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本来计划去玉函山透明峰上看透明洞的,不曾想,透明洞没寻到,却在鼓楼峰下偶遇了三贤居。</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三贤居”,是三个山洞,是鼓楼峰下一个山洞群里规模相对较大的三个联排山洞。有点儿像陕北高原上毗邻的窑洞,只是缺少门窗。“三贤居”的名字是我起的。</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从玉函山最西侧登山,一贯的不走台阶,沿着一个陡坡向上,再向左横穿几乎没有路的悬崖边上的茂密灌木丛,直接插到两个山头之间的垭口。</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段路上,看到过一个像是山洞的弧顶,也试图走过去,但是陡峭的悬崖和茂密的灌木让我们放弃了那个企图。</i></p> <p class="ql-block">(图中隐约可见一个拱形洞顶)</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从垭口向右上方,爬上了一个有天线铁塔的山头。我发现面前正对着鼓楼峰。</i></p> <p class="ql-block">(南侧面对鼓楼峰)</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鼓楼峰不是我们在西佛峪方向看到的圆圆的、平顶的、像一面大鼓的模样了。它的西面是直壁悬崖。</i></p> <p class="ql-block">(鼓楼峰西侧峭壁)</p> <p class="ql-block">(峭壁非常险峻)</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们向南爬到另一个高点时,发现鼓楼峰虽然不高,但山势还是比较壮观的。</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制高点也是观景的好地方,我们饱览了山下的景色。</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从鼓楼峰能看到东面的透明峰,但是不知道透明洞在哪儿。鼓楼峰和透明峰两个山梁之间是幽深的山谷,没有发现直达的山路。我们只好绕行玉函山西端,到主峰帅旗峰后转向透明峰。</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玉函山西端的山体比较陡峭,有上下两层刀削似的“崮”。两层之间只有三五十公分宽的平台。好在有些植物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平台上绕行上了玉函山西端顶部。</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是日天气预报有大风蓝色预警。在山间没有啥感觉,但是上了山顶,立刻感觉到了大风的威力,八到九级大风吹的人站不稳。前面还有几十米险峻的山路要爬,安全起见,我们放弃了先去帅旗峰再转透明峰的计划,返回鼓楼峰找幽静的地方休闲放松。</i></p> <p class="ql-block">(登上这座山才能到达帅旗峰)</p> <p class="ql-block">(处处都有拦路虎)</p> <p class="ql-block">(大风刮的人很难站稳脚跟)</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就在即将到达山脚一个凉亭时,忽然发现鼓楼峰南侧那个有铁塔山峰的下面,好像是那个之前看到但是找不到通路的山洞,而且有隐隐约约的路径,于是摸索着向上爬去。</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爬到半山腰,转过一个山脚,一个山洞群豁然出现在眼前。</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这群山洞的上面是悬崖,前面是深谷,洞前植被比较高大,遮住了从山下看到山洞的视线,所以到过这里的人不多。山洞里和周边没有丢弃的垃圾,也说明这里人迹罕至。</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显然不是透明峰的透明洞,因为这三个山洞都不通透。洞与洞紧挨着,被自然形成的石墙相隔。</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三个山洞的模样像孪生兄弟,大小形状都差不多。洞口拱形,高五六米,宽七八米,洞深只有五六米。</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坐在洞内向外观望,满目葱茏。高大的植物像绿色的屏风,把山洞与外面的世界隔开。越过树梢,可以看见鳞次栉比的楼房。其实,山洞与山下的路径和凉亭都不远。然而,只闻山下话语声,不见有人上山来。这里是难得的清静悠闲之地啊!</i></p> <p class="ql-block">(第一洞)</p> <p class="ql-block">(第二洞)</p> <p class="ql-block">(第三洞)</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三个山洞中,第一个和第二个稍微大一些。</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个洞内右侧有一个火焰形小洞,像佛龛。不知何人在旁边写了三个字:卧龙洞。正面也有一个佛龛形状的浅洞。不过,这里都没有曾经供养佛像的迹象。</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个洞正面曾经有过山泉,像泉池一样的小洞内有水痕。到了雨季,此处很可能有山泉流淌。还有钟乳石的痕迹呢。</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个虽然比前两个要小,但是位置更加隐蔽一些。</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山洞的地面非常干燥,一脚下去,尘土飞起。在这样的环境里,竟然还有一些绿色植物顽强生长。特别是那一株长在岩石上的地黄,竟然开了花,虽然不及其他地方的花鲜艳,但也足以给这个山洞带来生机。</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这三个山洞的规模,可以容纳三个家庭或者小团队的活动,团聚小酌,打牌娱乐,休闲放松都可以。喜欢安静的可以在此读书学习,听听音乐或者打坐练功。</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地方我喜欢,如果住在附近,我会经常去的。</i></p>