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 class="ql-block"> ——《论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几天重读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刚读完简·爱长大成人部分,也就占整书的三分之一吧,除了心疼主人公童年受到的种种不幸外,我由衷的替简·爱高兴,因为她遇到了谭波儿小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书的译序中告诉我,本书的作者夏洛蒂在十五岁时也遇到了这样的一位好老师,并对作者的一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我想作者在小说里除了表达对那位老师的感激与敬意,同时也是在呼吁一种教育的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合上书,我默默的回忆我的曾经,多年前也有这么一位老师在我年少时给予过我力量,只是以前并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我小学的数学老师,虽然她只教了我不到两年。她是我五年级时才开始教我们数学,那时的我成绩一塌糊涂。妈妈在我成人后的聊天中,说老师当时建议我留级。想想小学时,我刚从江苏老家回来,上课听不懂老师的话,成绩怎么能好?满口乡音,怎能不被同学笑话和欺负?但所有的一切从五年级新换了数学老师开始改变。我已忘了这位数学老师的姓名,只记得她是一个南方人,好像是江浙一带离我的老家应该不远,上课语速很快,对我和对其他同学态度一样,从未对我有过严厉的批评。我很快对这位老师有了好感,数学成绩直线上升,一直到初中毕业我的数学成绩保持在95分左右,连带着物理化学的成绩都不错。信心第一次在我心头建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那时我不明白自己的进步是怎么回事,只是觉得自己突然开窍了。小学毕业后那位数学老师调回她的老家工作,我也就把她慢慢淡忘。直到我渐渐长大,突然明白那位老师对于我的意义,但再也没有机会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了。在写这段文字时,那深深的遗憾涌上心头,心在那一刻被揪住,泪水蒙住我的双眼。虽然没记住她的名字,但老师的相貌我还依稀记得。当时的她应该不到40岁,短短的烫发,朴素的衣着,干净整洁。面目端庄,脸上并不刻意修饰,皮肤略微发暗,有些许雀斑,嘴唇很薄说话很快。不是特别爱笑,但也不像有些教师老是板着脸,在我脑海中她的目光对于我是那么的和蔼可亲。</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书里的海伦是简·爱的另一个幸运。她比简还不幸,和简比,她缺乏斗争性,逆来顺受,但她像个天使温暖了简·爱的心,长大后的简放下了对舅妈里德太太的恨。谭波儿小姐虽为海伦的不幸暗暗落泪,尽力保护她照顾她,但还是没能留住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十多年的人生路上,经历了不少不如意的事,我一直像简·爱小时候一样把别人对我的不公正刻在了心里,放不下。虽然表面的坚强,让他人欣赏我积极的生活态度,但只有我知道,我是在躲藏,在逃避。一旦旧事重提,我还是控制不住,忿忿难平。 对待他人的事上少了同情心,觉得自己能挺得过的事,别人怎么就挺不过,有时自己也觉得有些冷酷无情。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也该试试放下陈年旧事,试试理解他人。海伦说“忘掉由这引起的激愤情绪,那你不是会过得更快活一些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简·爱不仅幸运,她还把幸运给了别人。她善待了她的学生,善待了她的亲人,更善待了她的爱人。这些都值得我去学习,对自己的孩子不要太严厉了,对自己周围的人不要太苛求了。</span></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