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 为了尽快领会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精神,推进科学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山东省小学科学“科学探究能力提升课”专题研讨线上会议于5月13日通过腾讯会议进行。<br> 汶上县小学科学教研员王凤玲老师及时下发通知,宣传发动。因腾讯会议能够参与学习人数有限,王老师对会议内容进行了录屏,并组织全县小学科学教师在5月15日下午进行了学习,全体科学老师参与热情高涨,收获满满。 <div> </div> <br> 全省各地市教研员聚焦科学探究中“观察与思考能力”“质疑与批判能力”“反思与评价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从不同侧重点进行了经验介绍。专家们指出:良好的习惯是形成和发展学生观察力的最好老师,要让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要教会学生在现象的呈现处、探究过程的困惑处、实验数据的结论处等方面进行质疑;反思方法是反思思想的表现形式,是指在反思思想指导下,为反思活动提供思路和逻辑手段,以及具体操作原则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和程序。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反思总结、讨论反思、行动研究等方法的渗透,能让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和习得反思的能力。 济宁市小学科学教研员许凤英主任针对本次活动主题,对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批判与质疑、反思与评价三种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许主任结合校园中的植物、一杯水、金鱼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物,从观察目的、观察方法、观察记录、观思结合四个方面,给出了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能力具体思路和操作方法;创设民主的研讨氛围,引导学生有理有据的进行批判和质疑,即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看法,同时又包容不同的观点,打造思辨型课堂,是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能力的关键;从借助“问题框架”在探究活动中贯彻反思评价、借用“反思时刻”在教学过程中设立独立环节、在教学计划中专门增设学习时间三个方面谈培养学生的反思与评价能力,给与会老师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思路。最后,许主任提出济宁团队参赛课题的基本思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山东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卢巍主任做总结发言。卢主任先对研讨中各地区教研员提出的普遍性的问题给予解答。卢主任指出让学生先学会观察,其次观察到现象,再由现象发现问题,观察要讲究方式方法。卢主任根据小学阶段分了低,中,高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并指出通过现象让学生思考并且发现问题也是我们科学探究活动要研究的,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观察方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卢主任也对大家提出了殷切期望,本次基于课程标准大概念下的探究能力培养优质课评选是前所未有的一次活动,是挑战,也是契机,也是立标。希望广大科学教育者,把一些难题、硬骨头啃一啃,更深入的学习课标,让课标进入老师的大脑,充分发挥课标对课堂的指导意义。<div> </div> 汶上县小学科学教师积极参与线上研讨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了深度思考,写出一篇篇心得体会。<div> 科学无止境,探索永向前。相信我县科学教师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并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努力使我县的小学科学教学再上一个台阶。<div> <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 <div>撰稿:汶上县小学科学教研团队</div>审核:王凤玲<div>编辑:高俊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