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带娃,有效护娃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p class="ql-block">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普及和贯彻落实,引导广大家长依法实施家庭教育,营造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浓厚氛围,在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育红小学清山校区开展“依法带娃,有效护娃”宣传周活动。</p> <p class="ql-block"> 法律指引,家庭教育新风尚</p><p class="ql-block"> 首先,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法治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高度,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动员令,并就家庭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些都为发展家庭教育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就是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国家法律中。</p><p class="ql-block"> 其次,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等传统美德,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推动家庭教育、弘扬传统美德、传承历史文化,具体方式有很多,立法是最有力、最稳定的一种方式。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就是以法治的方式促进家庭教育发展,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庭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时代意义。</p><p class="ql-block"> 再次,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法治保障。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和家长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深刻变化,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积极回应社会普遍关切的问题,着力完善相关制度措施,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足、有力的法治保障。</p><p class="ql-block"> 另外,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是全面总结地方立法与实践经验的法治载体。截至2021年1月底,全国共有九个省级地方制定了关于家庭教育的地方性法规。在实践中,各地不断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基本形成了教育行政部门与妇联组织密切配合,有关单位大力支持,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和服务机构为抓手的体制机制。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就是在全面总结各地的立法和实践成果基础上,适当借鉴域外的有益经验,将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时上升为法律,更好地保障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以德为先,立法开启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在2015年底完成反家庭暴力法任务后,法工委就着手研究家庭教育立法问题。2016年底开始与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调研。家庭教育立法从无到有,全国妇联给予了大力协助,付出很多心血。</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促进法”原本叫“家庭教育法”,法律草案提请审议时是52条,最终立法通过55条。从草案到立法通过,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法律名称的改变。将原来的“家庭教育法”改为“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样的改动是考虑家庭教育主要责任还是在家庭,加上“促进”二字,更符合家庭教育的本质要求。二是法律结构的改变。原来草案包括总则、家庭教育实施、家庭教育促进、家庭教育干预、法律责任和附则6章,后来通过时变为总则、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法律责任和附则。结构的调整主要是为压实家庭的责任,同时国家和社会的义务更加明确。三是家庭教育内容的改变。考虑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该有区别,而草案中规定的“德、智、体、美、劳”主要是学校教育内容,因此立法通过时家庭教育突出了“以德为先”。四是对家庭教育的干预进行了适当删减。家庭教育不当,国家应给予必要的干预,但干预不宜过多。</p> <p class="ql-block"> 依法育娃,教育子女新坐标</p><p class="ql-block"> 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养而不教,即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二是教而不当,即家长不知道如何实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促进法针对这两个问题予以规定。</p><p class="ql-block"> 家长应当从两个方面做好家庭教育: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强化主体责任意识,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即便是夫妻分居或离异也不能减轻家庭教育责任,将孩子委托他人照护时也应认真履行家庭教育责任。</p><p class="ql-block"> 其次,积极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了许多支持和服务措施,政府确定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社会力量创设的非营利性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学校和社区的家长学校等都可以为家庭提供专业服务。家长应当积极参加这些机构的指导和实践活动,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p> <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育红小学清山校区通过宣传周活动,向全体师生和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大家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从而为学校教育保驾护航。</p>

家庭教育

促进法

家庭

家长

立法

注重

家风

制定

法治

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