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见闻与感受

唐立鸣(苏北老汉)

<p class="ql-block">上图是印度著名景点泰姬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近一个时期,印度因为新冠疫情大爆发、大流行,连续多日每天增加几十万病人并有几千人死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由于印度经济特别是医疗体系及手段的落后,致使许多患者去世后只能就地火化,情景十分凄惨。尤其最近在印度又发现多种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因而更进一步引起全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和忧虑,印度下面会怎么办?疫情何时能过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印度是我国的重要邻邦,因此,印度疫情的好坏、发病率的高低,牵动着我国亿万人民的心,同时也担心印度的疫情会否传染到我国,影响我们正常健康的生活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值得深思的是,新冠病毒为何会在印度大爆发,大流行?每天为何会有那么多的人被感染死亡?我想这一方面与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的关系,经济力量还不够雄厚,人民受教育程度偏低,防范意识差,另外一方面,也与印度人的生活习惯、饮食方法,种姓制度甚至与他们奉信的宗教信仰有关系。这不由使我联想起十六年前的2005年12月,访问印度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印度共和国(印地语: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语:The Republic of India,India),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东北部同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中国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它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印度斯坦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6.3%。</p><p class="ql-block">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诞生了印度河文明。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并确立种姓制度,吠陀教开始发展为婆罗门教。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开始推行佛教,并向外传播。约前188年,孔雀帝国灭亡后群雄割据、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莫卧儿帝国,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以后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6月,英国颁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领。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同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也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侨汇世界第一。</p> <p class="ql-block">上述图片为印度国旗。</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著名景点莲花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莲花寺是一座由里至外共由三层白色大理石包围起来的巨大的巴哈伊寺庙,实则更像一个基督教教堂。莲花寺内部陈设简单,虽为寺庙但是里面没有供奉任何神像,只有简单的几排长椅和一个讲台,巴哈伊教是印度的一个新兴教派,也叫大同教。</p> <p class="ql-block">上述图片为印度新德里的印度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堡</p><p class="ql-block">德里红堡位于亚穆纳河西岸,是由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Shah Jahan)所建,为象徵莫卧儿帝国强大势力一个指标性建筑,自1639开始建造,耗费了近10年的时间才完成。</p><p class="ql-block">Lai Qila的意思即为红色城堡,整座城堡都是用红色砂岩所建,周围城墙高耸,气势非凡,在设计时同时兼顾到美学及战略因素。可从德里门或拉合尔门进堡,拉合尔门面朝曾为莫卧儿王朝首都的拉合尔(现位于巴基斯坦国境)。城堡内的建筑包括明珠清真寺、公众厅与私人厅以及专供皇帝使用的冉玛哈勒宫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述图片为德里红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泰姬陵</p><p class="ql-block">泰姬陵(Taj Mahal),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p><p class="ql-block">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拉”,是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其妃子于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于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首府的阿格拉(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的经典杰作之一,被誉为“完美建筑”,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续写,光阴轮回,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泰姬陵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阿格拉古堡</p><p class="ql-block">阿格拉古堡与泰姬陵相互遥望,暮年的皇帝在此守望故去的爱妻,爱情让这座城市永恒凄美,但另一个故事却更现实悲伤:为争夺王位而囚禁父亲、相互杀戮的儿子们,让这座城堡的空气中消散不去落寞孤寂。阿格拉城堡的内、外两层城墙均为红砂岩建造,几代君王的修建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建筑博物馆”。阿格拉古堡建筑是印度伊斯兰艺术顶峰时期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整个古堡约有500座建筑,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建筑艺术之大成,庄严而华丽。古堡之内有威严的觐见宫、恬静的观鱼院、精巧的珍珠清真寺等,亭台楼阁,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为华丽的是枢密宫,白色的大理石宫墙光彩照人,镀金的宫顶熠熠生辉,镶嵌宝石的柱子耀眼夺目。</p><p class="ql-block">阿格拉古堡是阿巴克大帝花费十年心血建起的一座极其奢华的宫殿,其孙子沙杰汗继位后,又增建了一些殿宇,使阿格拉堡成为一座无比壮丽的皇家都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述图片为阿格拉古堡以及笔者在阿格拉古堡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阿格拉古堡的山路徒峭,弯多坡多,不易攀登,于是大象便成了游客们的代步工具。那些载人的大象背上放着供游客骑乘的座椅,里面铺着厚厚的棉垫。每头大象额头上贴着编号,安静温顺地排着长队等待。当轮到它时,随着主人的号令,便听话的趴下来,让游客跨过身体,坐到座椅里。当主人发出”起”的口令时,便慢慢站起来,由主人牵着,驮着游客出发了。那次骑乘大象,是我第1次那么近的距离接触大象,留下难忘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上述图片为运载游客去阿格拉古堡的象队和驭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斋浦尔(Jaipur)是拉贾斯坦邦(Rajasthan)首府,印度北部的一座古城,在新德里西南250公里处,人口390万,面积11117.8平方公里,为印度北方重镇,也是珠宝交易中心。</p><p class="ql-block">公元1876年时,斋浦尔为了迎接英国威尔斯王子(Prince of Wales)到访,将旧城内建筑物全部漆成粉红色,外加白色边框,所以又被称为“粉红城市”(Pink City)。</p><p class="ql-block">斋浦尔最大的特色就是粉红色,置身于斋浦尔的街头,环顾四周,一座座建筑整齐排列,粉红色的墙,粉红色的窗,粉红色的穹顶,就连街边小店、小摊,甚至厕所也都涂成了粉红色。尤其是在傍晚时分,残阳如血,彩霞满天,在既不剌眼又让人能看清轮廓的日照之下,整个斋浦尔就是一个粉红色的梦。</p> <p class="ql-block">上述图片为粉红色的斋浦尔城市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斋浦尔天文台</p><p class="ql-block">斋浦尔天文台又称为简塔·曼塔天文台,是印度最重要、最全面、保存也最完好的古天文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遗产 。该天文台位于印度拉贾斯坦邦的斋浦尔,斋浦尔天文台主要由14个几何仪器组成,分别用于测量时间、预测日食、跟踪轨道上的星体、测量行星的偏转角、确定天体的高度以及相关的数据。每一个仪器都是一个固定的聚焦工具。Samrat Jantar是最大的测量仪器,它高达90英尺,其影子经过认真的标示以显示时间。</p> <p class="ql-block">上述图片为印度斋浦尔的古天文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印度社会里有着严格的种姓制度,并不可逾越。印度的种性制度根深蒂固,一等级婆罗门、二等级刹帝利、三等级吠舍、四等级首陀罗、最低等级达利特(也称贱民),在印度通过肤色和配色基本能区分他们属于哪个等级,等级越高的人肤色越白,而且高等级的人往往会佩戴很多珠宝在身上。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印度的种姓制度对于人类来说是最不公平的。在中国家庭贫困、地位低下,你可以通过读书、努力工作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在印度从一出生就决定了你是什么阶层的人,而且生生世世不得翻身。种姓制度还规定,低等种姓的人不得与高等种姓的人通婚(现在好像放宽了。高等级男性可以娶低等级女性,而高等级女性是不允许嫁给低等级男性,若硬要通婚,那生的孩子就会沦为贱民)。“贱民”一个多么带有歧视性的称呼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印象里当年我到了印度以后,目之所及是贫富两极的严重分化。穷人们过着极其简陋而贫困悲惨的生活,一家人甚至连家畜就生活在简陋的用塑料布搭的低矮棚子里。吃喝拉撒睡全在那里,棚子既不遮风也不挡雨;而富人们则受着英国贵族般严格的教育,过着醉生梦死、一掷千金的奢靡生活。我在印所下榻的五星级喜来登酒店占地巨大,豪华气派,富丽堂皇。旅客当中许多当地贵族都穿金戴银,气质高雅。而围墙外则是一片凄惨景象。穷人就住在围墙边上用塑料布搭着的简陋的帐篷里。那里污水横流I,臭气熏天,垃圾遍地,野狗乱窜,环境恶劣到难以令人想象。酒店内外的天壤之别,实在令人震惊不已。</p> <p class="ql-block">上述图片为位于新德里的豪华的喜来登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上述图片为富丽堂皇酒店外面的穷人及其生活。</p> <p class="ql-block">交通的发达与否标志着这个国家或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交通工具的使用状况则反映出该地的文明程度。当我国轿车逐渐在家庭普及、高铁快速发展的2005年,我在印度所看到的交通状况却令我大吃一惊。公共汽车人满为患,如同当年电影《大篷车》所描述的那样,车门大开,门边吊挂着人,车顶也爬满了人。公路上,公交车,脚踩的人力车、载人的牛车和摩托车、自行车相互争抢,混合而行,混乱不堪,有些地段所谓的”神牛”也在公路上大摇大摆、旁若无人地走着。印度最重要的载人工具一一火车,条件更差。车厢还不如我们70年代的绿皮车,加之人满为患,扛着行李爬车的、趴车的人随处可见,因而交通事故频发,车祸不断。</p> <p class="ql-block">以上图片为印度混乱的交通场面和破旧的交通工具。</p> <p class="ql-block">印度是多民族的国家。我感到在印度众多民族中锡克族是最有特色的。锡克族是指南亚印度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地区,尤其是旁遮普邦,是一个典型的宗教民族。该族人员身材高大,包头、蓄须,魁梧的身材,是锡克族男子的典型标志。锡克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2%,自尊心强、倔强高傲、不苟言笑、缺少幽默感,有尚武传统,作战骁勇,是印度的主要兵源之一。估计当年中国人称租界里的印度巡捕为"红头阿三",就是指的这些缠头的印度锡克族士兵。</p> <p class="ql-block">上述图片为我与下榻酒店的警卫(保安)及锡克教徒一起。</p> <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印度一直活跃着耍蛇人这个群体,他们走街串巷或在街头摆放着几个大小不等的竹篓。当耍蛇人吹起笛子,剧毒的眼镜蛇一条条晃悠悠从竹篓里钻出来,居然能按着笛声的节拍如痴如醉地摇头摆尾狂舞起来,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为主的国家,在印度教中,蛇被视为神的化身。眼镜蛇被印度人当作善蛇。印度有很多的蛇庙,香火很旺盛。</p><p class="ql-block">印度的耍蛇人是利用胡椒、鹿茸和两种特殊植物的叶子研粉,再配以泉水和其他调料,拌成能控制眼镜蛇舞步的灵药。除了药物本身外,这些起舞的蛇都经过训练。盘在地上时,能敏锐地感觉来自地面或空气中极细微的振动。当耍蛇人发出特定的信号后,蛇会从竹篓里爬出,跟随着耍蛇人的笛声而起舞。不过蛇并不是真的会跳舞,而是追随笛子的颤动及笛声在空气中的震动而摇摆。</p> <p class="ql-block">上述图片为街头耍蛇人在表演。</p> <p class="ql-block">在印度,你随时可能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即随处可见漫无目的溜达的甚至在高速公路上行走的神牛而印度人却亳无管理之意。在城市川流不息的车流中,一头牛躺在路中间,大家都会选择绕路走,也不会去赶它;它愿意躺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在农村,它们可以大摇大摆地走入田间,饱食已经成熟的谷物,或者吃掉树上的果实。而要是有人嫌它挡道抽打这头牛或想把它赶走。那就完了,周围的印度人很可能会把他活活打死。因为牛在印度被视为神灵,印度简直就是牛的天堂,印度人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是因为印度人认为牛是神圣的,因为牛是印度教主神湿婆的坐骑,而印度人大多信奉的是印度教,是印度教徒,敬牛如敬神。 印度教相信轮回转世,许多印度人都希望自己来生投胎转世为一头老牛。</p> <p class="ql-block">现今世界,再没有哪个国家的女性社会地位能像印度妇女那样低下了。巨额的陪嫁彩礼,婚后不被夫家看起,干着重体力劳动,社会经常报道的轮奸、遗弃女婴、童婚、一夫多妻……等,几千年来这些野蛮行径一直是笼罩在印度女性头上的阴云,从未因为时代的进步而烟消云散。</p><p class="ql-block">上述图片为街头摆摊卖货和搬运砖头的印度妇女,这些本应由男人所干的事情由女人承担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记:我是2005年12月因公去的印度,迄今为止已经16年了。印度与我国一样同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创造了灿烂的恒河文明。但时光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两国的社会经济现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我国GDP现已是世界第二,社会治理、社会防控和卫生防疫和治疗体系建立健全,早已把印度远远的甩在身后。最近印度的疫情大流行,那些惨绝人寰的景象,使我联想起当年访问印度的情景并将两国加以对比,于是回看当年的访印照片,写下了上述这篇文章。</p><p class="ql-block">最后真诚地为印度人民祈祷,祝愿他们早日战胜病魔,控制住疫情,回归平静正常的生活轨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