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因太极结缘,在师姐们的引荐下,因为很多师姐跟他学过拳,太极协会组委会成员积极搭建平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再次走进太极学堂,跟远道而来扎西第子常东峰老师学杨氏85拳。</span></p> <p class="ql-block"> 5.10号到5.19号,十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授课时间:每天清早7:30到11:30,下午3:00到5:30。</p> <p class="ql-block"> 每天沿着清水走廊到公交车站,来回两趟,一路看花听水,步行10分钟时间就可到达。那也是风雨兼程。</p> <p class="ql-block"> 听说他来,我才找度娘先了解。因为扎西的弟子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常东锋是扎西大师的资深弟子,传统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中国武术六段,国家职业武术项目中级教练。习拳三十余年,精通拳、剑、刀、推手、大杆等。系统的掌握了传统杨氏太极拳的拳理及拳,剑,刀,推手,大杆等多种功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特别是杨家的丹田功在行拳中的应用法则。其拳架中正大气,圆润饱满,有行云流水之美;其“八法"之劲,招招有力,势势生风;其推手,柔中寓刚,听劲、懂劲、发劲一气呵成;其大杆,挥如蛟龙,浑然一体;其剑刀,潇洒飘逸,劈刺生威,这一切都得益于扎西大师所赐。</p> <p class="ql-block"> 这位也是扎西的弟子,她和常老师是师兄妹。本来准备约老师一起吃个饭的,结果常老师饭局太多,轮不到我,于是和领我入门的郎师傅来了个花前约虾。</p> <p class="ql-block"> 轮流值日,环境不错,前方视野开阔,这是张会长私房楼顶,看装饰做过餐厅,打过太极,练过舞蹈。空气流通,视野开阔,桌椅,开水器,卫生间,样样齐全,如果他把地面改成水磨,或者铺成地板条,那就相当完美了。老师这次说过练太极别太纠结方位,要和自然环境结合,面向视野开阔的地方就对了!我曾今还老想小时候学的,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北右南。现在这么一说也就简单多了。拳为我所用,动作不能太别扭,步伐也要灵活些,不过于纠结角度,大小。知方位明拳理,这是必须的,内家拳往里练,练上身,松,沉,转腰,落跨,沉肩,坠肘,收尾闾,顶命门,双腰子,单腰子做功,特别是讲开跨迈腿时,就像弓一样圆满,像担盆一样平稳,老师用树枝,用盆来做,我们不懂的地方反复教,以致树枝都折断了!!!</p> <p class="ql-block"> 行走江湖,而且习武教太极之人,都是高深之人,因为硬功夫是吃苦练出来的,行走江湖那是闯荡出来的,可以说这样的人是本百科书,人文,地理……无所不晓。</p> <p class="ql-block"> 把这套拳打得更规范,真正让拳为我所用,养生健身,这才是大多数拳友的目的。老师在松沉上特让我们去感受他身体的变化,加深印象。他很系统和规范的把这套拳总结出来了。哪些动作的相同点,哪些动作的区别,动作的攻防作用。</p> <p class="ql-block"> 此次学拳汪拳友收获最大,每次对老师鞍前马后,车接车送,又是老师攻防对象。</p> <p class="ql-block"> 有了便利贴, 我的书越读越厚,拳越学越复杂!恼火啊!何时打得像模像样?真正打上身?也许到天方地老!总之:水到渠成!</p> <p class="ql-block"> 太极生活化,无处不太极。</p> <p class="ql-block">生活需要仪式感,结业时杨主席还特意安排摄影师过来每位学员都和老师单独拍片,打印在结业证上,老师亲自签名,由杨主席亲自颁发,然后统一陪老师共进晚餐,为学拳划上圆满的句号。第二天王会长又不辞辛苦亲自驾车把常老师一行三人安全送到恩施。真是位大气且义气人!!!王会长,为你点赞👍!常老师肯定还要来的!冲你都要来!</p> <p class="ql-block"> 这位就是抖音里的四奶奶,我常刷到她的作品,网络红人。她就是房子的女主人,她说在楼下每天听到最多的就是:松,再松,还要松。其实这声音也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耳旁。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阳一阴,一实一虚,一开一合,一松一紧,一蓄一发,一呼一吸,松下去,继续松,还要松,松腰落胯,气沉丹田,实腿转蓄力螺丝拧紧,脚掌扒地。直到我们结业她才上楼来,其他时间上来怕影响我们学拳。到底经常拍摄从平稳,取图,配音都是杠杠的!制作出美美的图片和视频,谢谢你,四奶奶!</p> <p class="ql-block"> 祝拳友们拳技精进,健康快乐,平安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