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庄行镇城市雕塑</p><p class="ql-block">庄行原名庄家行,地处古冈身以西,宋时该地已成村落。镇西圆通庵,建于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元末明初,东市已成小集镇,为盛姓聚族而居,名盛家厍。明洪武初,有庄姓来此开设庄家花米行,从此,庄家行一名代替了盛家厍。</p> <p class="ql-block">1985年重建纪念碑,由当年暴动的领导者刘晓同志亲笔题写了“庄行暴动烈士纪念碑”碑名。</p> <p class="ql-block">毓秀桥(油车桥)</p> <p class="ql-block">庄行古镇上海奉贤区西部,沒有地铁直通。这里游人较少,直有深度游的人到此。古镇风光主是一条老街,依河而建,小桥流水,古建筑仍然主旋律。</p><p class="ql-block"> 庄行老街长约1000多米,最早形成于600多年前,是奉贤区保存较好富有江南水乡神韵的明清建筑一条街,老街旁的南桥塘开挖于明代嘉靖年间,庄行老街除中段被一条新街横穿,保存基本完整。老街上主要建筑有东街汪家故居、李雪亭宅、褚泾庙旧址、油车弄刁家古宅、混堂弄何六其宅、王家宅。市河上则有毓秀桥、八字桥等古桥。</p> <p class="ql-block">整修后的老街不算长,但是显得有些冷清。</p> <p class="ql-block">李家宅</p> <p class="ql-block">八字桥也是乡间石板桥,因为跨度大,引桥形成了一个大“八”字。桥畔立起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碑,从碑上记载知道,八字桥又称“福善桥”。八字桥有“福”,因为它被保存了下来;奉贤区行“善”,因为它挽回了一处老街文物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三林,别名“筠溪”。三林塘老街又称三林老街。三林古镇有西林街、中林街、东林街组成,三林塘横贯古镇东西。三林镇发祥于北宋末年,源出三林镇孙家桥宋人林乐耕之后。相传宋代隐士林乐耕携带妻儿来此创业,令3个儿子分别居于三处,后逐渐形成东林、中林、西林三个村庄,因此得名“三林”。</p> <p class="ql-block">大多数上海人知道三林老街还是缘于世博会,世博会给三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契机。2004年,上海市政府在三林开工建设世博家园,为世博园一线动迁居民营造新家,三林由此被赋予一个新的名称——世博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整体来说,这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有许多 古老的建筑,但更多是美食,如三林肉皮、三林酱瓜、三林塘崩瓜,特别是三林肉皮,上海本地人每逢过节期间都会来到老街买上几斤,以便招待访友。烹饪方式虽每家都不相同,但肉皮发后变得很厚,放在鸡汤里,再放点冬笋片,最后盛起来放把葱,味道不要太鲜美比较安静,没有太多的商铺。到这里可以参观一下古朴的建筑,吃一下地道的小吃,很悠闲地逛逛。我经常会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喜欢这些古老的街道呢?因为这些古老的街道,蕴藏着最真实的烟火气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