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偶然发现的一张介绍信,让我们组建了一个群,2022年5月,带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促成了一场45周年之后的聚会。</p> 我们的故事:<div> <br><div> </div></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随想一:5月12日历史上的今天。</p><p class="ql-block"> 1977年5月12日,带着“镇江市革命委员会城市建设局固定职工调动介绍信”,由市劳动局分配,51名青年来到市公交公司保养厂报到,开始了他们精彩的职场人生...</p><p class="ql-block"> 张晓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朝花夕拾】</p><p class="ql-block"> 读了张晓红的《随想》,意犹未尽,也来诌两句。</p><p class="ql-block"> 时间真快,不觉间45年过去了。现在想起公交的人和事,雪泥鸿爪皆有味。我和于汇文等分到二车队,队长孙正禄,指导员態文忠。二车队负责三路线运营(京口闸至谏壁)该线与二路线是城效两条客流量最忙的线路。三路沿线集中了镇江能源化工建材汽车机械等主要产业的部省市属大中型企业。运营的都是通道车,每天上下班高峰车厢爆棚,卖票要从人墙钻缝才能过去。</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售票很简单,上岗后方知是个技术活儿。一要有站功,行驶中站立乘客旁,一手收钱一手撕票,车晃人不晃,如舟行波浪,没点制衡力是不行的;二要有心功,一站一票,一站一号,票号对应,严丝合缝,久久为功,方能如鱼得水。</p><p class="ql-block"> 那时谏壁乘客不少是电厂工人,不少是老江湖。上车就冷眼瞪你,“别叫我买票”。那时年青,不懂圆融,不会像师傅们“会说话”。不买票不给下车。有次有一人威胁“你找死了,下车给你好看”。</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那时的乘客中有一人后来做了香江大酒店老板,成了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我却成了他的消费者。</p><p class="ql-block"> 那年那人那事,或喜或累或忧,现在想起,都是人生的长歌。</p><p class="ql-block"> 沈怀宏</p> <p class="ql-block"> 80年,为了学技术,我主动从安全科要求到修理厂,这是维修后桥传动系统。</p><p class="ql-block"> 尹冰胜</p> <p class="ql-block"> 随想二:看马天翼“8路车老司机”照片</p><p class="ql-block"> 8路线路我连续跑过一段时间,也可能和马天翼还搭过班。当年8路起点在大市口。记得开始跑的时候,有一天一个乘客急匆匆跑来,欲想上车,但又止步(大市口站点有好几个线路的),仰着头问我:你们是几路啊?我随口答道:我们是8路,这一答话竟引得车上车下乘客们一阵大笑,笑过之后自己回味了一下,觉得还蛮得意的,和当年看的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嗄等电影里讲的差不多一一我们是八路。但是后来我注意改口回答了,就两字:8路。</p><p class="ql-block"> 张晓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看了张晓虹的随想、沈怀宏的朝花夕拾,我也来分享一个我当实习生时故事。</p><p class="ql-block"> 一次高中同学聚会,有位男生走到我面前,对我说: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我看着他莫名其妙,他接着说:有一次我坐2路公交车,我都挤到最前面了,你不停的喊,前面一个买票买票,不就是三分钱,至于吗?他一提这事我想起来了,N年前,张向丽和我说过这事,她们是邻居。</p><p class="ql-block"> 我一听这事笑起来了,我说:你还想逃票呢!逃票人的小动作,能逃过火眼金睛的老售票员,车辆一到站,她们眼睛一瞄,就知道前门上了几个,后面上了几个,当时我这个实习生,哪有那样的本事,是我的师傅问,你前面卖了几张票,我告诉她几张,她说:不对,还有一个。高峰时乘客人挤人,上车乘客到处钻,我到哪去找,我只能喊还有一个没买票,请买票…</p><p class="ql-block"> 其实他不是想逃票,是看到我不好意思罢了。</p><p class="ql-block"> 我的同学是吴旭光的小叔子,实习师傅是尹秀丽。</p><p class="ql-block"> 钟云霞</p> 售票员玩的心理战,或者是瞎咋乎,当然老售票员有这个本事,人多也不一定记得是几个,就说还有一个,结果有两个人掏钱买票,我就这样干的,屡试不爽。....<div><br></div><div> 夏 钰<br><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 我也来分享一个曾经的窘事,应该是犯的错误。</p><p class="ql-block"> 实习时我在一车队,实习师傅王志芳,驾驶员是潘功全,脾气特坏,不敢跟他讲话,虽然对车辆感兴趣,但不敢问他。</p><p class="ql-block">我们跑的是南站到西站的线路,南站站房边上就是煤球厂的厂房,经常有公交车停在围墙边上。</p><p class="ql-block"> 有天上午在南站,我的同事跟我讲:上车玩玩?我说不懂,他说我知道,我教你,我求之不得,只见他就坐进了驾驶室,一边扳排挡,一边踩离合器刹车,看上去很在行,还让我坐进驾驶室试试,忙了一阵我们俩下车了,结果当天下午就被领导叫到队部,被狠狠的批评了一通。</p><p class="ql-block"> 原来我们俩下车没有拉手刹,车辆后来溜起来了,把煤球厂的围墙撞倒了,这还了得,煤球厂找到车队领导要求赔偿,一听这话,我们呆了。</p><p class="ql-block"> 当时车队长万长林,指导员张汉卿,看我们刚工作,认错态度比较好,没有处理我们,但让我们写了检查,没让我们赔偿,不过当时一个月工资才13块钱,赔也赔不起。...</p><p class="ql-block"> 夏 钰</p> 工作二十年时,相约国际饭店 工作三十年 45年后的我们,已是白银相间 <p class="ql-block">原一车队的学员</p> <p class="ql-block">二车队的学员</p> <p class="ql-block"> 于汇文:查了一下日历,1977年5月12号是星期四,15号是星期天,2022年的5月12号也是星期四,15号也是个星期天! </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巧合,缘份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时间 装满了往日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岁月 凝聚了永恒的友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四十五载弹指间,</p><p class="ql-block">六五花甲曾青年。</p><p class="ql-block">留得当年豪情在,</p><p class="ql-block">换取今朝夕阳欢。</p><p class="ql-block">沈怀宏</p> <p class="ql-block"> 最后感谢这次活动最大推手--于汇文;感谢活动的策划者--胡振;感谢海涛、夏钰为大家的热心服务,感谢所有的参与同仁,谢谢你们的支持与信任,有了你们,才有了我们这次圆满的聚会。</p><p class="ql-block"> 祝:所有的同仁们,健康快乐!</p> <p class="ql-block">后记</p> <p class="ql-block"> 如果将人生比作一段多彩的丝线的话,公交的九个月一定是橙色的,虽短暂但亮眼、浓烈、有趣且珍贵。看了视频,一幕幕尘封多年的往事,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面孔过电影式的重新拾起,非常亲切。</p><p class="ql-block"> 柏乃琪</p> <p class="ql-block"> 这次活动效果很好,气氛热烈,让我们翻开了时光的记忆本,回味四十五年的变迁,真的很开心,感谢公交的老同事们。</p><p class="ql-block"> 胡 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张微微泛黄的小纸片,对于我们这批人来说,是段美好的记忆,是我们人生经历新起点,它记录了我们当年的青春岁月。小小的纸片,让我们身份由学生成为了工人(大集体)。</p><p class="ql-block"> 于汇文</p> <p class="ql-block"> 这个美篇让我跟他们一起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介绍信所附的名单还是刘慧芬写的,现在都成了历史记录了,我们真的老了。 </p><p class="ql-block"> 张茂桃</p> <p class="ql-block"> 弹指一挥间,相识与不相识的同事们,祝你们安好!</p><p class="ql-block"> 程达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