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水晕墨章

广志艺术

<p class="ql-block">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自魏晋开始,中国文人寄情于山水幽境,感受山川之美的社会时尚为山水画的勃兴创造了条件,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而独立的山水卷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勾线填色、无皴无擦、青绿辉映、富于装饰品味的工笔重彩形式是早期山水画的典型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为唐代绘画的五彩缤纷再添了一分绚丽与生机,也为唐代山水画的继续发展和渐趋成熟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唐代山水画的成熟标志是以不同表现样式竞相发展格局形成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青绿金碧山水画,继承并提高了传统方法,发展成工整细致、金碧辉煌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山水画史上的密(工)体,它体现了院体山水画的先声。吴道子、张璪 、王维等人的水墨山水画,用笔粗疏奔放,用墨灵活多变,不求设色之艳丽,但求诗情画意之雅趣,这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大的风格变法,即山水史上的“疏(写)体”,也是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先声。此后的五代两宋时期更得以迅猛发展。</p><p class="ql-block"> 唐代是中国山水画成熟的开端,山水画的技巧、法理在五代到宋初期间高度成熟起来。经过元、明、清得以继承发展。</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展示给大家的拙作小品是我在疫情期间静心研究古人山水画技法薪火相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希望得到同道的指教。</p> <p class="ql-block">拟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笔意</p><p class="ql-block"> 此作品为五代时期董源代表作品之一。描绘一片江南夏日郊野景色,冈峦平缓,草木秀润,云雾显晦。全图以平远取势,于平淡浑朴中“得山川之神气”。董源擅长山水画短披麻皴。整图的意境是清远文静使人心生幽意。</p> <p class="ql-block">拟北宋.巨然《山水图轴》局部笔意</p><p class="ql-block"> 巨然师法董源,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与荆、关南北辉映,各擅胜场。元代王蒙、明代沈周,受其影响颇多。他擅画江南山水,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层层深厚。本图也记述出古人的聪明才智用水为动力的磨坊。</p> <p class="ql-block">拟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轴》局部笔意</p><p class="ql-block"> 本幅画面宽大,气魄磅礴。画面正中墨色深暗的峰峦林木是景物的主体,两侧远山、村落和溪桥作为陪衬,气韵壮美崇高。画面用笔圆钝,古拙敦厚,繁密的山岩用雨点皴擦、林木枝叉与空疏的水、天、雪、雾构成疏密明暗变化节奏,高远、深远透视法合用,空间效果显著。全幅在成功表现寒山骨气的基础上,更深刻地营造出一种沉思内敛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拟北宋.王诜《渔村小雪图卷 》局部笔意</p><p class="ql-block"> 王诜的山水画集二李之长,在李成的清逸中融入了李思训的华丽,在水墨画法中引入了金碧山水的设色,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貌,人们称其画风“清润可爱”。此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卷前黄绢隔水有宋徽宗题签“王诜渔村小雪”六字。创作于王诜被贬之后,反映出作者向往山林隐逸的情怀。画家以极富情致的笔调描写了小雪初霁的渔村山林景色。</p> <p class="ql-block">拟南宋.李唐《万壑松风图轴 》局部笔意</p><p class="ql-block"> 本图用笔粗放,中侧锋相济而施,以小斧劈和刮铁皴为主,用笔略有含混,多干笔皴擦,淡墨罩染,使整个山体和谐统一。几组松树细笔松针,全幅以表现近景为主,有深沉威严之感,浑然完整的山体在飞泉的回环、云雾的穿插中层次井然,磊落苍郁。</p> <p class="ql-block">拟南宋. 夏圭《溪山清远图卷》局部笔意</p><p class="ql-block"> 夏圭,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有“夏半边”之称,意谓其多作山水滩岸林舍半边之景,擅长小斧劈和拖泥带水皴。和马远并称为“马夏”,皆享盛名。夏圭承李唐一脉,同样也是简约率直的一路,较之李唐又更注重山水中诗情的挖掘,因而更能打动人。文征明评马远为“意深”,夏画以“趣胜”。二人皆巧于构思,精于经营,画史评二人全境不多,故谓“马一角”“夏半边”,对后世山水影响极大。</p> <p class="ql-block">拟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局部笔意</p><p class="ql-block"> 此作品用水墨山水技法描绘出富春江一带山 水逶迤开阔的景色。画面以意构景,以趣取法,简约的披麻皴十分灵动飘逸。景的起伏转折,山体结构多取平缓圆浑之态, 表现出富春江畔千姿万态的多变景色。</p> <p class="ql-block">拟元.王蒙《青卞隐居图轴》局部笔意</p><p class="ql-block"> 本图以高远凝聚式构图描绘了危岩高耸、万壑千岩、密树丛林、溪流涌泻的江南胜景。作品多用解索皴和蜷曲状牛毛皴,其势雄浑。全图效果郁然深秀,恰好表现出画家的隐逸思想 。</p> <p class="ql-block">拟清.弘仁笔意</p><p class="ql-block"> 本姓江,名稻,字六奇。又名肪,字鸥盟。出家为僧后,字渐江,号梅花古衲。晚年定名弘仁,又号无智。明朝政权的灭亡,弘仁于古航禅师门下,在福建武夷山出家为僧,重返家乡,隐居于黄山。 弘仁从学宋人到师法倪云林,终日与山川烟云相悟道,走的是一条探索自我心性的道路。他倾心于云林山水清逸疏远的品格,而不隅于其格局。</p> <p class="ql-block">拟清.龚贤《千岩万壑图》局部笔意</p><p class="ql-block"> 龚贤字半千,号半亩,居金陵八家之首。“黑龚”则为龚贤山水画的主要特色。“黑龚”其实质特点是用“积墨法”层层积染,在反反复复的皴染中求“亮墨”,现代画家黄宾虹受其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