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露天球场的灯光

嘉陵江

<p class="ql-block">省文露天球场的灯光</p><p class="ql-block">作者 嘉陵江</p><p class="ql-block"> 第二课堂</p><p class="ql-block"> 1963年9月到1966年文革时,我在郑州第16中上学。家住百花路,毎天晚上上完晚自习,都要从河南省工人文化宫(五一公国)灯光球场路过。时值每年"五一”前后,郑州市“五一劳动杯"篮球甲级联赛都要在这举行,热爱篮球的我,可有事干了,每晚下完晚自习省文灯光球场,就是我学习篮球的第二课堂。真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那里我就象海绵一样吸吮营养,为日后我的篮球生涯奠定基础。虽然时过境迁,但当年的那些甲级队和著名球员还记忆犹新深深印在脑子里,如数家珍;黄委会的“小李”李殿卿无人不知无谁人不晓,在人堆里持球随心所欲;三厂的“白毛”吕朝阳的双手头上投篮,命中率优如机器;“铁屁股"周明光空中抓篮板一抓一 个 准,合理运用屁股的作用;二砂的“老曹”胸肌发达,篮下有绝对的空间优势等等,各路英雄豪杰悉数登场,看家本领各显神通,左手、右手、双手,原地、跳起投篮;左手,右手、背后运球;单手、双手、勾手传球;抢位置抓篮板,前转身后掩护等篮球技术;还有什么“长传快攻”、“二三联防""挡拆"等篮球战术,不胜枚举。渐渐地也使我这个青涩的苹果慢慢地成熟起来。</p><p class="ql-block"> 左、右手罚篮</p><p class="ql-block"> 记的那是市直联队的一场球赛,当时,我是市直球队啦啦队员,也因是市直子弟缘故,逢场必到。那时候市直主力主要是体委的王青林、大魏、老马,他们都是市体校篮球教练,个个都是精英,机关的队员篮球水平一般,但后来有些队员工作进步很快,有的当上了局长、成了市里领导。现在还经常和那时领队老郝一起打球晨练。王青林是市直的绝对主力,他的一招一式都像教课书似的,看起来赏心悦目,学起来动作规范。在那场比赛中,该王老师罚球,只见王老师往罚球线那一站,目光炯炯,充满自信,右手持球左手轻扶,举臂伸手抖腕,一个流暢的弧线,“唰”篮球进框。然后,换成左手,动作协调优美,"唰”又进了,真是令人拍案叫绝,现在回想起来,如果那时可以罚三个,一定还有一个双手呢!我是第一次见罚球左右开攻,目前美国 NBA 赛场还没出现过,可以说这是独创的"王氏投法”。</p><p class="ql-block"> 背后运球</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1965年的秋天,全国女篮乙级联赛(郑州)赛区,省文是一个点,那时产业工人大部分在西郊,建设路一拉溜一到六厂,华山路煤机、二砂、电缆都是近万人大厂,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再说那个年代文娱生活匮乏,中午听听小说连续广播(烈火金钢),晚上看看露天灯光篮球赛,可以说是神仙过的日子。话说那一场球有新疆女队的比赛,只见一个身高一米七左右的控球后位,梳着一对短辫,干炼潇洒,右手运球向前推进,对方队员向左滑步防守,突然大家眼前一亮,这位选手右手把球往身后一拉向左变向,球落在防守队员右侧,过人成功。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使人耳目一新,那是我有生一来第一次看到新动作,顿时全场观众掌声雷动无不为之欢呼雀跃。从此,一个新的篮球技术背后运球在西郊迅速兴起。</p><p class="ql-block"> 尼绒篮网</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次有省纺机球队参加的比赛,听说新近从国家紡织队下来一位姓蔡的高手,我和小伙伴早早就来到球场,观摩比赛。也许是省文也听说的缘故吧,那天特地换了一付新球网,来迎接贵客到来。谁知,这付球网是尼绒做的,下ロ很紧,那个年代化纤产品还很紧俏,大家都很新鲜。比赛开始后,球传到蔡高手手中,只见他旱地拔葱,跳起收腹空中停留,举球压腕,球旋转进框,如果是用美国女篮"黑白”相间的彩球,看得就更清晰了,使人始料不及的是球进准框后,因球太旋转、网口太紧,球进去后又弾出框外,顿时使人瞠目结舌,瞬间大家又为这次精彩奇遇掌声响起。</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转眼 50多个春秋过去,省文露天球场的灯光,在我记忆里还是那么依然鲜明,场上的球员在我记忆里还是那么依然鲜活,场上的轶文趣事还在我心中依然流淌,省文露天球场的灯光啊!它是一束永不熄灭的光环,划破夜空给郑州篮球带来了曙光。</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河南省工人文化宫</p> <p class="ql-block">看看门前停放的自行车</p> <p class="ql-block">曾经辉煌一时的露天灯光球场</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比赛场景</p> <p class="ql-block">省文图书馆一角</p> <p class="ql-block">一桥连接省文南北院,南院有游泳池,苗圃…</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郑州十六中大门</p> <p class="ql-block">校园一瞥</p> <p class="ql-block">合影背后是我们当年上学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文革时的校园</p> <p class="ql-block">89年的校园…</p> <p class="ql-block">建校60周年</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二砂…</p> <p class="ql-block">东德援建的工厂</p> <p class="ql-block">物是人非</p> <p class="ql-block">郑州国棉三厂男子篮球甲级队</p> <p class="ql-block">富有传奇的特色大门</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铁屁股"周明光与弟子</p> <p class="ql-block">从三厂“黑帮队”走出的骄子</p> <p class="ql-block">名噪一时的黄委会</p> <p class="ql-block">李殿卿给黄委会带了名声</p> <p class="ql-block">市直机关球队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老郝(后排右三)当年的领队</p> <p class="ql-block">王青林老师投球法,传帮带</p> <p class="ql-block">背后运球</p> <p class="ql-block">右手换左手</p> <p class="ql-block">50年前第一次运用,现在己成家常便饭</p> <p class="ql-block">省文球场灯光,照跃着我一生</p> <p class="ql-block"> 嘉陵江</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