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苇子——我在鄂温克旗下乡时冬天的活计

老马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打苇子,是我们到达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自治旗,锡尼河西公社白银呼哨生产队的第二年,那年冬天队里安排我们去二道沟苇场打苇子,那些是我们队第一次组织这样劳动,拖拉机把我们送到苇场就开始了我的打苇子生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些就是地窨子就是当年打苇子居住的房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天我们就用在队里准备好的推刀开始人生第一次打苇子。推刀就是一个二尺多长的铁质刀子,两边用木杆连接起来的一种在冰上割苇子的工具。随着推动苇子就沿冰面齐根断掉倒入怀里,差不多的时候一翻就行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天下来也打不了多少,后来因为雪大根本推不动,大家出工的情绪就更不高了,没办法只是一个玩,当时带我们去的是副队长看见其他人都是马拉打草机,就回队商量用队里的打草机,可却一去不回,没办法只有耗时间准备回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推刀不行还用了几天镰刀,用镰刀割要尽可能大的多揽苇束入怀,挥舞镰刀咔嚓作响,高高的芦苇齐刷刷倒在肩头。每割足了一大束子,然后就该打捆了,用几棵苇子做苇绺子,把苇子捆好堆成堆就算完成了。可一会儿就腰酸背痛,一天也割不了多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马拉打草机,冬天就是用它打苇子。旁边再按一个座位上边的人用一个木杆挡苇子,到一定程度再驳倒差不多是一捆苇子,有专门的人在那里负责打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就是打草机打苇子的情景,只是不是马拉而是拖拉机牵引,哈哈现在找不到当年马拉打草机打苇子的照片了,只能拿这张照片看看然后自己去想象了,但当年冬天去过苇塘见过的人会想起来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由于没事我弟弟就常去管理站玩,没几天就与李站长搭个的挺熟,他给我们出了一个主意,就是让我们把苇场出卖给那些生产队,就可以有钱了,队长又不在商量一下就答应下来了。可买是犯法的李站长就告诉我们,没事看好你们的苇场 ,剩下的事他去做。这样每天就开始遛苇场轰走那些偷割我们苇子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为这个还打了几架,当时誰敢跟我们知青打呢?没几天他们就改变做法给我们送馒头、猪肉还有去了根的白菜。当时还很纳闷后来才知道李站长起的作用,因为他们自己苇场就快打完,看着这一大片没打的苇子眼红,另一方面苇子不打也影响明年苇子生长,李站长也看我们可怜才有了上面的安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最后就是找三个生产队甲、乙、丙让他们互相拉一些苇子算我们的,我们再把我们的苇场划分给他们,这样就一取三得,我们有了回家过年的钱;生产队增加了额外收入;李站长保证了苇场的任务完成,何乐而不为呢?就这样我们苇场体验了苇场生活还有钱回家了。哈哈艰苦虽艰苦点但“苦中有乐”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地窨子”,赫哲语称“胡日布”。是在地下挖出长方形土坑,再立起柱脚,架上高出地面的尖顶支架,覆盖兽皮、土或草而成的穴式房屋。“地窨子”比之“昂库”更坚固、耐久。北方地区,冬天会结冰的地区,挖个地窖储存蔬菜,可以不被冻坏。而且地窖里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有防腐保鲜的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根据古书记载,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至少在一两千年前,就有了“夏则剿居、冬则穴处”的居住习俗。所谓“剿居”是在林中树木之彰距地一定高度搭设住处;而“穴处”则是住在“穿地为穴”的屋子里。这种地穴或半地穴式的房子一直沿续到民国以后,满、赫哲、鄂伦春等民族冬季住宅都曾有这种形式,东北民间称为“地窨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昂库”或“地窨子”一般都是南向开门,里面搭上木板,铺上厚草和兽皮褥子即可住人。冬季寒冷或雨季潮湿的时候,在舍内正中拢起火堆取暖,支起吊锅做饭。另外,在“昂库”和“地窨子”中居处,有一定的礼仪规矩。一般北向是“上位”,是老年、长辈人居处的地方,年轻和晚辈人只能在东、西两侧居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地窨子盖造方便,保暖性好,很适合不在一地长期居住和建房技术水平不高的游猎民族冬季使用,但这种房子的耐用性很差,通常每年都要重新翻盖一次。所以,一些定居的人们在条件具备的情总值下多改建地面房屋,近三四十年作为正式住宅的地窨子已经很少见到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建造地窨子的房址,一般选在背风向阳、离水源较近的山坡。先向地下挖三四尺深的长方形坑,空间大小根据居住人口多少确定,在坑内立起中间高、两边矮的几排房柱,柱上再加檀椽,椽子的外(下)端搭在坑沿地面上或插进坑壁的土里,顶上绑房芭和草把,再盖半尺多厚的土培实,南面或东南角留出房门和小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其余房顶和地面间的部分用土墙封堵。这种房子地下和地上部分约各占一半,屋内空间高两米左右,或砌火炕、或搭板铺在地中央升火取暖。房顶四周再围以一定高度的的土墙或木障,以防牲畜踩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割苇子穿的“牛皮鞋”就是用牛皮做的,当地人叫“腿子”。穿上“腿子”,人们就不怕挨芦苇茬子的“扎”。我们没有这设备但我们都穿的是粘疙瘩不怕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年我们穿的“粘疙瘩”现在已经没有了,穿这个要用裹脚布,当时我们用的都是毛巾。挺防冻但有点硬,第一次穿时要好好整理一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根状茎十分发达。秆直立,高1-3米,具20多节。叶鞘下部者短于其上部者,长于其节间;叶舌边缘密生一圈长约1毫米的短纤毛,易脱落;叶片披针状线形,无毛,顶端长渐尖成丝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圆锥花序大型,分枝多数;小穗无毛;内稃两脊粗糙;花药黄色;颖果长约1.5毫米。芦苇为全球广泛分布的多型种。生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芦苇多种在水边,在开花季节特别漂亮,可供观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由于芦苇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所以它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生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芦苇根茎四布,有固堤之效;芦苇能吸收水中的磷,可以抑制蓝藻的生长。大面积的芦苇不仅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所形成的良好湿地生态环境,也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家园。苇的叶、茎、根状茎都具有通气组织,有净化污水的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园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芦苇多种在水边,在开花季节特别漂亮。市场上芦苇的新品种有深水耐寒、抗旱、抗高温、抗倒伏的特点,有短期成型、快速成景的优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经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芦苇杆中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以用来造纸和人造纤维。在古代就用芦苇编制“苇席”用作铺炕、盖房。另外古代有种乐器叫做芦笛就是用芦苇的空茎做的。芦苇穗可以制作扫帚,芦苇花的花絮可以用来充填枕头,用途有很多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畜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芦苇生物量高,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用作畜牧业,饲用价值较高。家畜喜食芦苇的嫩茎、叶,芦苇地可用作割草地或放牧与割草兼用,适宜马、牛大畜放牧。除放牧利用之外,还可晒制干草和青贮。青贮之后,牧草香味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药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甘,寒,无毒。清热,生津,除烦,止呕,解鱼蟹毒,清热解表。主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肺痿,肺痈,表热证,解河豚鱼毒。</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