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相遇云端 教研同行</b></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5日,我们参加了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学科线上云端教研活动,以学校音乐欣赏课为题,周海宏教授为我们展现了许多精彩的内容,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周海宏教授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美学家、音乐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教授说人对音乐的需要是很强烈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培训一开始,教授给我们播放了不同月份大小的婴幼儿对音乐所展现出来的不同反应,研究表明6-8个月的孩子会对音乐有强烈的反应。</p> <p class="ql-block">由此可知,孩子对音乐美的需要,对音乐审美反应,对音乐情绪判断的能力与生俱来!音乐教育要好好保护它,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它!</p> <p class="ql-block">音乐为什么那么难懂?根据音乐美学的基本原理、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属性:没有视觉体验,所以,不能直接传达视觉形象;没有语义性感知,所以,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p> <p class="ql-block">“听不懂”,说不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并非听者欣赏水平差!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美术是视觉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p> <p class="ql-block">音乐是人类最古老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p> <p class="ql-block">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改变学校欣赏课原有方式,音乐会让听觉更美好。通过我们的音乐欣赏课,让孩子认为音乐好听,享受音乐,变成人生至高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每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中,对于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也可能发生很大的差异。</p> <p class="ql-block">适当的了解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p> <p class="ql-block">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p> <p class="ql-block">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不是太重要。欣赏音乐,重要的是感悟,而不是知识。</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音乐作为听觉艺术,会让我们在喧嚣的城市中,获得一份安宁与舒适。</p> <p class="ql-block">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又有了一个新的方向——让学生充分享受音乐之美。素质教育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改变原有欣赏课的思路,闭上眼睛,关闭思想,打开耳朵,带学生真正享受音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