class="ql-block">当然不是,保持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是一条重要的养生法则。</p><p class="ql-block">如果阳气过于旺盛的话,就会“物极必反”,导致我们体内的“阴液”减少,也就会形成阴虚体质。</p><p class="ql-block">什么是“阴”呢?</p><p class="ql-block">我们体内拥有大量的血液、汗液、精液、唾液等,相对于阳气来说,这些津液就是“阴”,它们就像是生命之泉,在我们的身体里四处流淌,滋润着身体里的每个细胞。</p><p class="ql-block">如果体内的生命之泉干涸了,我们的身体失去灌溉,就会变成干涸的土地,呈现出缺水的状态,从而产生一系列干燥的症状,以热为主的表现。</p><p class="ql-block">比如有些人平时很爱喝水,但还是总感觉口渴,皮肤也变得十分干燥脱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的人睡觉时手心和脚心经常会感到发烫,恨不得在脚边放点冰块,有的人总是感觉烦躁不安,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这些都是阴虚体质所表现出来的现象。</p><p class="ql-block"><b><u>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这类人群手足心发热,潮热盗汗,口干口渴,心急易怒,失眠多梦,月经提前,量多,形体消瘦。舌红少津。</u></b></p><p class="ql-block">阴虚体质形成的原因有两个,一种是先天因素所导致的,因为来自于父母的遗传,是无法避免的。</p><p class="ql-block">另一种则是后天因素所导致的,比如饮食不当,长期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作息时间不规律等,这些加重和促成阴虚体质的行为,其实都可以避免。</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阴虚体质调理的要点在于滋阴降火,我们平时应该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百合、银耳、冬瓜等,少吃性温燥烈的食物,比如牛羊肉、辣椒等。</u></b></p><p class="ql-block">同时,应该注意克制情绪,遇事要冷静,在运动时要控制出汗量,并及时补充水分,洗澡时间要短,不宜蒸桑拿。</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u>接下来我再来说一说第三种体质——气虚体质</u></b></p><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 “气”这个概念,有汽车的朋友都知道,除了电动汽车以外,大部分汽车都需要通过汽油燃烧才能产生动力,而我们体内的很多种“气”,就像是汽车里的汽油,成为我们身体的能量。</p><p class="ql-block">那么,气虚又是怎么回事呢?</p><p class="ql-block">气虚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比如我们在某段时间生病了或者太累了,就会出现气虚的症状,但是等到我们病好了,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缓解了疲劳,那么气虚的症状也就消失了。</p><p class="ql-block">但是,如果我们长期觉得身体乏力、精神不振,稍微活动一下,就有气喘吁吁的现象,也比别人更爱出汗,而且经常感冒,通常是感冒刚好没几天又会复发,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身体长期处于“气”不足的状态,也就变成了气虚体质。</p><p class="ql-block">气虚的表现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如果是五脏气虚,那么气短乏力,劳则加重。肺气虚,声音低怯,咳嗽气喘,小便无力。</p><p class="ql-block">肾气虚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脾气虚,食欲欠佳,食保不适,大便溏稀;心气虚,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胸闷憋气;肝气虚,胆小易惊吓,失眠做恶梦。</p><p class="ql-block">所以气虚体质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病初愈后,导致的元气大伤,长期过度用脑,过度节食等,都会导致我们气虚。</p><p class="ql-block">气虚体质的调理要点是补中益气,其中的补中就是补脾胃。</p><p class="ql-block">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具有益气健脾功效的食物,比如红枣、山药,白扁豆、桂圆肉,黄豆、鸡肉,牛肉等,同时要避免熬夜,适当午睡,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也可以常按足三里这个“长寿穴”来调理脾胃。</p><p class="ql-block">除了气虚体质外,还有一种体质叫做气滞体质,也就是我们说的第四种体质,我们来了解一下它。</p><p class="ql-block">气滞,顾名思义,就是脏腑、经络之气受到阻滞,不通畅了。</p><p class="ql-block">通过前面的分享,我们知道,气是身体的能量之源,它的作用是运行和转化,但是,当我们情志不畅、肝气不舒的时候,气的运行就会受到阻滞,就如同节假日期间堵塞的高速公路一样,由于气不能顺利的循环运行,久而久之我们就成了气滞体质。</p><p class="ql-block">小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属于气滞体质,曹雪芹在小说开篇就说她:“五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断之意”,由于她的情绪总是敏感压抑,长期的心情不舒畅,悲则伤肺,使她得了肺痨,也是肺结核,最终导致了她的早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生活中,处世悲观的人很容易形成气滞体质,他们和林黛玉一样,性格内向、敏感多疑,把很多烦心事都压积在心里。</p><p class="ql-block">因此气滞体质表现为:经常情绪低落,无缘无故的叹气,胸闷气短,容易失眠,是拿欠佳,脸色发青,指甲会出现一些棱。</p><p class="ql-block">气滞体质调理的要点在于疏肝解郁,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向上,积极的生活态度,不为那些小事儿烦恼,也不要总待在家里胡思乱想,而是要经常出去与别人交流。</p><p class="ql-block">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比如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等。</p><p class="ql-block">与气滞体质互为因果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五种体质——血瘀体质</p><p class="ql-block">有句俗话叫“十个女人九个瘀”,意思是大部分女性朋友都是血瘀体质。那么,“血瘀”又是怎么一回事呢?</p><p class="ql-block">血瘀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指周行于全身的血液运行受阻,不通畅了,就会使我们的身体出现血脉瘀滞的状态,而血是不能自己流动的,必须有气来推动才可以流动,所以气滞体质的人往往会伴有血瘀体质。</p><p class="ql-block">血瘀体质的人,脸上容易长各种各样的斑,这是因为血流受阻,我们身体内的坏死细胞无法排出,不断堆积堵塞血管和毛孔所导致的。</p><p class="ql-block">同时,血瘀体质的人还会出现局部刺痛感,这就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道理。</p><p class="ql-block">血瘀体质常表现为:</p><p class="ql-block">脸色发暗,有各种斑点、身体局部疼痛,口唇发紫,月经色暗,伴有血块,痛经,行经不畅,舌质暗红,边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增粗,发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气滞所导致的血瘀,那些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的人,也会因为身体内的气血运行不通畅,容易形成血瘀体质。</p><p class="ql-block">血瘀体质的调理要点是活血化瘀。</p><p class="ql-block">首先应该减少久坐的时间,比如每工作一小时,站起来活动十分钟,下班以后不要躺在床上刷手机,而是去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例如骑行、慢跑或者瑜伽都可以,这些运动都能帮助我们促进血液循环。</p><p class="ql-block">其次,饮食上可以选择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比如吃山楂、红枣、玫瑰花、月季花等等等,从而改善我们身体内的血瘀症状。</p><p class="ql-block">最后,应该保持足够的睡眠,但不可过于安逸,在脊柱两边有膀胱经,由下向上地刮痧,也可改善血瘀的状态。</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人体的第六种体质——痰湿体质</p><p class="ql-block">一听到“痰”这个词,很多人会从字面意义去理解,觉得是不是喉咙里的痰多了,那么吐出去或者化一下痰不就可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根据中医理论,将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的就是呼吸道及胃中咳出的分泌物,无形之痰则指身体内的体液,失去了正常的运行途径和规律,逐步凝结成为一种黏稠状的、有害的液体,这种液体是咳不出来的,留伏在体内时间久了,就使我们成为了痰湿体质,可能会有各种病变,如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等。</p><p class="ql-block">那么,哪些人容易成为痰湿体质呢?</p><p class="ql-block">长期口味偏咸,经常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经常受到寒冷侵袭,比如长期居住在气候潮湿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长期喜卧,久坐少动,这些行为都容易伤害我们的脾胃,使其运化功能失常,体内的津液无法被及时的气化,体内水分多了,也就成为了痰湿体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痰湿又被称为阴邪,一般喜欢向下走,危害人体的下半身,造成腿部和腰腹部脂肪的堆积,所以痰湿体质常见于肥胖人士,他们体形肥壮,肚子和腿部的肉却很松软。</p><p class="ql-block">痰湿体质的主要表现,你比如说舌苔厚腻,口粘不爽,头重如裹,四肢沉重,大便粘腻,白带量多,犯困嗜睡,体型偏胖。</p><p class="ql-block">痰湿体质调理的要点在于化痰利湿,我们平时应该保持室内的干燥,穿衣要透气,没有晒干的衣服不要穿,并且要避免淋雨涉水。</p><p class="ql-block">在饮食方面,应该以清淡食物为主,比如吃白萝卜、冬瓜等,少吃过甜或过于油腻的食物,否则会对脾胃造成更大的伤害。</p><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中说:脾主身之肌肉,因此通过运动肌肉,能起到健脾的效果,所以痰湿体质的人应该多进行户外运动,但因为他们大多体型肥胖,容易疲倦,所以在运动时应该循序渐进。</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来分享一个比较特殊的体质,它就是湿热体质,这也是我们说的第七种体质。</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说湿热体质比较特殊?</p><p class="ql-block">因为在中医理论中,湿属于阴,热属于阳,它们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现在却要融合在一起,必然会争出一个强弱,但是,无论哪一方力量更强大,作为战场的身体,必然会元气大伤。</p><p class="ql-block">因此,经过湿和热这两方的厮杀,就会使湿热体质的人,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浑浊之气,脸上变得油腻腻的,并且经常会长点痤疮、小疖子等,说的就是湿热体质的人。</p><p class="ql-block"><b><u>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湿热体质,你可以通过这几方面,你比如说,湿热体质的人,舌苔黄腻,咳吐黄粘痰,口气重有臭味,口舌干燥不欲饮,白带色黄有味,身体沉重燥热,大便粘腻,皮肤瘙痒,有痤疮易过敏,面色暗黄油腻</u></b>。头<b><u>发出油。经常感觉身体沉重、头晕脑胀等,这些都是湿热体质的典型症状,而且夏季加重。</u></b></p><p class="ql-block">长期的抽烟、喝酒和熬夜,滋补不当,以及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中,都容易使我们成为湿热体质。</p><p class="ql-block">湿热体质调理的要点是清热利湿,相对于前面的六种体质,湿热体质的人饮食更需要清淡,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瓜果蔬菜也就成了首选,<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u>比如赤小豆、绿豆熬粥、多吃空心菜,黄瓜,丝瓜等,都是具有清热祛湿功效的食物,</u></b></p><p class="ql-block">湿热体质的人,更适合多运动一些,只要身体条件允许,运动的强度可以适当大一点,但要注意的是,由于盛夏时节的暑湿较重,所以要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前太阳落山的时候运动。</p><p class="ql-block">由于湿热体质的人大多性格比较急躁,睡眠质量较差,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克制自己的焦躁情绪,避免熬夜,白天还可以适当午睡一会,这有利于情绪的改善。情绪变得好了,湿热体质才有可能慢慢调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在现实生活中,其实这几大体质经常叠加出现,你比如说,气滞和血瘀体质常见,阳虚和气虚体质常见,痰湿易化湿热,这两种体质也常见等等。</p><p class="ql-block"> 后续会讲一讲这七种体质,并为大家提供详细的调理方法,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p><p class="ql-block">→摘自中医韩学杰教授的课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